祖上姓氏从何来?
2020-09-12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8期
常听人说:“大丈夫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姓名,是每个人的独特代号。而在古代,姓则是一个氏族的共同族号。
这些族号,最初是和自然界万物,自然界现象有关。像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不问而知是来自龙。其他如骆、雷、云、牛、熊等也是不同氏族的称号。古人对自然界现象如雷雨电等发生,多数不能解释,也产生敬畏,因此往往以这些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
古代,是母系氏族的社会,最大特征是“但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留传下来的姓氏中,很多从“女”傍。治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夏禹,姓“姒”。大孝子虞舜,是姓“姚”。以解夢见长的周公,叫“姬旦”。
原本姓和氏有分别。姓是同一个血族的共同族号。氏则是子孙繁衍越来越多,分居各地后,不同支派采用的不同称号。一直到了战国时代,才简称为姓。
备受孔子称赞的“柳下惠”,因为让绝色美女坐在怀里,仍然不会欲望四起,便称颂为“坐怀不乱”,这个柳下惠,并不是姓柳,他叫展禽,因为住的地方有柳树,才叫柳下惠。
战国时候,鼎鼎大名的商鞅,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在秦孝公时,当上宰相,改变法立,推行富强政策。十年之后,秦国强大,而且路不拾遗。后来秦孝公死,他因立法太严,树敌太多,结果自己被五马分尸。商鞅原姓公孙(公孙是复姓,像欧阳,上官、司马一样)因为有功国家,封在商这地方,称为“商君”,才叫商鞅。
每个人都知道,中华民族,地大人口多,姓也多。在汉朝已有“千家姓”,明朝还有人编过“万家姓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