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公主抱”,她一抱就是七年

2020-09-12雷晓燕叶炜婷杨敏

百姓生活 2020年2期
关键词:龙泉孙女公主

雷晓燕 叶炜婷 杨敏

“奶奶,我抱你去床上休息。”浙江丽水龙泉城郊的一间民房内,一名女子以“公主抱”的姿势,从轮椅上抱起干瘦的老太走向卧室……

这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孙女是28岁的蒋松梅,被抱起的老太是98岁的汤招弟。这样的“公主抱”,蒋松梅每天都要做十多次,已经坚持了7年。

蒋松梅将奶奶从卧室抱到客厅。这样的“公主抱”,她每天要进行10 次以上

被人遗弃的小婴儿,成了奶奶贴心的好孙女

汤招弟1922年出生,是浙江龙泉市剑池街道南秦村人。她育有两儿两女,平日跟着小儿子蒋根兴生活。2012年,90岁的汤招弟不慎摔倒,腿部骨折。刚开始还能靠拐杖行走,后来又接连摔了两次,从此瘫痪在床。蒋根兴为了生计,整日忙碌,照顾母亲力不从心。汤招弟的女儿嫁在龙泉市区,每个月会来探望两次,大儿子也常来照顾,但家里缺少24小时陪护的人手。此时,身在外地打工的孙女蒋松梅得知家里的情况后,立即辞去工作,回到家里全身心照顾奶奶。这一照顾,就是7年。南秦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不是亲生,胜似亲生。蒋奶奶有福气!

蒋松梅从小就知道,自己是爸爸抱养回来的弃婴。在祖孙3人间,这件事从来不是秘密,他们之间也从没有隔阂。

1992年,42岁的蒋根兴仍是单身汉,因为家里穷,他一直娶不上媳妇。这年9月份的一天,蒋根兴的妹妹带回来一个消息:她家那边有个被人遗弃的女婴,还没满月,问哥哥愿不愿意收养。蒋根兴想都没想就去把孩子抱了回来。这个孩子,就是蒋松梅。此后,蒋根兴在外扛水泥、种香菇挣钱养家,汤招弟在家照料蒋松梅。“奶奶无法替代母亲,却给了我温暖的亲情。”蒋松梅说。

蒋松梅记得,她读小学一年级时,家境稍好的小伙伴都抱着热水袋取暖。因为家贫,她只能用一个装着热水的玻璃瓶取暖。在一个下雪的傍晚,满手冻疮的她在灯下做作业。奶奶拉着她的手看了一会儿,流下了眼泪。奶奶从怀里摸出一个泛白的花布卷,一层层打开,抽出十多元钱给她,让她买一个热水袋暖手。

蒋松梅还记得,她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买复读机。复读机需要80元钱,那是爸爸背4天水泥才能挣到的工钱。爸爸劝她借同学的用,她为自己的寒酸而自卑。又是奶奶,从床底下的铁柜子里抽出了家里唯一的一张百元大钞给她买复读机。蒋松梅知道,这笔钱,是奶奶从牙缝里省下的。

在蒋松梅的记忆里,这样温暖的往事还有很多。她说:“要不是我当年被遗弃,我就碰不到对我这么好的奶奶和爸爸。”

每天10次“公主抱”,久病床前的孝顺孙女

蒋松梅初中毕业后,来到浙江景宁打工。打工期间,她经人介绍,与景宁小伙梅一峰相识相恋。2012年,奶奶摔伤瘫痪后,蒋松梅向男朋友梅一峰提出辞职回家照顾奶奶的想法,梅一峰点头答应,并且自己也辞了工作,跟随蒋松梅来到龙泉。2013年,蒋松梅和梅一峰结婚。婚后,小两口和汤招弟、蒋根兴住在一起。这样,蒋松梅能在家里安心照顾养父和奶奶。

常年的重体力活,在蒋根兴身上留下了病根,2017年,他被确诊为肺癌。蒋松梅陪着爸爸辗转龙泉、丽水、杭州等地接受治疗,花费了20多万元。这20多万元的治疗费里,除了部分是拆迁款,其余大部分是蒋松梅借来的。遗憾的是,2018年年底,蒋根兴还是离开了人世。此时,汤招弟已经有些头脑糊涂,不知道兒子已经去世,还时常会叮嘱蒋松梅:“早点做饭,等会儿你爸爸要回来吃。”

蒋松梅喂奶奶吃饭

蒋根兴临终前说自己感到遗憾,因为没能给女儿留下什么。蒋松梅也感到遗憾,她遗憾的是爸爸的养育之恩还未来得及回报。好在,奶奶还在,她要好好对奶奶尽孝。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蒋松梅只是养孙女。可蒋松梅照料奶奶丝毫不嫌烦。奶奶的饮食起居,她照顾得很细致。奶奶的卧室,她收拾得整整齐齐,床头柜上堆的都是奶奶爱吃的东西。在蒋松梅的悉心照料下,奶奶虽然瘫痪在床多年,身上却没有长褥疮,平时也穿得干净整洁,房间里更没有明显的异味。

站在奶奶汤招弟的左后侧,蒋松梅右手穿过腋窝,环在奶奶胸前,左手托在奶奶双膝下,手臂和腰部一齐发力,体重只有30多公斤的奶奶,稳稳地蜷缩在孙女的怀抱中。

这种被称为“公主抱”的搂抱方式,今年98岁的汤招弟,已经享受了7年。从睡房到客厅,从客厅到卫生间,从卫生间再到睡房,汤招弟的“行走”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养孙女蒋松梅宠溺的“公主抱”。“每天大概要抱10次吧。”蒋松梅掰着手指算出了次数。

每天早上,蒋松梅将奶奶扶起,抱到洗手间;接着,给奶奶洗脸、喂饭。奶奶胃口差,蒋松梅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前年,奶奶爱吃汤圆,一顿能吃15个。去年开始,口味换了,只认麦片和小蛋糕。”现在,奶奶一天要吃6顿饭。餐数多,上厕所也频繁,蒋松梅又抱又扶,从没让奶奶磕着碰着。

喂饭、捶背、洗脸……成了蒋松梅每天必做的事情。为了不让长期卧床的奶奶长褥疮,她每天要帮奶奶多次翻身;为了不让奶奶肌肉萎缩,她早晚要帮奶奶全身按摩两次。

以前,蒋松梅爱玩,爱交朋友。自从开始照顾奶奶,与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每次朋友聚会,我都推了。长久下来,聚会没了,一天到晚手机静悄悄。”

家里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她等奶奶睡着了,在家附近的超市买,买好赶紧回家。至于逛街或者说出门透气,一周平均一次,一次一个多小时。刨去在路上的时间,真正静下心感受四季风景和城市繁华,也只有20分钟左右。

为更好地照顾奶奶不要孩子,夫妻合力创业创造幸福生活

蒋松梅夫妻俩的孝顺,邻居们都看在眼里,也感动在心里。

梅一峰和妻子一同回到龙泉后,在龙泉大酒店找到了厨师的工作,一家人的开销几乎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岳父病重之后。但他从没怨言,总是起早贪黑挣钱,休息时间也总是抢着照顾奶奶,生怕妻子操劳过度。

更让蒋松梅感动的是,在自己陪伴父亲去杭州治疗肺癌期间,奶奶没人照顾,她的婆婆主动来到龙泉,替她照顾奶奶。蒋松梅逢人就说,自己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很多好事,才会遇到这么多这么疼她、爱她的人。

为了照顾奶奶,蒋松梅一直在避孕。2017年12月,她意外怀孕,发现时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怎么办?此时,养父已是肺癌晚期,她经常要带养父去丽水治疗;家里的奶奶,也需要她照料。孩子来得不是时候。跟丈夫商量后,蒋松梅决定流产。她说,“当妈妈的机会以后还有,照顾爸爸和奶奶的时间只有这几年了。”

从发现怀孕到流产,蒋松梅只用了一周时间。都说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蒋松梅内心经受着煎熬,有时偷偷地抹眼泪,但现实不许她有更多的惆怅。“因为,要以最快速度养好身体,照顾奶奶和爸爸。”

蒋根兴去世前,总希望自己能抱上孙子。他生前常说,自己都60多岁了,真想看见女儿有下一代,有完整的家。蒋松梅夫妇何尝不想早点要个孩子,只是现实不允许:一旦蒋松梅怀孕,大着肚子就没法“公主抱”奶奶了,家里开支也无疑会增加。外债还没还,奶奶需要人照顾,所以,生孩子的事,夫妻俩总以“再说、再说”含糊过去,以至于这件事一拖再拖,没想到“拖”成了爸爸一辈子的遗憾。

梅一峰很想早点当爸爸,但他也理解妻子。他说:“松梅是奶奶养大的,那个时候爸爸和奶奶都需要照顾,要孩子确实吃力。”最近,夫妻俩把要宝宝的事排上了日程,打算一年之内完成心愿。“到时候我们家四代同堂其乐融融,奶奶肯定也会开心。”蒋松梅说。

有人建议蒋松梅把奶奶送到养老院,蒋松梅说:“奶奶胃口不好,需要少食多餐。如果送到养老院,我担心工作人员照顾不周。”

年岁大了,汤招弟经常犯糊涂,也早已记不清许多人和事,但孙女的名字她常挂嘴边,孙女对她的好,她一点一滴都知道。无论坐着还是躺着,她嘴里总爱念叨:“孙女儿,真好,真乖。”她一刻见不着孙女就急着找。“松梅,你在哪里?”“哎,来了来了!”每每这时,蒋松梅就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跑在奶奶身边。

为了给全家人特别是奶奶更好的生活,上个月,蒋松梅做起了微商,专卖丈夫烹制的各类小海鲜。

“丈夫很辛苦,除了在酒店上班,休息时间起早摸黑买菜、烹制、送货,每天凌晨一点左右才能休息。我负责接单和洗切。”蒋松梅介绍说,生意最好的一天,能卖出1000多元的小海鲜。“我会照顾奶奶到老,孝敬老人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奶奶安度晚年,我们夫妻俩挣钱养家,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双手创造。”蒋松梅自豪地说。

98岁的汤招弟是目前村里最高寿的人。“这跟蒋松梅专职照料是離不开的,这样的照顾亲孙女都很难做到,但一个养孙女却做到了,真的很难得。”龙泉市剑池街道干部方蕾说。

猜你喜欢

龙泉孙女公主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粉红兔公主镜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孙女送我生日礼物
小公主
为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