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记者的采编技巧与新闻敏感性思考

2020-09-12潘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受众心理电视记者

潘毅

【摘要】电视新闻敏感性是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发掘新闻事件潜在的新闻价值,并充分考虑到新闻受众的心理变化,了解受众的心理特征,从而立足于受众的角度之上强化新闻宣传效果,保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针对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立足于受众心理特征的新闻敏感性提升策略,旨在为切实强化电视记者的职业素养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电视记者;新闻敏感性;受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4-074-03

Abstract: TV news sensitivity is a necessary accomplishment for an excellent TV news report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news. TV journalists must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ir own news sensitivity, explore the potential news value of news events, fully consider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news audiences, and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news propaganda effect and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reliability of news dissemination based on the audience'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V reporters' news sensitivity and audience psychology. Star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V reporters' news sensitivity and audience psychology, it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to improve news sensitivity based on audienc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iming at contributing to strengthening TV report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words: TV reporter; Sensitivity of news; Audience psychology

1. 引言

對于电视新闻记者而言,新闻敏感性使其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能够帮助其判断事实是否具备新闻价值,新闻事件是否为受众所关注。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性,才能够了解受众的需求,强化新闻报道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视新闻敏感性决定新闻记者的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但与此同时,电视新闻传播终点是受众,电视新闻的服务对象同样是受众,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心理特征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大部分受众之所以观看电视新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心理和好奇心,了解新闻事件变动的情况,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并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心理需求,确保新闻编辑工作能够高质、高效的开展。

2. 电视记者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之间的关系

2.1 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激发了受众的好奇心

在新闻事件传播的过程当中,电视新闻记者处于特殊的角色之上,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也承担着更多的义务,当新闻事件发生时,电视新闻记者往往能够第一时间深入事件现场,了解更多与该新闻事件变动情况相关的消息,此时电视新闻记者则需要通过发挥自身的新闻敏感性以正面积极的方式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激发受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好奇心,以起到提升新闻宣传效果的作用。

2.2 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满足了受众的求知欲

在新闻行业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电视新闻媒体始终承担着面向受众宣传正面积极的文化、充分保障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知情权的责任,无论是对于经济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很多时候,新闻记者的敏感性与其政治素养息息相关,因此,新闻记者的敏感性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求知欲,甚至引导受众求知心理的变化。步入新时期以来,新闻媒体行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和政府为了鼓励和带动新闻媒体领域发展水平的进步与提升,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也给予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使得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真实情况的了解也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保障。

3. 立足于受众心理特征的新闻敏感性强化策略

3.1 给予时政信息足够的关注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有所提升,大量的新闻信息充斥在社会各界,新闻记者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新闻获取方式了解新闻信息,同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以及网络平台获取新闻资源。新闻信息的数量越庞大,意味着新闻记者甄别新闻信息的难度越大。新闻记者必须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性,才能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立足于受众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心理特征,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有力的保障。众所周知,新闻信息的价值往往依赖于其实像性和真实性,许多受众都有关注时政信息的习惯,而时政信息也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强化自身对于时政信息的了解水平,积极主动的关注党的方针策略,了解当地政府所发布的政策规范,让自己能够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将党的方针政策贯穿于新闻信息编辑与传播的始终。与此同时,电视新闻记者还需要立足于全局的角度之上,重点关注国内,但不局限于国内,了解世界各地经济与政治形势的变化,从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满足受众多元化的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

3.2 开拓更为广阔的新闻视角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视记者不仅仅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的责任,更肩负着弘扬社会文化的义务,面对多种多样、数量庞大的新闻信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开拓更为广阔的新闻视角,以更为全面的角度关注新闻事件的发生情况,更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变动的心理需求。具体来说,首先,电视新闻记者应当积极主动的从优秀的行业人才身上汲取工作经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站在受众的角度上关注和了解新闻信息,端的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同时,学会从全局入手,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信息进行有机整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素养,找到正确的新闻编写方式,赋予新闻信息独特的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电视媒体有着不同的定位,电视新闻记者无论是在收集新闻信息还是在编写新闻信息时都应当充分考虑到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既要学会跳脱出传统编辑模式的束缚,寻求有效的创新路径,又要保障新闻信息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时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电视新闻的传播能够为受众带来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

3.3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

随着新媒体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人皆是自媒体,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在新闻信息传播层面,自媒体拥有最快的传播速度和丰富的内容,但是自媒体往往缺乏对新闻信息的准确分析和研判,自媒体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新闻素养,因此也缺少對新闻的深度分析和细节挖掘。电视新闻记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新闻内容及走势做好全面的分析,并透过表面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本质、细节,把准确、真实、深度的内容呈献给观众,在全面分析和系统整理后要拿出客观公正的新闻评价,给受众带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为电视记者只有深入新闻一线,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新闻材料,只有追踪新闻发展,理性分析,才能把握全局,给受众带来真实可靠的新闻报道。

3.4 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素养

融媒体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媒体领域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领域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打开了一扇新的新闻信息传播大门,但与此同时也给电视新闻记者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挑战。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性才能赋予传统媒体更多的竞争力,让受众在利用新媒体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不至于舍弃传统媒体,而是能够给予传统媒体更多的信任与关注。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应当不断的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为适宜的方式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积极主动的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加深自身对于报道内容的理解深度,让受众能够通过电视记者所付出的努力更为全面的了解新闻事件。以新冠疫情高发期间的新闻报道为例,许多电视记者的新闻报道之所以缺乏深度,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本身对于新冠疫情的了解程度就存在着不足,立足于其角度之上的认识有所局限,报道水平自然难以获得显著的提升。电视记者素养的培养不应当仅仅局限于采编能力这一方面,同时,还应当注重强化自身对所采访内容的了解程度,体现新闻敏感性所带来的优势,强化新闻报道质量。

3.5 主动关注受众的心理需求

首先,电视记者应当主动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了解受众差异化的心理特征,贴近群众与受众之间保持良好的信息交流,了解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方面的需求,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开拓更为多元化的信息视角,讲话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

其次,电视记者应当积极主动的寻求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方式,一方面应当合理的运用新闻语言一生新闻信息的表现力,让受众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新闻信息,另一方面还应当提升语言表述的灵活性与通俗性,让电视新闻成为人们能够读懂的新闻,从而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保障新闻的传播质量。

最后,电视记者可以选择借助相应的媒体互助平台,实现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的采纳来自受众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日常的新闻采编工作当中做出完善,将电视新闻打造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和人们的兴趣点更为贴近的新闻,让人们能够通过观看电视新闻来了解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能够满足他们日常工作与生活需求的信息,从而加强受众对于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为电视媒体赢得更为扎实的受众基础。

4. 总结

综上所述,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受众的心理需求为电视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培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又未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奠定了有利的基础,这二者之间相互推进,促进了新闻领域发展水平的进步与提升。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并学会立足于受众的心理需求寻求有效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方式,以新的工作态度以及正确的工作理念看待电视新闻的传播与推广,赋予新闻传播足够的能够带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次旦顿珠.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分析的思考[J].传媒论坛,2018,001(006):36,38.

[2]杨洁.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刍议[J].西部广播电视,2017,000(009):153.

[3]何超.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 000(005):104.

[4]吉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 000(011):135-136.

[5]佚名.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与受众心理分析之我见[J].西部广播电视,2017,000(021):171-172.

猜你喜欢

受众心理电视记者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破局路径探析
电视记者采访中的提问方法和提问技巧
对电视记者如何融入新媒体时代的探索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电视记者的采访技术
基层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技巧
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分析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广告中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效果
移动媒体背景下城市电视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推送中图像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