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ull hypothesis的汉译问题及其译名选择

2020-09-12肖显静赵亚萍

中国科技术语 2020年4期

肖显静 赵亚萍

摘 要:根据中国知网中的词典和期刊文献统计,null hypothesis有零假说(设)、原假说(设)、无效假说(设)、虚无假说(设)等18种汉译译名,译名多样且使用混乱。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该词的内涵并给出较为合适的译名,文章在对null hypothesis的证伪原则,“小概率事件原则”的运用,“无差异”“无关联”内涵的研究,“null”“hypothesis”词义和简称“H0”分析的基础之上,辨析了各种译名的合理性,发现将null hypothesis译为“零假说(设)”较为合适。

关键词:null hypothesis;零假说(设);译名;证伪;小概率事件原则

中图分类号:H083;H059;C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11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dictionaries and periodicals of CNKI, the English word “null hypothesis”can be translated into 18 kinds such as “Ling jiashuo(she)”,“Yuan jiashuo(she)”, “Wuxiao jiashuo(she)”and “Xuwu jiashuo(she)”,the Chinese translation name of null hypothesis is diverse and its usage is confused.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d and give a mor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nam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of various translated names and finds that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translate the null hypothesis into “Ling jiashuo (sh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mall probability event principle” in the test of null hypothesis,the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no difference” and “no association”,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null” and “hypothesis” and the abbreviation “H0”.

Keywords:null hypothesis;Ling jiashuo(she);translation;falsified;small probability event principle

一 null hypothesis譯名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策略

null hypothesis是统计学术语,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被普遍使用。为了全面地了解该词的汉译情况,笔者分别针对中国知网中的词典和期刊文献进行检索、调查和统计,发现null hypothesis的汉语译名多样且使用混乱,甚至出现了同一作者在同一篇文章中使用多个译名,以及在不同文章中使用不同译名的情况。当然,针对同一篇文章或不同的文章中的不同语境而使用不同译名,可以说明不同的情况和问题,但是,译名的多样和使用的混乱,增加了理解这一词语内涵和作用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null hypothesis译名的合理性进行研究。

查阅中国知网,虽然有个别文献提及这一词语汉语译名多样[1],也有文献对null的词义和null hypothesis的字面意思进行了初步的分析[2],但是尚未发现有专门针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本研究将基于null hypothesis的来源、简称和null、hypothesis、null hypothesis的词义等方面,明确null hypothesis的确切内涵,辨析相关文献中各种译名的合理性,最后确立其合适译名,供学界参考使用。

二 null hypothesis的汉译概况

对null hypothesis汉译概括的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检索中国知网中的词典,发现有“零假说(设)”“原假说(设)”“无效假说(设)”“虚无假说(设)”“解消假设”“空假设”“无效的假设”等译名。另一方面,在中国知网期刊文献检索中,将时间设置为“起始时间不限至2020年”,并以“全文=null hypothesis”为条件进行检索(检索日期:2020年4月30日),发现国内对null hypothesis一词的运用虽较为成熟,但是不仅存在译名多种多样的问题,还存在不同学科、不同文章对相关译名使用混乱的问题。梳理国内最早出现null hypothesis各种译名的文献及时间,得到表1。

三 基于null hypothesis来源之含义及其译名分析

null hypothesis思想出现于费希尔(R. A. Fisher)1935年出版的The Design of Experiments一书,源于20世纪20年代“女士品茶”的实验[3]。在该实验中,费希尔的女同事声称“有能力品尝出奶茶是先倒的奶还是先倒的茶”,费希尔用两杯制作顺序不同的奶茶对此进行检验,发现无法有效证实,因为即使他的女同事没有所声称的辨别能力,她猜对的概率仍然可以达到50%。

上述问题一直困扰着费希尔,直到20世纪30年代,他才设计出有效的实验以检验女同事是否有上述能力。他随机放置8杯奶茶,其中4杯先倒入奶,4杯先倒入茶,然后让他的女同事辨别。根据这一实验设计,如果女同事事实上没有能力辨别倒入奶和茶的顺序,那么她靠蒙而辨别出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为1/70(约1.4%)。而如果她确实辨别出倒入奶和茶的顺序,那么就有效地证伪了“女士没有能力品尝出奶茶是先倒的奶还是先倒的茶”这个假说,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证实该女同事有这样的辨别能力。费希尔把这样的实验称为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ing,其中被检验的假说称为null hypothesis。

费希尔上述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证伪null hypothesis,就此,将其译作“检验假设”或“待验假设”[4]①并不契合。更何况,在检验null hypothesis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检验了与null hypothesis相对立的假说,“检验假设”“待验假设”等译名无法区分这两种假说。

不仅如此,之所以提出null hypothesis,是因为与之相对立的假说很难被证实,而与之相反,null hypothesis则能够被有效地证伪,因此,null hypothesis的提出并非凭空虚构,而是有根据、有目的的,将其译作“虚拟假设”[5]“虚假说(设)”[6]是不合适的。

要进一步明确null hypothesis的含义并且恰当地翻译它,还是要回到null hypothesis检验实验本身。上述“女士品茶”实验设计的宗旨是,提出一个null hypothesis,如“女士没有能力品尝出奶茶是先倒的奶还是先倒的茶”,如果此null hypothesis成立,那么,发生与null hypothesis相悖的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就非常之低(1/70),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在实验过程中一旦这一小概率事件发生了,那么null hypothesis就被有效地证伪了。由此就涉及null hypothesis的有效性检验问题,即费希尔的null hypothesis significance testing。这属于统计推理检验范畴,表示的是小概率事件的追求,即如果某一假说(null hypothesis)是错误的,那么发生与null hypothesis相悖结果的概率很小,由此这被称为“小概率事件原则”。而且,概率越小,表明这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而这极小概率的事件如果发生了,甚至是多次地发生了,那么就表明发生的事件可能性越大,null hypothesis被证伪的概率就越大,直到完全证伪,此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零。从这方面考虑,null hypothesis之“null”译为“零”(0)还是比较合适的,null hypothesis应该译作“零假说(设)”或者“0假说(设)”。

可以说,上述译法也得到国外null hypothesis缩写H0的支持:其中,H取了hypothesis的首字母并大写,下标“0”表示的是null[7]。

不过,也有人会说,由上述关于null hypothesis检验设计的“小概率事件原则”,目的就是有效地证伪null hypothesis,而一旦被有效地证伪了,就表明null hypothesis是错误的,也就是无效的、虚假的、虚无的,因此,可以将它译为“无效的假设”“无效性假说”“无效假说(设)”[8]“虚无假说(设)”[9]。

但是,必须清楚,null hypothesis检验设计之“小概率事件原则”,只是表明一旦这樣的事件发生了,则能够有效地证伪null hypothesis,至于null hypothesis事实上是否被有效地证伪,则不一定。而一旦不被有效地证伪,那么此时就不能认为null hypothesis是错误的。而且,即使通过实验证伪了null hypothesis,也不一定就表明null hypothesis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实验本身可能出错,等等。如此,将null hypothesis译作“无效的假设”“无效性假说”“无效假说(设)”“虚无假说(设)”是不恰当的,它只是机械地套用了null的词义,而没有考虑到null hypothesis的上述检验之义,从而预设了它的错误性、虚假性、无效性,有先入为主、武断定义之嫌。

四 基于英文词典之null hypothesis词义及其译名分析

从《剑桥统计学词典》(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Statistics) (3th Edition)中“The‘no differenceor‘no associationhypothesis to be tested(usually by means of a significance test)against an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hat postulates nonzero difference or association”的解释可知,被检验的null hypothesis要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是no difference(无差异),表示的是被选择的实验样本(上述实验中的8杯茶)及其配置(8杯茶的放置)应该随机分散,以使得被测试者(女士)不会因为样本选择以及配置而增大蒙对的可能性,从而造成“Ⅰ型错误”(又称“拒真错误”,即H0事实上为真,但实验表明它假,从而拒绝了它);二是no association(无关联),表示的是如果null hypothesis想要被有效地证伪,那么它须是一个完备的假说,即:它不能隐含与之相反的假说或与其相关的成分(很多时候是没有意识到的),这样才能够使得假说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与“小概率事件”没有因果关系,否则就有可能增加或减小如此这般的实验所得的结果概率,从而使得“小概率事件原则”不能有效地证伪null hypothesis,或者犯“Ⅰ型错误”或者犯 “Ⅱ型错误”(又称“取伪错误”,即H0事实上为假,但实验表明它真,从而接受它)。由此来看,将null hypothesis译为“无差假设”[10]“空(值)假设”[11]“解消假设”[12]并不能表征上述“无差异”“无关联”之内涵,反而让人误以为是“无差别的假说”或者“差别被消解的假说”。事实上,这里用来界定null hypothesis的“无差异”“无关联”还是要使得null hypothesis得到有效的证伪。这与null hypothesis被提出的原因、目标以及相关实验检验的目标相一致,可以说是与实验的设计以及null hypothesis提出的原则相关联,即要保证实验设计的有效性和null hypothesis的完备性。

至于某些学者将null hypothesis译为“原假说(设)”[13],则是误解了在解释null hypothesis时提出的alternative hypothesis的含义。事实上,这里的alternative hypothesis可以翻译成“备择假说”,不过,这样的“备择假说”不是与null hypothesis相对立的那一假说(“对立假说”),而是那些事实上不具有“无差异”“无关联”特征,但是在实践中却被当作“无差异”“无关联”的那些null hypothesis。那些null hypothesis是不完备的null hypothesis,为了与完备的null hypothesis相区别,这些不完备的null hypothesis往往又被实验者提出并当成完备的null hypothesis。在null hypothesis检验实践中,需要辨明某一null hypothesis是否完备,对于那些不完备的null hypothesis,无论实验者发现与否,在理论上都把它们称为alternative hypothesis(备择假说)。更何况,将null hypothesis译为“原假说(设)”容易让人误解其为“原始假说(设)”“原初假说(设)”“基本假说(设)”等,并将它对应于original hypothesis。国内《应用统计方法词典》就将“原假说(设)”视为原始假设、基本假设,称其对应的英语词是original hypothesis[14]。

五 基于null、hypothesis词义之null hypothesis含义及译名分析

考察“剑桥在线词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dictionary/english)和“牛津学习者在线词典”(https:// www.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com/definition/english),null的释义有:(1)having the value zero:零值的,等于零的;(2)Mathematics(of a set or matrix)having no elements, or only zeros as elements:在数学中,null表示一个集合或者矩阵没有元素或者元素为零,如空集、空矩阵,零集、零矩阵,含义为空的,零的;(3)having no legal or binding force;invalid:没有法律依据或约束力的,表示无效的(无意义的)。综合分析,null作形容词时,可以被译为:“零(0)的、空的、无效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等。

根据上述词典解释,hypothesis的含义为an idea or explanation of something that is based on a few known facts but that has not yet been proved to be true or correct。据此,hypothesis表示的是待检验的理论,译为“假说”比较合适。既然如此,为何我国有比较多的学者将null hypothesis中的hypothesis譯作“假设”呢?这样翻译是否合理呢?从英语对应的单词看,“假说”和“假设”的确有所不同,“假说”对应的是hypothesis,“假设”对应的应该是postulate。“假设(postulate)是以命题形式写成的推测。它是未经检验的,或者不能充分被确定是否可以作为进一步直接研究的主题。即使理论的相关方面中可能有矛盾,你也可以通过对其确认,并通过构建假设来研究它。”[15]由此,postulate(“假设”)表示的是待检验的命题。所以,将hypothesis(假说)译为“假设”(postulate)是不合理的。不过,假说是由概念、命题等构成的,而且,“假说这个术语是在为假设而设计的特定检验的情况下被使用的。……假说检验必须在数据陈述中加以阐述,而且为假设构建不止一个假说检验是可能的”[15]。如此,假说的提出及其检验就与假设的检验紧密相关了,要检验假说,关键的就是要检验假设。由此来看,把null hypothesis之hypothesis译成“假设”也有一定道理,这可以看作是针对具体的案例之null hypothesis细化(具体化)的翻译。

综合上述“null”和“hypothesis”的词义,有人把null hypothesis翻译为 “无效的假说(设)、无效性假说(设)、无效假说(设)、空假说(设)、空值假说(设)、虚无假说(设)、虚拟假说(设)”等。这些译名是不合理的,可能是取了null之上述英文含义而没有考虑到本文第二、三部分所论及的与实验本义相关联的null之含义。至于有人依此将null hypothesis译为“零假说(设)”“0假说(设)”[2],也仅仅解释了null hypothesis的部分含义,未能对其内涵和提出的目的进行完整地分析。

六 结 语

由上文的论述可见,null hypothesis译为 “零假说(设)”或者“0假说(设)”比较合理,这样翻译充分考虑到了null hypothesis检验的以下五个方面:(1)null hypothesis之有效证伪取向;(2)“小概率事件原则”;(3)“no difference”or/and“no association”的内在含义;(4)null的含义;(5)alternative hypothesis。其他的翻译,或者仅仅考虑到了上述五个方面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而未顾及其他方面的含义,或者误解了上述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含义,因而是不恰当的。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详述。进一步地,鉴于“0假说(设)”这一译名目前使用较少,且不太符合汉语使用习惯,故将null hypothesis译作“零假说(设)”最好。

注释

①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引用的文献并非国内首次将null hypothesis译作“检验假设”或“待验假设”的文献,而是由于该文献对译词的含义做了较为清楚的阐释,故引用了它。以下相关文献的引用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徐勇勇, 韦丽琴, 刘丹红.医学统计教材内容的标准化问题[J].中国卫生统计,2004(6):22-25.

[2]  张世兴, 王如峰.会计职业判断案例引发的思考:如何建立假设:以术语学理论为依据[J].财会通讯,2019 (19):7-13.

[3] Fisher R A.The Design of Experiments[M].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42:16.

[4] 狄芳,金炳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18.

[5] 葉思义.“虚拟假设”得到的幻象[J].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8, 216(12):37-38.

[6] 金光炎, 王发信, 王式成.工程数据统计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95.

[7] [美]林德,马夏尔,沃森.商务与经济统计学(第8版)[M].王维国,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7:337.

[8] [英]英格兰德.医学研究中统计学与流行病学方法[M].王仁安,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8.

[9] [美]Evans A N, Rooney B J.心理学研究方法[M].周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104.

[10] 唐圣权, 胡中锋.中小学教育研究基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04.

[11] 彭鹏菲, 董银文, 龚立.多维粒子群优化在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中的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146.

[12] 陈希孺.数理统计学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25.

[13] 李际.生态学假说试验验证的原假说困境[J].应用生态学报,2016,27(6):2031-2038.

[14] 周概容.应用统计方法词典[M]. 2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15] [英]福特.生态学研究的科学方法[M].肖显静,林祥磊,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