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债记

2020-09-12王宗坤

清明 2020年5期
关键词:刘燕

王宗坤

刚过路口,俞寒就看到安华在那儿伸着头,斜着身子朝前张望,还不时闪回一下,硬是给巷口增添了一个可以移动的逗号。相对于这个灰暗阴冷的清晨,安华的衣着似乎显得过于夸张,暗红色呢外套,缀着闪着金线的大朵牡丹,头发高高绾起,盘出来的发髻像肿胀的柿饼摞在头顶,胸前还飘着一条颜色鲜艳的丝巾。快到近前,俞寒本想摁一下喇叭,但还是随手打了右闪。安华显然早已看到,先往前探了探身子,又猛然往后拽了一下,肩上的黑色皮包随之游荡着,右手提着的塑料包也晃了几晃。

安华打开车门,凉风裹挟着某种尘封的气息扑面而来,她用的化妆品,应该早就不是那种叫雪花膏的面霜了,但却依然唤醒了俞寒。一个曾经被热捧的大众用品,经过几番时光淘洗,终至成了个人的独特记忆。

我他妈的也就只有这种待遇了!即使在自己车里,俞寒这样想着,心下不禁一阵悲凉。安华不知道俞寒的心思,刚在副驾驶位置上坐下,就把手里的塑料包提到胸前,热切地说,我给你买了肉夹馍,还热乎着,找个地方先吃了吧。俞寒没吃早饭,但内心并无感激,不动声色地往前推动着档位,随即用力踩了一下油门,老式捷达发情般拧着头蹿了出去。

经过高速路口俞寒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直直地蹚了过去,他正经历着人生的寒冬,三十元的过路费目前对他来说不是小数,足够他两天的生活费用。省道倒也很好走,就是有些绕。刚出城的这段车辆少,走起来更顺畅一些。俞寒看前面开阔平坦,就把车速调到了四挡,扭头对安华说,就这样吃吧。安华抬眼看了看俞寒,回道,就怕不安全。俞寒抽回头,继续盯着前方说,没事,这样两不耽搁,不是跟刘燕说好九点吗?咱们赶过去得两个小时。安华说,晚一点儿应该也不要紧,昨天都说好了,她不会躲起来不见。安华一边说着话,一边打开了怀里的塑料包,把肉夹馍拿出来捏在手里,搓动着下面的手指往下褪外面的包装纸,那白白的面皮很快就拱了出来。俞寒腾出按在挡位上的右手想把肉夹馍接过来,安华暗暗摇了一下头,然后欠身把肉夹馍往俞寒嘴边送。俞寒迟疑着,趁机瞭了一眼张嘴就能啃到的食物,以及食物后面的这张脸。当年饱满的汁水儿正在流失,开始走向委顿的花朵上已布满细密皱紋,眼睛不再清亮,眼白映现着一种浑浊的淡黄色,还有几根线路混乱的血丝盘旋其间。颧骨被红晕点缀着,凸成了显眼的高地,发根参差着没搓开的增白霜。这些为了留住时光所做出的努力,此时反而让俞寒有了另外一种慨叹。

俞寒使劲咬了一口,肉夹馍的外皮凉了,有些发硬,但肉汁儿的味道尚好。在安华的帮助下,俞寒很快就把馍填进了肚子里。安华又变魔术般从袋子里拿出来一个软塌塌的塑料杯,俞寒以为是豆汁儿,嘬了一口才知道是咸糊豆。这是墨镇一带比较常见的农家饭,在玉米面粥里加上黄豆和花生,熬好后再放入菜叶、姜末和盐。俞寒小时候最爱喝这种咸糊豆,这也是墨镇留给他为数不多的美好记忆之一。

安华把吃剩的垃圾收拾好,顿了一下,偷眼看了看正专注开车的俞寒,有些迟疑地说,俞寒哥,等见了刘燕,我称呼你王总,你不会不高兴吧?说完再次侧转身,认真看着俞寒,一副拿捏不准的样子。俞寒知道安华在顾虑什么,故意不顺着往下说,反问道,干吗这么正式?安华说,这样才能让刘燕重视,她一个山里出来的孩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最害怕见大人物,我跟着她的时候,刚开始连一个小科长都不敢见。俞寒说,叫王总我也成不了什么大人物啊!安华说,那不一样,当初准备把钱要回来的时候我向她介绍过你,为了让她有所忌惮,我把你的鞋业公司说得很大,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尤其是劳保用品这一块,是很多公、检、法部门的供应商。安华说到公检法的时候语气格外重,还特意停顿了几下。俞寒心里感到好笑,想说这样说就能把钱要回来了?可又一想,这样就太刻薄了。安华好像也看出了俞寒的意思,又说,她后来是真没办法了,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没法给客户兑现,几辆装门面的好车被人开走抵了债,最后连首饰和皮衣都让债主硬生生从身上扒了下来。

安华还在为刘燕这种人开脱,俞寒心里就有了些埋怨。刘燕一开始不过是被一个小混混包养的情人,小混混把融资公司由林紫县开到了悦城,让刘燕在这边负责,刘燕融资之后再把钱打给小混混搞投资,所谓投资也不过是再往外放利滚利的高利贷,可当时他们都被蒙蔽了。安华作为刘燕的财务人员,对这些情况应该早有察觉,如果一发现苗头就把那笔钱抽回来,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种地步。说起来这事也怪俞寒自己,都是为了贪图那点儿小利。

去年春天,前妻刘克丽要把儿子送到国外读书,先期费用需要五十万元,让俞寒凑二十五万。那时鞋业公司已病入膏肓,面临关门歇业,不但不赚钱还要不断往里贴,这钱去哪里凑?可刘克丽催得急,几乎一天一个电话,还把给儿子报名的发票通过微信发给俞寒,后来又把儿子高考模拟成绩发过来,那个不满二百分的数字也把俞寒深深刺痛了。俞寒去学校找了儿子几趟,儿子还是那种无所谓的态度,又跟儿子的班主任做了沟通。班主任明确告诉俞寒,以他儿子目前这个成绩,连高职都很难进入,出国也不失为一条明智的选择。

俞寒一看没退路了,一边紧急处理库房里的那点儿存货,一边卖自己仅有的那套住房。房子很快卖了,由于卖得急,一百二十平方的房子只卖了六十万元。把二十五万元打给刘克丽,剩下三十多万元,再加上那点儿处理货的钱,俞寒手头差不多有了四十万元。本想再干点别的生意,可一时找不到很托底的项目,让钱光躺在银行里又有些不甘,这时他想到了安华。前不久的那次墨镇偶遇,得知安华正在一家融资公司做会计。俞寒联系了安华。安华当时刚进公司不久,向俞寒保证说公司很有实力,不但有一家物流公司,还在林紫县开着好几处沙场,每天的流水都在几十万元以上。也许是有着过去渊源的缘由,俞寒对安华有种本能的信任,也没做更进一步核实,很快就把四十万元打到了她提供的账号上,说好月息为二分,半年一结。

可还没到半年安华就跟俞寒说情况不妙,公司放出去的好多贷款都收不上来了。俞寒的四十万元就这样没了着落,手上只剩下一张安华转过来的借条,上面写着:今借王俞寒先生现金四十万元。这应该就是刘燕的字迹,歪歪扭扭的,很不成样子,笔画中带着稚嫩和生疏,后面还附有刘燕的身份证复印件。后来反复看这张借条,俞寒才感到自己当时真是昏了头。如果谨慎一些,单凭这张复印件就能发现很多问题。刘燕的户籍所在地为林紫县驿马镇刘家庄村,出生日期为1992年7月23日。这么年轻的女孩子,一直没脱离农村,还几乎没上过学,能有什么实力?还有她那模模糊糊的影像,虽是复印件,但也能明显感到目光中所流露出来的空洞和茫然。

安华也随之失业了,成了专门的讨债人员,不仅为俞寒讨债,也为自己讨债。这一年多来她也陆陆续续投进去二十多万元,都是她从自己牙缝里刮下来的。

俞寒知道自己现在不能把埋怨的情绪表露出来,安华在追债这件事情上还是很努力的,就隐忍着说,你看我现在这情况,还开着十五年前的老爷车,身上也没件像样的行头,哪里还有老总的样子?安华说,现在是越没钱越要显摆,脖子上戴大金链子开宝马的都是些小混混,屁股后面不知道欠了多少债。有钱的反而会低调,就像你这样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才真是老总的样子。俞寒说,可惜我是不得不低调。安华沉吟了一下说,俞寒哥,你不要灰心,我觉得你能行,还会东山再起的。这次如果能把钱要回来,我的钱你也先用着,找个好项目投进去,说不定很快就会发达起来。这些年你过得不容易,老天不会永远亏待你的。

俞寒心里一热,扭头看了一眼安华,安华的眼睛里竟然闪动着泪花。前方的道路笔直,周围是开阔而空旷的田野,偶尔也有车辆从对面驶来,发出擦肩而过的啸声。

还没进县城安华就联系刘燕,打了十多个电话,刘燕才接听。这期间,俞寒已把车停在了路边,周围的街道开始繁华起来,能看到很多刚建好或正在建的高楼。这几年房地产很热,就连恒大和碧桂园这样的巨无霸也开始进驻县城,县城再也不是过去的县城了。

刘燕先让俞寒和安华到福满楼饭店去等,但等俞寒顺着导航好不容易找到福满楼,刘燕却又让他们去翠苑酒店,还没到翠苑刘燕又指示他们去县政府门口,这样回来倒去地转了好几圈,才确定让他们去林紫天秤法律服务所找赵所长。

天秤法律服务所倒好找,就在法院对面的商业街上。二楼,顺着边角楼梯上去就是,前走廊栏杆上挂着大牌子,挺大的一间屋。大班台后面正接电话的中年人显然就是赵所长了。赵所长正急赤白脸地跟电话那头的人吵架,声音很大,撇着带有怪味的林紫腔,还不时爆一两句粗口。俞寒和安华一看这阵势,没敢打扰,悄悄往里面溜。边上有个很清爽的女子一边招呼他们在沙发上坐下,一边还有些难为情地扭头看着自己的老板,随后用一次性纸杯端过来两杯热腾腾的开水。通话以赵所长带有地方特色的国骂收场,然后就气咻咻地走过来。俞寒看赵所长余怒未消,正琢磨着怎么开口,安华却站起来直接说,我们是刘燕刘总介绍来的。赵所长气色平和下来,看着他们说,哦,刘总。我知道,她来找过我,情况也跟我说了。俞寒的心稍微安稳了一些,安华的神情也似乎放松了,抓住时机继续说,这是金川鞋业公司的王总,王总的事业做得很大,在悦城有三十多家分店,员工上千人,现在是赵永利的债权人。赵所长听着,把目光转向了俞寒,笑眯眯地说,王总找我就对了,所有赵永利的那些债主现在都来找我,商业街是赵永利留下的最后一块奶酪,我就是那个发现奶酪的人。

关于赵永利,安华在路上也向俞寒做了简单介绍。刘燕所依傍的那个小混混就是赵永利的马仔。赵永利在林紫县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鼎盛时期资产好几个亿,曾经是林紫县的利税大户,名下有十几个公司。他从去年就在人们视野中消失,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欠下了多少债务。

见这个发现奶酪的人对自己笑得那么可亲,俞寒也只好应付道,赵所长要多费心,这事就全仰仗您了。赵所长也不客气,回道,王总不要见外,你把这案子交给我,咱们就是一家人。咱这案子没悬念,证据链完整,又有资产在那里放着。这官司咱们是老嬷嬷擤鼻涕——把里攥着赢。说完还为自己的幽默笑出了声。

笑声把俞寒心中的希望火焰燃得更旺了,他不禁有些感激地看了安华一眼,安华也正在盯着他,目光中也多了些鲜亮的色彩。他们内心都在为这顺利的开局而欣悦。

刘燕的融资公司垮了之后,俞寒跟着安华去了两次,第一次人去楼空,两间大屋只剩下了一些破烂桌椅,值钱的东西都被讨债人拿走了。第二次门口已被法院贴上了白色封条,连门都进不去了。关于刘燕的去向有好几种传言,有说她被债主关起来的,有说她逃到国外的,还有的说她被公安局抓了的。最新的消息是前几天安华传过来的,通过过去给刘燕开车的小马仔联系到了刘燕,刘燕答应想办法还钱。俞寒乍听到这个消息并没在意,都要坐牢了还有能力还钱?但昨天下午安华再次聯系俞寒,带来了一个新情况,说刘燕手头有一张六十万元的欠条,欠债人是赵永利,上面没有债权人的名字,银行打款凭证显示收款人是赵永利,支付者是刘燕的财务人员安华。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目前赵永利虽然消失了,但他的另外一个债权人已通过法院查封了他名下的一条商业街。据说这条商业街有三万多平方米,保守估计价值也要在一个亿以上,而赵永利只欠这个债权人三千万元,至少还有七千万元的余地来支付其他的债权人。

安华问俞寒想不想以这六十万元债权人的身份来打这场官司?俞寒几乎没多加考虑就答应了。尽管这事有些弯弯绕,但对俞寒来说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能把自己的钱拿回来当然皆大欢喜,拿不回来也不会再有损失,最多就是多搭一些时间,而目前对俞寒来说时间最不值钱。

刘燕很快就骑着电动车赶了过来,俞寒第一次见自己的债务人,跟身份证复印件上的图像还是有差别的。酒红色的头发紧贴头皮往后拢成一个大大的马尾,走动时马尾大幅度跳颤,如同舞台上穿古戏装的老生在困厄中的甩发,跟孕妇笨拙的身形显然不搭。神情木然而疲惫,目光泛着胆怯谦卑的光影,只有与人交流时脸庞才突兀地绽放一下笑容。眼角处已有了明显的皱纹,下眼睑下是一大片深色的妊娠斑。据安华说,刘燕本来已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集资的罪名关进了拘留所,但后来发现她是个孕妇,这才得以取保候审。所以刘燕要感谢那个特殊的生理印记,让她暂时获得了自由。俞寒也要感谢那颗莫名其妙的精子,让他唯一的财产有了追回的可能。

虽然穿着厚厚的棉衣,刘燕的肚子已经凸显了出来,但走路的速度并没有慢下来,与此相对应的是一直持续不断的手机铃声,似乎成了她步伐的节拍。刘燕带来了赵永利的欠条,俞寒拿过来看了一下,这张借条更草率,横着只有八个字:今借现金六十万元,下面写着赵永利的名字。连个日期都没有,可见刘燕的融资公司当时管理得多么混乱!

从书面程序上看,这算是一个对俞寒和安华极为有利的官司,两人都很高兴,配合着赵所长完善诉讼手续。最后还交了两万块钱的费用,包括案件代理费和保证金。这钱名义上是俞寒出的,实际上却是安华自己的钱。在这个事情上俞寒多了个心眼儿,别说他现在拿这两万块钱有难度,就是没难度他也不会拿,多年生意场上的历练使他愈加清醒地认识到,掖不到自己腰包里的钱那还不能叫钱。

这么一忙活就十二点多了,赵所长虚情假意地要请俞寒他们吃饭。刘燕身上手机的响铃到现在也没停,她似乎也麻木了,继续木然地站着。安华拿眼睛直看俞寒,俞寒明白安华的意思,本想一走了之,又一想这事要想办顺畅赵所长还很关键,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刘燕又指望不上。于是,就横下心来对赵所长说,哪能让你请呢,你给我们帮了这么大的忙,今天中午我请客。说着又转头对刘燕说,刘总,县城你熟,找个像样的地方,让赵所长好好放松一下。

饭店是赵所长找的,名字叫皇家鱼翅皇,看起来很豪华,应该是县城比较高档的地方。赵所长带上了他办公室的那个女子,让俞寒称呼她为计律师。五个人找了个小包厢,最低消费是每位一百三十八元,走到这一步俞寒干脆就豁出去了,按一百九十八元每位上。赵所长在主宾位置上坐下,俞寒问上什么酒水,并声明自己要开车回去不能喝酒。赵所长眼睛盯着转桌上的那几个凉拼,黑着脸没反应。安华看出了端倪,赶紧说,王总下午回去还有个重要应酬,北京来了两个客人要谈合作,事关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他就不能陪您喝了。赵所长如果不嫌我级别低,我来陪您。赵所长听了,脸上开了花,笑着说,大公司的财物总监怎么会级别低?中午咱还是都别喝了,反正这事一时半会也完不了,以后再找时间吧。安华说,那怎么能行!好不容易请到您,您总得给个机会吧!要招待不好您王总会批评我的。说着目光刷地就转到了俞寒身上。俞寒一看,不能木着了,也把话接过来说,这次先让安总陪您,我晚上确实有事,等哪天您不忙了,我把您请到悦城咱们再好好喝。俞寒这么一说,赵所长也变得大度起来,挥着手说,咱们没那么多讲究!既然两位老总这么盛情,中午咱就少喝一点。

白酒先上了一瓶,是当地最好的一款酒。茅台五粮液酒店也有,但安华说现在这些名酒假的太多,不如喝当地酒放心,赵所长很认可这种观点,俞寒就更不用说了,开始从心里佩服安华的应变能力。赵所长明显是个好酒之徒,一瓶酒喝完也不说结束,安华只好招呼服务员又开了一瓶。此时安华已明显有些不胜酒力,第一瓶酒还没有喝完就出去了一趟,回来时眼睛红红的,应该是出去吐酒了。酒杯再次满上,安华却不再像刚才那样跟赵所长平喝了,开始提议玩一种“抢酒喝”的游戏。这个游戏把赵所长的情绪充分调动了起来,不但替了计律师和刘燕的酒,甚至还主动替俞寒挡了几杯,第二瓶酒还剩下大半瓶就露出了醉态。再看安华却是越战越勇,完全变成了整个场面上的主宰。

俞寒没喝酒,一直清醒着,看着在酒桌上长袖善舞的安华,心里不住地感叹,想在眼前这个女人身上搜寻当年那个扎着羊角辫,流着清鼻涕的小姑娘的影子,哪里还找得到?时光已流逝了三十多年,他们漂游在各自的河流中,早已把最初的自己丢失了。

俞寒本来出生在胶东一个叫里岔的镇子上,父亲是镇供销社主任,母亲是镇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那个年代供销社是非常吃香的,有很多紧俏物资都是通过供销社专营。俞寒记得,当时自己的亲生父亲很风光,穿四个兜的中山装,里面的衬衣雪白,骑亮闪闪的凤凰牌自行车,手腕上还戴着明晃晃的上海牌手表,过年准备下的东西到来年“五一”节也吃不完。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下去,在那个雷鸣电闪的傍晚,父亲回来得比平时晚了一些,母亲已做好了晚饭,一家人正准备围坐在圆桌前吃饭,突然进来几个警察,不容分说就把父亲带走了。过了两天才传出消息,父亲以流氓罪被批准逮捕了,说是父亲猥亵了一名叫李兰的女同事。关于这个李兰,父亲前几天才提到,刚接班进供销社不久,她父亲本来还不到退休年龄,但为了能让她接班就提前办了病退。父亲曾说李兰性格有些内向不适合站柜台,办公室里的工作似乎也拿不起来,正考虑先把她送到市里的供销学校培训一段时间。

母亲不相信自己丈夫是这样的人,想找李兰去问个清楚,可李兰早就被她的家人送走了。母亲不甘心,又带着俞寒找上级领导申诉,领导一开始还答应过问一下,后来就干脆避而不见了。不久,父亲在监狱中病逝了。

这一变故彻底改变了俞寒和母亲的人生,母亲失去了民办教师的工作,公家分配的家属院也被收回了,俞寒和母亲从此变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离开了里岔镇,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流浪,那一年俞寒只有八岁,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还都是懵懵懂懂的。同样懵懂的还有母亲,命运把他们母子推到了这个坎上,她也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直到在这年冬天遇到王有道。

王有道是个铁匠,每年农闲都要来胶东一带打铁,渔民一般都比较豪爽,见王有道的活做得比较细致,为人也很实诚,通常在支付一定报酬之外还要带些吃食,于是铁匠铺里就经常有鲜鱼的香味儿飘出来。那时节,俞寒和母亲寄居的地方离这个叫铺集的镇子不远,是一间废机井旁边的破房子,靠母亲撿拾海滩上的破鱼烂虾维持生存。铁匠铺里飘出的味道对年幼的俞寒显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母亲白天外出的时候,俞寒就跑到铁匠铺里打牙祭。时间长了,王有道对俞寒母子的情况也就有了些了解,觉得这对母子不容易,不时接济他们一下。俞寒母亲心里对王有道的善良很是感激,感到自己没什么可报答的,方便的时候经常来铁匠铺帮王有道师徒收拾一下卫生。王有道每年都来打铁,跟镇子里的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知道王有道一直在打光棍,有些热心人就开始撮合他们。王有道心里一百个愿意,可对俞寒母亲不太有把握,悄悄地央求热心人去问。俞寒母亲起初没这个想法,经历过那种劫难,她对自己的生命本身已没有了任何期望,唯一让她活下去的动力就是俞寒。她知道他们母子不能这样继续流浪下去,俞寒需要安顿下来,要继续上学。意识到这一点俞寒母亲不再犹豫,就把这门亲事答应了下来。

当年阴历年底,王有道带着俞寒母子回到了墨镇。王有道之所以三十多岁还在打光棍,不是因为不务正业,而是性格内向所致。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差,在墨镇有五间青砖到顶的大瓦房,自己的责任田也收拾得井井有条,俞寒母亲一看这种状况,准备安安稳稳地跟王有道过日子。而幼小的俞寒却不能理解母亲的这种选择,一直忘不掉过去的生活,从心里排斥王有道这个继父。

说起来王有道对俞寒很好,比亲生儿子还好,吃的用的都是全村同龄孩子中最好的,为了能让俞寒重新上学,王有道在墨镇最好的饭店请了镇上管教育的干部,还专门给俞寒置办了上学的行头,可俞寒对此并不买账,犟着头不认王有道这个爹,拒绝在自己的姓名前再加上王这个字眼儿。

转过年新学期开学,已经九岁的俞寒被送进墨镇小学重读二年级,第一次上课俞寒就给老师出了难题。老师按花名册点名,叫到王俞寒的时候没人应答,连叫了三遍都没听到回音。老师有些生气了,大声命令俞寒站起来,但他仍然木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装糊涂,最后老师走到他身边问是不是叫王俞寒,俞寒理直气壮地回答自己不姓王,而是姓俞,名字叫俞寒。

谁也没想到这样的难题会一直贯穿俞寒的整个学生时代,这也不怪老师们死板,墨镇小学的老师大多是本村的,对王有道很熟悉,都知道王有道对俞寒视如己出,从心里想让俞寒认下王有道这个父亲,因此有时故意在课堂上叫王俞寒。课堂上的矛盾时有发生,俞寒也渐渐变成了最不受待见的学生,他在学校里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只有同桌安华时不时能给他一些安慰。

当时的安华跟俞寒有些同病相怜。安华父亲最大的生存动力就是能要个儿子,可老婆的肚子好像成心跟他作对,连续给他生了五个女儿,第五个女儿是超生,交了三千元罚款才落下户。安华排行老三,在家是个受气包,时间长了就变得有些自卑,再加上常年患有鼻炎,经常流着清鼻涕。尤其是冬天,棉袄袖子都被鼻涕抹得油光锃亮。大多女同学都不愿跟她玩,也没人愿意跟她同桌,她几乎跟俞寒一样孤独,老师也就顺水推舟,把他们安排在了一起。

最厉害的那次冲突发生在俞寒读四年级的时候。老师是新从外村调过来的,不知道俞寒的情况,一本正经地按花名册来点名,叫到王俞寒的时候没听到回应,老师诧异地抬头搜寻,发现所有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最后排的那位男生身上。老师慢慢从讲台上走下来,教室里分外安静,老师来到俞寒身边,一字一顿地大声喊,王——俞——寒。俞寒的身子在轻轻地颤动,但仍然强撑着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才参加工作不久,年纪很轻,不能容忍自己的学生持有这种轻慢态度,上前揪住俞寒的耳朵想把他提溜起来。俞寒起初拼命往下沉,往上的力道却越来越大。俞寒渐渐有些不支,只好用两只手使劲抓住屁股下面的板凳。身边的安华跟俞寒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此时几乎跟俞寒一样紧张,嘴唇紧紧往里收,身子也在隐隐地往后坠,在暗中替俞寒用力。老师自是不肯认输,继续加大手上的力度,可仍然不能撼动俞寒丝毫,直到有血迹顺着俞寒耳垂滴落下来,老师才有些怕了,不得不把手松开。

那天中午放学后俞寒没有回家,他不愿看到母亲眼泪兮兮的样子,更不愿见王有道那张满是讨好的皱脸。他想回里岔镇,梦想着还能再见到父亲,梦想着再回到过去的生活中。

十一岁的俞寒很快就拿定了主意,他身上还有几块零钱,他不知道这些钱能把他带到哪里,他只知道那些来回倒去的公共汽车能把他带离墨镇。他沿着学校大门前的小路往车站的方向奔去,很快就感到后面有条小尾巴在跟着自己,那条小尾巴就是扎着羊角辫,流着清鼻涕的安华。

回到悦城时天快黑了,俞寒把车停在安华楼下的空地上,把火熄掉,车内暂时陷入寂然的黑暗之中。这是一份难得的宁静,跟刚才的状态完全不同。在整个返程途中,安华的情绪持续被酒精点燃着,话头明显多了起来,都跟过去他们共有的那段时光有关。安华说俞寒很爱上美术课,因为只有美术老师点他名字的时候前面不加王字。每次上美术课前俞寒总是把黑板擦得分外干净,即使不是他值日也会那么做。也因此俞寒很爱画画,有时候上其他课也在偷偷地画,画得最多的是各种会飞的鸟。有一阵子,镇上的电影院开放了,同学们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技巧,都在用红色圆珠笔悄悄地仿制电影票,俞寒仿制的最为完美。有天晚上,安华用俞寒送给她的仿制票,顺利混进了电影院。那晚的影片叫《杜十娘》,主演是潘虹,这是她这辈子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电影。尤其是杜十娘那段撕心裂肺的最后独白,她至今记得清清楚楚,每每想起来还会泪流满面。

一路上俞寒几乎都在沉默,他是不得不沉默,因为安华所讲述的这些事情他大多都忘记了,他不记得自己曾经那么喜欢上美术课,不记得送过安华仿制电影票。这样的偏差足以说明记忆是个利己主义者,有所选择地保留了那些自己喜欢的底片。可他明明是喜欢过安华的,也许真的是岁月太过久远了,包括当年的喜欢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

但此时车内却有着一种不正常的安静,从一进入安华所居住的这个小区开始,车内的空气突然就凝滞起来,两个人的情绪也变得有些不太自然。尤其是安华,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双手先是绞在一起,一会儿又把放在胸前的黑色皮包开始往自己背上划拉,还没背起来(坐着也不可能背起来)就又放回到胸前。俞寒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话题,紧紧地抱住方向盘,瞪着眼睛看着前方,好像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开车上。去年开始追债的时候俞寒曾经来接过安华,记得安華所居住的楼栋,因此不需要询问,当然他也可以装作忘了,随意问上一句,可他没有,他不想破坏眼下这种略带暧昧的紧张氛围。

两人在车里闷头待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安华先打开了车门。安华默默起身往车外走,下车后任车门敞开着,似乎是忘了,也可能故意想这样,然后径直走向自己所居住的单元门,一副义无反顾的样子,其间连头都没回。俞寒坐在车上犹豫着,这个时节小区里很安静,没有人进出,路灯还没闪耀起来,楼上有亮光的窗口如电影幕布般悬挂在空中,不时有炒菜铲子与铁锅的碰撞声传出来,夹杂着喧腾的烟火气息。安华的背影在朦胧的暮光中显得有些婀娜,她走到单元门前,从容地理了理额前散落下来的头发,像过去任何一个归家的时刻那样,随即把黑色皮包提在手里开始翻找钥匙。

安华的身影很快就在单元门后消失了,俞寒仍然看似安静地坐在车里,他有些胸有成竹,又有些瞻前顾后,脑海中萦绕着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猎人在审慎地对待快要到手的猎物。现在看起来安华是他的猎物,他担心的是自己会变成安华的猎物。在已经蹚过的人生之路上,俞寒遇到了太多的陷阱,今天的失败都与这些陷阱有关,他不想再次陷入这样的陷阱里,所以他才变得如此警觉,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初恋情人。

如果没有那四十万元的债务纠纷,俞寒是不会有这么多顾忌的,客观上也具备重新捡拾过去的条件,他和安华都是离异之后的自由之身,早晚都得再重新找个归宿。刚刚与安华建立起联系的时候,俞寒萌生过这种想法,安华眼睛里的温情他也能感觉得到,安华应该仍然爱着他,这会让他从心底浮荡起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但后来随着刘燕的消失,俞寒就不能不有所顾虑了,这个钱他是打给安华的,经的是安华的手,他连刘燕的面都没见过,他认定安华应该对这笔钱负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俞寒开始在跟安华的关系上退缩,网上有个段子是怎么说的,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一直在奔跑,早已筋疲力尽的俞寒不想把自己置于一个尴尬绝境,他的人生已不足以支撑一个两全的结局。

俞寒最终还是走向了安华刚刚消失的那个单元门,今天出现的转机消除了他的顾虑,那四十万元已看到了希望。站在实用主义者的角度,安华几乎已变成了一个对他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女人,重温旧情的风险系数降到了最低,更何况此时的他也需要这份慰藉。

单元门没锁死,这让俞寒变得更加自信起来,他悄然溜进来,只是不知道楼上那扇房门是否也在为他留着?刚才在车里,他已经进行了仔细观察,安华上楼不久四楼西户的灯就亮了,那应该就是安华的居所。来到四楼,那扇门果然虚掩着,门缝儿里若有似无地透着丝线般光束,里面没有任何声息,就像在静待某个重大时刻的来临。俞寒站在门口,稍微踌躇了一下,然后果断地把门推开。

安华正老僧入定般端坐在沙发上,门口的响动也似乎没能惊扰到她。俞寒悄然无息地进来,还没等开口安华就猛然扑了上来。

俞寒抱着安华奔向卧室,安华咬着俞寒的耳朵喃喃地说,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说着眼睛已经湿了。俞寒被安华身上那种特殊的气息所包裹,浑身膨胀着,根本无暇回应。把安华放在床上,俞寒开始除去安华身上的武装,他显然有些慌乱,仅脚下的中筒皮靴就费了好大的劲儿,惹得躺在床上的安华咯咯地笑。待安华玉体横陈在他面前,俞寒却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了。

俞寒没想到自己会在安华床上失败。离婚之后他先后有过两任女友,第二位女友已于一年前离他而去,从此他的身体就一直荒芜着,本来以为自己会势不可挡,不成想在该大显身手的时候却一败涂地。

几番努力失败之后,俞寒懊恼地离开安华,安华也随即坐了起来。在橘黄色的床头灯光下,安华裸着的皮肤呈现一种橙色的金属光泽,可能是没生育过的缘故,两个乳房居然没有下垂,尖挺得不像这个年龄的女人该有的状态。这本来应该就是我的,现在我把她拿了回来却不能享用,这世界真他妈的操蛋!当年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但生活却没有给我任何补偿,难道这就是宿命?俞寒恨恨地想着,有关安华的往事也骤然间涌来。

事后回忆,十一岁那年的出走是一道分水岭,之后他们的关系才开始有了一些别样意味。

那天中午,他们从墨镇出发,先坐上长途汽车来到悦城,然后再来到悦城火车站,这半截路线是清晰的,俞寒八岁那年就是通过它逆向到达了墨镇,但再往上就有些迷糊了。他依稀记得里岔镇属于胶县,在来的时候去胶县坐火车,中间是否倒过车他已不记得了。

在悦城火车站买不到通往胶县的火车票,再说即使有他们也买不起。俞寒手里只剩下不到两块钱,安华也只有三块钱,加起来也凑不够一张火车票的钱。到了下午,安华有些怕了,要硬拽着俞寒回去,俞寒让她自己走,安华却又不肯。此时的俞寒还相对镇定,去里岔镇的决心一直没有动摇,而且还冒出来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他要徒步去里岔镇。要实现这个计划首先要甩掉安华。他们来到街上,俞寒谎称自己改变主意了,要跟安华一块儿回去,安华很高兴,跟着俞寒重新回到汽车站。俞寒让安华独自待在候车大厅,一个人去窗口给安华买了返程票。俞寒把安华安顿在客车的座位上,墨镇离悦城只有不到半小时的车程,安华的家就在墨镇汽车站附近,下车不几步就到了,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客车快要开的时候,俞寒说自己要去厕所很快就会回来,他刚溜下车,没往前走几步就发现安华也跟着下来了。

俞寒火了,大聲对安华吼道,我要去男厕所,你跟着我干吗?赶紧回车上。看着俞寒震怒的样子,安华有些怕了,小身子抖了几抖,却并没有退缩,仍然远远跟在俞寒身后。眼看客车就要开了,俞寒着急,跑回来往车上拉安华,安华身子恰巧靠在进站口的栏杆上,双手紧紧抓着栏杆,身子往后拼命地挣着,任俞寒怎么用力都不能把她拖走。他们就这样僵持着,眼看着身形巨大的客车晃晃荡荡地开出车站大门。

俞寒又气又急,不但没弄走安华,还把车票钱白白地搭了进去,大声地质问安华为什么老跟着自己?安华一开始不敢回答,后来就嗫嚅着说是不放心俞寒一个人离开。俞寒决定不再管安华,不管不顾地往前走,想尽快甩掉这个跟屁虫。俞寒要再回火车站,刚才他已经看好了地形,火车站旁边有一条小路直通轨道,边上只架着低矮的木栅栏,越过去应该很容易。他要沿着火车轨道去胶县,这条轨道既然能通过火车把他带到悦城,就也能把他送回去。

俞寒走得很快,周围的店铺,拥挤的人流,像是被风吹动的浮云一样急速往后退去。快接近火车站的时候,俞寒忍不住回头搜寻,没有发现安华那瘦小的身影,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想急忙返回去寻找,但又一想,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横下心来继续往前走,可再也没有刚才的劲头了,又往前走了几步,越想越怕,猛然就把身子转了回来,不想却一下子看到安华从后面那家小吃店的门廊里冒了出来。

这次没有成功甩掉安华,俞寒并没死心。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又累又饿,幸亏刚过了中秋节不久,天气还不算冷。俞寒带着安华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转悠,其间他用身上仅剩的一块钱买了两根火腿肠,两个人各吃了一根,又去公共卫生间的水管下喝了半肚子自来水。后来他觑了机会拉着安华悄悄溜进了候车室,找到了最边上的两个空着的长联椅。候车室里候车的人不是太多,他们才得以在联椅上躺下来。躺了一会儿,俞寒佯装在联椅上睡着了,发出略显夸张的鼾声。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在确定安华睡熟之后俞寒坐了起来。他知道安华身上还有返回墨镇的票钱,道路想必也熟悉了,等醒来找不到他自然就会坐车回去。想想还是不放心,就从旁边找来一张破纸片,又借来一只圆珠笔,趴在联椅座位的横条上,歪歪扭扭地写下:安华,你自己回去吧,不要担心我。再见。写完认真看了一遍,然后把它塞进了安华的衣服口袋里。

俞寒悄悄从候车室里走出来,然后从广场西面的小路拐向铁道的方向。越过那个低矮的木栅栏,往前就是月台边缘,月台上的灯光亮着,此时正好没有火车进出,也没有工作人员在旁边守着,俞寒一看有机可乘,赶紧沿着月台下面的土路蹿进了隔离网里面。

隔离网里是一道往上的斜坡,斜坡上堆积着碎石子,铁路轨道就铺设在上面,根本就没有路可以行走,俞寒只好沿着下面的沟坎往前走。后面月台上的光亮消失了,前面陷入了黑暗之中,俞寒并没感到害怕,他想沿着这条轨道走下去,一定能到达胶县。

前面传来轰隆轰隆的声响,还伴有刺耳的汽笛声,一列火车从对面开了过来,耀眼的光柱随即也照亮了半个天空。俞寒没见过这种阵势,有些害怕了,待在那里不敢动弹。火车越来越近,强烈的震动通过轨道传递过来。俞寒感到脚下的土地在逐渐裂开,双腿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他站不住了,不得不蹲在沟坎里。车头拖动着长长的车厢呼啸着往这边碾来,俞寒埋下头,不敢正视那个黑暗中的庞然大物,身子竭力蜷缩着,恨不得找个地洞滚进去。直到那个咣当咣当的声音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俞寒才敢把头抬起来。定了定神,俞寒正准备站起来继续赶路,却猛然感到有只大手从后面抓住了肩头,他惊恐地回头,见有个戴大盖帽的叔叔立在了身后。

天还没亮俞寒和安华就被一辆警车送回了墨镇,是安华报的警。安华醒来发现俞寒不见了,随即就看到了那张字条,知道俞寒一个人走了,着急地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车站的值班人员,是他们带着安华去找了铁路警察。

回到墨镇,俞寒日子开始难过起来。母亲和王有道倒好说,只不过一个不停地抹眼泪,另一个蹲在地上闷着头抽烟。主要是安华家人,任凭安华怎么解释,她的家人坚持俞寒是个坏孩子,是他诱骗了安华。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兴师动众地上门找俞寒算账,王有道和母亲只好低三下四地向他们道歉,还买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带着俞寒去他们家慰问,这样去了几次,本来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想他们又要求王有道出钱带安华去医院检查,直到拿到安然无恙的化验单他们还不罢手,又要求学校开除俞寒。王有道不知作了多少个揖,跑了多少次腿,请了多少次客才勉强把这事给压下,但从此俞寒再也不能跟安华同班了,一回来上课就被调到了另外一个班级。

安华家人的无理取闹加重了这一事件的舆情,“拖油瓶”本身在村里人眼中已属另类,十多岁就能带着女孩子私奔就更让人刮目相看了。俞寒每天都能感受到这些异样目光,内心越来越封闭,他看起来比过去更加孤独了,跟安华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们开始相互躲着对方,这种刻意反而让他们更加关注彼此,虽然不再在同一个班级,可他们也会时有照面,每每目光绞合在一起,都会让对方为之一颤。他们都清楚地知道,他们不再是同学和同桌了,可他们之间有了比这更进一步的关系,至于怎么界定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一九九二年六月,俞寒初中毕业,没有出现奇迹,中考成绩几乎跟之前预想的一样差,要想继续学业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复读,争取来年再考,二是交钱去普通高中读高价生。这也是母亲和王有道坚持要让他走的路,可他却并不想走。此时尽管他只有十六岁,但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现在的家和学校都是让他感到厌倦的地方,他急于独立,想要出去闯荡一番。

告别学校的那天下午,俞寒来到老地方等安华。老地方位于墨镇村北一个偏僻的小树林,一段废弃的水渠把它跟南边的村庄隔开。两年前俞寒无意中发现了这里,觉得很安静,就经常一个人过来待一会儿。但他很快就在这里跟安华“偶遇”了,从此这里就成了他们悄悄相会的地方。

过了不一会儿,安华就赶了过来。平时他们要约会也是有些信号的,他们的教室分列后面那排房子的两端,安华的教室在最边上,如果俞寒想见安华就会在那个教室挂脚上站一会儿。而安华却直接得多——递纸条。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华的鼻炎早就好了,鼻涕自然也不再流了,已经出落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大姑娘,没有同学再嫌弃她,有的是甘愿给她充当信使的玩伴。但今天他们却没有任何约定,彼此都心照不宣,因为这是他们共同离开学校开始新生活的日子。

安华的一个表叔在墨镇任分管乡镇企业的副镇长,他们原本说好要通过这个表叔先到镇造纸厂干一段时间,然后再另做打算。可这次安华带来了一个新情况,镇上刚成立的多种经营办公室缺人手,表叔问安华愿不愿意去?这当然是好事,俞寒为安华感到高兴,可安华却有些不舍,她想和俞寒在一起。俞寒就安慰安华说,造纸厂离镇政府很近,他们要想见面还是很容易的。安华纠正道,听说多种经营办公室在工办那个院里办公。俞寒不知道工办在哪,安华说就在汽车站那个路口的北边。俞寒说那就更近了。虽这样说,俞寒心里还是感到了失落。

此时他们都还未成年,上天偶然让他们相遇,他们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自觉地走在了一起。他们的靠近源自于最初的惺惺相惜,之后的青春骚动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也源自于心灵深处最自然最单纯的那种情愫,也因此,将来的规划和男欢女爱的释放都离他们很遥远。有时他们在一起只是为了寻找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偷偷约会一年多来,他们甚至连手都没拉过,只是说些不想对别人说的话,说完就好像夜行的旅人找到了温暖的驿站,浑身放松了下来,内心立刻就被幸福的颤栗塞满了,再看眼前的世界,仿佛也变得广阔无边。

一个星期后,俞寒正式去墨镇造纸厂上班,安华也进了多种经营办公室。那时这样的乡镇机构很不规范,又有那位表叔打招呼,没有人计较他们的年龄,更何况他们又都是临时工。

生活看似走上了正轨,可意外总是突然而至。俞寒还没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母亲却没有任何征兆地走了,走得有些奇怪,是因为吃了没煮熟的芸豆中毒。那天王有道也没在家,中午是母亲一个人吃的饭,俞寒下午从造纸厂回来,发现母亲已经直挺挺地躺在了王有道的怀里。俞寒对那个结论颇为怀疑,母亲应该知道煮不熟的芸豆有毒性,平时做饭的时候还提醒过家里人,她自己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难道母亲是有意要这样?他不敢再想下去。他知道他是母亲唯一的指望,现在他已经明白,母亲当年是为了他才嫁给王有道的,但他却让母亲失望了。可无论怎樣母亲也不该走这条路!

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俞寒接着就回造纸厂上班了,把被窝儿也带到了厂里,跟十多个小青工挤在一间大宿舍里。这次离家跟之前的想要逃离不一样。在这个家里,他第一次感到无地自容,觉得自己愧对王有道,更愧对已进入天堂的母亲,他不想时时面对他们,不想时时面对自己的过往。

乡镇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有诸多局限,很多企业自打投产就没盈过利,只是勉强维持着撑门面,墨镇造纸厂就是这样,俞寒进厂的时候已经到了第四任承包人手里。随着最后一任厂长的卷款外逃,墨镇造纸厂在这年冬天不得不宣告破产。俞寒也随之失业,只好回到了只剩下王有道的家中。与此同时,安华的多种经营办公室却日渐红火起来,大棚蔬菜的种植经验已在墨镇得到广泛推广,也获得了很多农户的认可。

安华鼓动俞寒也建大棚种蔬菜,并带俞寒去几个大棚种植专业户那里去参观学习。俞寒很快就心动了,回来就跟王有道商量着建大棚。

高标准的大棚建起来了,俞寒却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头一年冬天,还没进三九就下了大雪,又连阴了半个多月,蔬菜光照不足,不但产量没上去,品质还差,很多外地收菜的贩子根本就不来他们地头,致使蔬菜卖不出去。第二年倒是风调雨顺,蔬菜获得了丰收,但蔬菜的价格却下来了,最后一算,除去各种成本也没落下几个钱。

这样混了两三年,俞寒不但没实现当初辍学时的抱负,反而使自己的生活进入了困境,包括王有道的积蓄和信用社的贷款,他已经欠下了近两万元的债务,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尽管王有道一再强调他们是一家人,他的钱就是俞寒的钱,可俞寒却在心里记着这笔账。初出茅庐时他年少轻狂,自以为世界可以把握,可以随意驰骋,用不着任何人帮助。可现实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教训,至此他已多少有些清醒,人生并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

一九九六年冬天,和王有道商量过后,俞寒以极低的价格把大棚转了出去,然后跟王有道来到胶东,开启了一段铁匠生涯。

一个月之后,俞寒和安华再次踏上了去往林紫县城的旅程。跟上次的毫无把握不同,他们此行信心满满,目的明确,是要去林紫县法院领判决书,要重新收回自己的财富。

天气已有些转暖,安华这次穿了一件紧身夹克衫,下面是一条黑色牛仔裤,把身材曲线毫无保留地显现了出来。她还是像上次一样给俞寒带了早饭,是自制的煎饼果子,改良版的,鸡蛋饼里加的是用油煎过的培根,还放了葱花和香菜。安华一上车就默不作声地把装着煎饼果子和酸奶的塑料袋,放在调速器后面的凹槽里。热腾腾的气息立刻就弥漫了车厢,俞寒感到有些内疚,不禁歉意地看了安华一眼。他就担心安华又会给他带饭,所以今天出来的时候特意吃了点,本来想说自己吃过了,可却怎么也张不开嘴。

自那晚跟安华分手后俞寒一直没再联系她,床上的挫败让他心生惭愧,使他对自己和安华的未来再度产生了怀疑。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当初的爱情找不到可以储存的银行,任岁月无情地侵蚀,早已陈旧如一页发黄的纸张,任何风浪都会席卷而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段最初的感情早就被纷扰而污浊的尘世给清空了,他们已重新变成了陌生人。

四年前的那个清明节,他们在俞寒母亲的墓前相遇,是村里的集体墓地,安华也是来上坟的,也是母亲。安华那边人多,五朵金花再加上她们的子嗣,看起来乌乌泱泱的,而俞寒这边只有他自己,按照风俗王有道是不能来的。安华显然早就看到了俞寒,待自己的姐姐妹妹们陆续离开,她径直来到了俞寒面前。俞寒看到安华有些吃惊,稍微迟疑了一下,就主动开口问好。对俞寒的反应,安华似乎感到了意外,接着也礼貌地回了一声。不该寒暄的寒暄出现了,在一个不适宜的场合,他们却有着看起来最适宜最无可挑剔的表现。最后他们互留了电话号码,然后再友好地分手。这多像一场普通朋友之间的久别重逢!他们没有更进一步地探讨彼此,他不知道她已离婚多年,她也不知道他刚刚结束婚姻。此后双方的电话号码就一直沉睡在对方的手机里,直到俞寒被迫卖掉房子,有了投资的想法。

这样的回顾让俞寒越来越清醒,在处理跟安华的关系上他似乎从来没有逾矩,包括之前和最近的这次未遂。他们已经有了各自坚不可摧的生活轨道,想要融合已变得极为困难,不然,再次相遇后为何又会各自沉默了这么久?

赵所长本来说好要陪他们去法院的,但临到关头却说自己正忙着脱不开身,法院那边都说好了,他们只需去签个字领出来就行。接着又联系刘燕,电话却怎么都打不通。俞寒和安华只好直接去了法院的执行局。执行局的人一看这个判决书就说他们已收到了,也已找了评估机构对赵永利的房产进行了评估。接着就拿出了评估报告,俞寒接过来翻到最后,看到那组数字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那条几万平方的商业街只被评估了不到一千万元。俞寒吃惊地问,这怎么可能?执行局的人看了看俞寒说,怎么不可能?南寨镇本来就是靠煤矿繁荣起来的,现在煤被挖空了,也就没有人气了,别说商业用房,现在那里什么房子都不值钱了。安华听了这话很不甘心说,再不值钱也应该够我们那六十万元的吧!执行局的人撇了一下嘴巴说,老赵一定没给你们说,你们是在第一个债权人之后查封的,用个术语说叫留候查封,商业街就是拍卖成功也要先还排在你们之前的债权人,光他就是三千万元,你觉得还有你们的吗?

从法院出来,俞寒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手中的判決书撕碎,苦苦等了一个多月,等来这种判决又有什么用?!钱没拿到还白搭了这么多时间,平添了这么多烦恼。安华落在后面打电话,口气严厉,言辞激烈,一听就是打给那个自称发现了奶酪的人,可还有什么用?那个人本身就是下三滥,他应该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所谓的商业街一文不值,可他还是用它做诱饵设了一个圈套。为了那笔代理费,他可真是丧尽了天良,但偏偏俞寒就傻不楞登地被套中了。有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他俞寒偏偏连续上了两次当。此时他已恨死了自己,恨死了刘燕,恨死了那个好酒好色心术不正的赵所长,恨死了世界上所有的人!

俞寒和安华一前一后地坐进车里,老半天两人都没说话,却都能明确感到对方的气息。过了好一会儿,安华才说,咱们去南寨看看吧!我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那么一条街怎么就值那点儿钱?俞寒心中的怨愤还没平息,刚才他已把评估报告认真地看了好几遍,明明知道去南寨探访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但眼下就这样走了又实在不甘心,闷头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发动了车子。

导航显示南寨镇离林紫县城不远,但路却难走,老旧的柏油路,布满了坑洼,很多地段路面的沥青颜色已被尘土覆盖,沿途还有一处设有限制大车通行的路障,两边垛着水泥半墙,中间只留能容一辆小车通过的空隙。

商业街位于南寨镇镇政府东端,没想到居然是个半拉子工程,只有入口处的牌坊看起来相对完整一些。有几栋商业楼的主体起来了,但打现浇时用来支撑的木桩还没撤掉,外面的水泥块都裸露着原色,窗口连门框都没放,黑洞洞地敞开着,里面的大部分都只打好了地基。一段段锈蚀的钢筋从土里钻出来,长短不一地朝天上戳着,地面倒足够大,三万多平方应该不虚,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土地!俞寒知道很多开发商做项目只是为了圈钱,眼前这番景象应该就是很好的例证。赵永利们的目标应该是银行的钱,祸及到刘燕纯粹是打草搂兔子顺手,而波及到他和安华则完全是个意外。

安华也有些傻了,这跟想象中的商业街完全是两码事,别说眼前只是些破败的楼花,就是完整起来也没多大意义,周围几乎没有人气,在这里建商业街完全是无稽之谈。

两人很快就坐上车往回返,此时已近正午,外面的阳光很亮,脆嫩地播撒下来,田野里的麦苗勃发着一种深绿色的油亮。车内的气氛却跟这灿烂的春天极不协调,沉重而压抑。快到林紫县城的时候,俞寒率先打破了沉默,问道,咱们在县城吃点饭再走?俞寒想让自己的语气竭力平静下来,可这怎么可能?已跌入冰点的情绪再怎么掩饰也是冷的。

和来的时候不同,安华这次坐在了后面,俞寒的征询意见发出去很久安华都没回应,她一直沉默着。车子飞速地往县城深处爬行,很快就拐上了贯穿县城东西的那条大道,再往前就是回悦城的路了。俞寒有些耐不住了,但再也没心思来打破车内的僵局,不自觉地把车速降了下来。直到此时,安华似乎才醒悟过来,缓缓地说,你先回去吧,我想留下来找刘燕再想想办法。俞寒有些意外,激愤地回道,还能有什么办法,都到了这一步了?安华顿了一下,还是以那种平缓的语调说,先找到刘燕再说吧,毕竟钱都是她败出去的,她手上应该还有其他线索……安华的声音越来越细小,似乎气力不够的样子,可语气却异常坚定。

俞寒刚才还坚硬着的情绪开始有些松动,心中有了某种不忍,语气尽量平和地说,别再做这样的无用功了,刘燕都自身难保了,她还能做什么?先回去再说吧。说着顺手又挂上了快挡。车子呼呼地往前加速,安华的声音也突然高亢了起来,疾声道,你赶紧找个地方停车,不然我要跳车了。说着就要伸手去拉车门。俞寒感受到了安华的爆裂,也有些火了。心说,这事还不都是你闹的,你反而还横起来了,你要下就下吧!

俞寒赌气把车子停在路边,安华立刻决绝地下了车。俞寒不好接着去阻拦,就从倒车镜里观察安华,一边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只见安华往后走了几步,越过马路中间横栏下的人行道,来到马路对面。安华刚站稳就有一辆出租车开过来,她招手上了这辆出租车,接着就快速地离开了。俞寒有些傻了,他没想到这辆莫名其妙的出租车跟安华会衔接得这么迅速,赶紧打安华的手机,可安华就是不接。

俞寒呆呆地坐在车里,心情糟到了极点,他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错了,就连安华也这样对他。手机振动了一下,是安华发来的微信:俞寒哥,我去找刘燕了,一定会给你个交代的。不要担心我,你先放心回去吧。再见。

看到这条信息,俞寒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下,但仍然感到空落落的。这段时间,他考察了一个全国连锁的餐饮项目,单等这笔钱过来就进入实际操作层面,这是他东山再起的唯一机会,现在看来这事又成了泡影。也因此他并没把安华的话当真,整个事件再次陷入了死局,还会有什么样的交代?他想给安华回复一下,但在手机屏幕上写了好几次又都删掉了,他不能把自己此时的情绪完全袒露给安华,又不想假惺惺地发些言不由衷的说辞,最后只写下了:保重!再见。

在回悦城的路上,俞寒把车开得很慢,心里一直默念着刚刚发出去的那四个字:保重!再见。多么正式,又多么悲壮!这也许应该是他跟安华的最后告别。事情到了这样的地步,大家应该都明白,不然,安华又何以执意地留下来继续追债?她清楚自己的责任,她要对那四十万元负责。他们的关系从他把钱打给安华的那一刻起就是清晰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站在这样的角度理解,现在以这种方式跟安华告别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现在想来,他和安华的事情好像从来就没个明确的说法。二十多年前,他们似乎是恋爱了,彼此之间也会思念,也有不一样的感觉,也时不时去那个老地方见上一面,但他们确实又不像青年男女之间的那种恋爱,他们从来也没有过那种亲昵。有时单独在一起,他时时会有冲动,可往往事到临头又把那种欲念及时地遏制住了。说起来当时他还太过年轻,读不懂爱情,读不懂安华,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安华的时候,他时常感到惶恐,感到自己难以逾越心中那个强大障碍,这个障碍就是自卑。

亲生父亲留给他的创伤,母亲留给他的阴影,拖油瓶的身份,都是他自卑的根源,辍学之后他拼命努力,进工厂,建大棚,想通过努力来获取自信,贏得尊严,可没想到命运对他如此残酷,越努力就越失败,他在安华面前就愈加自卑,始终不敢对安华有任何的越矩行为。

那年冬天他决定跟王有道去胶东是有多重考虑的,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压力,他想回到那个地方,另外寻一条生路,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就是他想离开安华,至少要离开一段时间,让自己安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逃离却再次改写了他的命运,他遇到了李千惠和刘克丽,她们母女二人不但成就了他后来的事业,而且还给了他几乎让所有人都羡慕的婚姻。

李千惠最初是带着一把菜刀来到铁匠铺的,刀面上锈迹斑斑,圆锥形木质刀柄上布满了灰色苔痕,刀刃还崩掉了一个小缺口,王有道接过来看了看,又用砂纸打磨了几下,刀面上原本被锈迹填满的凹痕清晰了起来,是三个汉字:王麻子。王有道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啧啧赞叹道,真是一把好刀!

李千惠感到奇怪,说,这是最近才从一堆杂物中找出来的,都这么旧了,怎么会是好刀?

你一定听说过王麻子吧,我听我师父说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这把刀虽不是个古老玩意儿却也年岁不短了,应该是建国后的第一批产品,那时刚开始公私合营,还没有机器,继续用纯手工锻造,能留下来的都是稀罕物。

经王有道这么一说,俞寒也发现了这把刀确实跟一般菜刀不同,拿在手里的感觉就不一样,刀柄跟刀面的线条非常流畅,前后刀刃的几何角度也有些区别。同在现场的李千惠却没继续做这样的探究,她的心思似乎不在带来的这把菜刀上,目光一直在俞寒身上踅摸,看得俞寒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俞寒很快就了解到了这个装扮入时,风韵犹存女人的底细,根本就不用特意去探听,铁匠铺有时就是新闻发布现场,来拾掇家什儿的居民总会带来你需要的讯息。十多年前,李千惠从外地嫁过来,给当时的铺集公社党委副书记刘代明做了填房,同时也成了那个七岁女孩刘克丽的后妈。她先是被刘代明安排在公社粮所工作,后来下海经商,目前是铺集镇最成功的商人,不但有自己的鞋业加工厂,还经营着一家规模很大的批发市场,生意已不限于铺集镇,在整个胶东一带都非常有名。

王有道的手艺没得说,菜刀很快就整好了,不但把那个缺口補得天衣无缝,还被打磨得像新的一样,可李千惠却迟迟不来取。托人给她捎信也不见踪影。进了腊月,眼看他们就要回家过年了,那把菜刀还没被取走,这要是把一般的菜刀也就算了,这么好的东西,王有道担心给弄丢了,就让俞寒给送过去。

李千惠的家倒很好找,跟镇政府相邻,是一栋二层小楼。外面的铁皮大门虚掩着,俞寒在门前用手拍了几下里面都没反应,犹豫着推门往里走。里面的院落挺大,还种着几株果木子树,前厅建有门廊,门廊的门也敞着,继续往里,一个女歌手掐着嗓子的颤音随着音乐丝丝缕缕地飘出来,歌声很动听。俞寒隔着客厅的玻璃门往里面打量,有个年轻姑娘正背对着门在摇头晃脑地听歌,姑娘穿着粉红色紧身毛衣,胸脯明显地招摇着,跟披散在肩头的长发形成一道别有韵味的景致。俞寒对着玻璃敲了几下,姑娘听到动静后转身,猛然看到提着明晃晃菜刀立在门外的俞寒,立刻吓得尖叫起来。幸亏李千惠随后赶了回来,不然,俞寒当时的这副形象还真有可能把警察招来。

这是俞寒第一次见刘克丽,还差点被当成入室抢劫的罪犯。那天俞寒本来想放下菜刀就走,不想却被李千惠硬拖进了客厅,里面很暖和,俞寒穿了一件脏兮兮的军大衣,很快就感到浑身像爬满了蚯蚓一样的不自在。刘克丽已逃到了楼上,又被李千惠重新喊过来招待客人,刘克丽似乎有些不情愿,噘着嘴巴再次走下来。李千惠让她喊俞寒哥,她却抬头看着俞寒只想笑,最后还是没憋住,笑喷了出来,接着就捂着嘴巴嘎嘎地笑着又跑回了楼上。

李千惠盯着刘克丽的背影嗔怪着,又无奈地看了一下俞寒,轻轻叹了一口气,说,看这孩子,让我给惯坏了,都成大学生了,还是没个大人样。语气自然而随意,丝毫没有后妈的感觉。俞寒随后了解到,刘克丽居然正在悦城读大学,是悦城医学院的大二学生,读的是药剂学专业。那个下午李千惠问了俞寒很多问题,俞寒一开始还有所保留,后来就干脆放开了,他说了自己的身世,也把这几年种大棚的遭遇和目前的困境讲了。他感到李千惠对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关爱,这让他从心里感到温暖。

在离开铺集镇的前一天晚上,李千惠把王有道和俞寒请到了家里,摆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说是要给他们饯行。王有道和俞寒本来不想去,但架不住李千惠的热情,她反复去铁匠铺请了好几次。他们有些惶恐,也有些意外,搞不明白这个身份不一般的女人为什么要对他们这般好?李千惠知道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就说也不光是给他们饯行,她还找他们有事要商量。

家里只有李千惠和刘克丽,刘代明是个闲不住的人,刚退休就被朋友开的企业聘过去当顾问了,隔个十天半月才回来一趟。晚餐虽然只有他们四个人,但王有道和俞寒仍然感到紧张,平时他们也是有些酒量的,可眼下却不敢放开。李千惠一直劝他们多吃,他们反而越来越拘谨。刘克丽还是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不一会儿就吃饱了,接着就噔噔地跑到楼上去了。

看刘克丽离开,李千惠才讲出了自己的打算。她想把鞋业公司发展到悦城去,并请俞寒做她的代理商,之所以这样考虑完全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胶东一带小型鞋业加工厂很多,竞争压力很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她送女儿上大学的时候去过悦城两次,对那里的市场已有所了解,觉得这边的产品过去应该会受欢迎。当然,她之所以选定悦城还有对地利上的考量,悦城是津浦线上的重要码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至于为什么会想到让俞寒当代理商她也说出了原因,首先是因为俞寒年轻有闯劲,再就是她看好了王有道和俞寒父子的人品。

春节过后不久,李千惠就来到了悦城,带着俞寒跑工商租门面谈租金,很快就在悦城黄金地段租下了一个将近八百平米的商铺。到了这年“五一”节,金川鞋城正式开张,主要经营男女皮鞋,货源由李千惠从胶东那边提供。金川是李千惠自己鞋厂的品牌,主要针对中低端消费群体,价格相对低廉,鞋城开张之际更是打出了一系列的促销广告,鞋城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俞寒成了名副其实的年轻老板,这让他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自信,到了这一步他跟安华的关系本来可以水到渠成了。可没想到,就是这年夏天,刘克丽却阴差阳错地走进了俞寒的生活。

李千惠把鞋业公司开到悦城,另一个受惠者就是刘克丽。悦城医学院建在西郊,离城中心还有一段距离,刘克丽又喜欢热闹,金川鞋城就成了她进城的落脚点。公司走上正轨之后李千惠回了胶东,俞寒就成了接待专员,刘克丽就更肆无忌惮了,随着接触的增多,刘克丽跟俞寒已经很熟了,也认下了俞寒这个哥。这时候的俞寒为了联系生意,已用上了移动电话,比砖头略小的那种,信号是模拟的,拨完号码之后,声波要响好久才能联系到对方。这给刘克丽带来了极大便利,校园里的公共电话又方便,一有事就给俞寒电话,有时是让俞寒给她送吃的;有时是直接把俞寒喊过去请她吃饭。俞寒对刘克丽的这些要求不敢怠慢,总是有求必应,他早已感觉出来,李千惠虽然看起来严厉,但在骨子里对这个继女很溺爱,李千惠是他的恩人,对刘克丽好就是在回报李千惠。更何况,俞寒还很喜欢这个热情爽朗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当然这时的俞寒还没有非分之想,只是那种带有遥望性质的喜欢。他知道自己跟刘克丽根本就不是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这年暑假刘克丽没回胶东,说是要找同学玩,直接坐火车去了上海。几天之后的一个夜晚,鞋城刚刚打烊,俞寒也准备上楼休息,手机却吱吱地叫了起来。显示的号码是当地的,摁下接听键,老半天没动静,喂了好几声,里面才传出刘克丽撕心裂肺的哭声。俞寒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紧问怎么了?刘克丽在那边哭喊着说,我什么都没有了,我不想活了,我什么都没有了……俞寒更害怕了,问你在哪里?我这就过去。刘克丽最初嘤嘤地哭着不说,后来才说在火车站后面的一条街上。俞寒立马骑着摩托车赶了过去,刘克丽这时已经离开了那家小饭馆,俞寒沿着那条名字叫元宝的商业街找了好几个来回,才在一个昏暗的角落里发现了浑身酒气的刘克丽。

俞寒把摩托车停在旁边,蹲下靠近刘克丽。刘克丽乍一看到俞寒,张开手就扑了上来,然后就又开始号啕大哭。

俞寒被动地接受着呼天抢地要死要活的刘克丽,一开始还以为她遭受了坏人的凌辱,后来终于问出来了,她是被一个负心的男人给甩了。

那天晚上,俞寒好不容易才把刘克丽弄回自己的住处(鞋城二楼的一个房间),把她放到自己的单人床上。房间里没有可以躺卧的沙发,俞寒又不敢离开,只得找了几把凳子连在一起,权当自己的临时休息场所。也可能是折腾累了,刘克丽起初睡了一会儿,但很快就又醒了过来,哭闹着又要喝酒,接着就开始呕吐,弄得俞寒整个晚上都没合眼。

第二天刘克丽昏睡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俞寒熬了白粥,又用电磁炉做了两个蔬菜。刘克丽蓬头垢面地在床上坐起来,看着眼前热腾腾的饭菜,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俞寒以为刘克丽又在想那个负心汉,就劝慰道,别想那么多了,赶紧喝点粥吧。刘克丽坐在那里老半天一动也不动,只任眼泪在苍白的脸上静静地流。过了好一会儿,刘克丽突然往上撩了一把头发,抬起头,瞪着盈满泪水的眼睛对俞寒说,我怀孕了。

三天后,俞寒带着刘克丽去附近的乡镇医院打掉了孩子,之后的一段时间,刘克丽就在鞋城二楼安顿了下来,俞寒把货物归整了一下,又腾出来一个小房间,置办了钢丝床和被褥,搬了进去,把自己原先住的那个房间留给了刘克丽。刘克丽刚做完手术的那几天,俞寒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方法,买了一只老母鸡炖汤,还买来红糖小米大枣熬粥。在俞寒的照顾下,刘克丽很快就恢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某些变化。转眼就到了开学季,临回学校的前一天晚上,刘克丽从外面买来了几样菜,还带回来一瓶红酒,一大杯红酒干下去,刘克丽脸上立刻开满了桃花,然后有些羞涩地对俞寒说,你若不嫌弃,就把我娶了吧。

俞寒做梦也没想到刘克丽会以如此直白的方式来推销自己。对刘克丽的那种想法倒是在脑海中偶尔闪过,但也仅仅是闪过,他总觉得不可能,这么好的家世还是大学生,即使是有了那种遭遇之后也是不会看上自己的。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着刘克丽。刘克丽却没理解俞寒当时的状态,见俞寒不回答,就讪笑着说,算了,我是开玩笑的,看把你吓的,听说你在老家也正谈着一个。这下俞寒清醒过来了,赶紧否认说,我没有,没有谈着的。

那你就是嫌我不干净了。刘克丽继续讪笑着说。

俞寒顿了一下,盯着刘克丽说,你在我心里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是永远圣洁而干净的。

俞寒就剩下安华这个顾虑了,静下心来梳理了一下,又觉得这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他跟安华一直没捅开那层窗户纸,尽管他们在情感上已有所交融,但在行为上并没有超过普通朋友的限度,从表面上看他不需要给安华做什么交代。

利用國庆节假期俞寒带着刘克丽回了一趟墨镇,正式拜见了王有道,这在墨镇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一度被人看不起的拖油瓶找了个富家女,而且还是医学院的大学生,这是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新闻。俞寒春风得意,借这趟热闹的返乡之旅重新树立了形象,也收获了他想要的结果,至于安华会有什么感受他已无暇顾及了。

刘克丽第二年从悦城医学院毕业,被安排到悦城中心医院药房工作。与此同时,金川鞋城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接二连三地在悦城开了五家分店,俞寒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这年年底,俞寒和刘克丽走进了婚姻殿堂,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

俞寒的好运气一直持续到二○○五年,这一年他们的儿子六岁,他跟刘克丽结婚七年了,进入了俗称的七年之痒阶段。其实先“痒”的还不是婚姻,而是生意。

李千惠不再过问生意上的事,鞋厂全部交给俞寒经营。俞寒不甘心鞋城就这样衰败下去,重新考察了市场,觉得自己硬碰硬地跟那些大鞋商竞争根本就没那个实力,只能避其锋芒剑走偏锋。他很快就调整了思路,决定去农村开拓市场。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有时几天不着家,家务和孩子的教育就全都落到了刘克丽身上,家庭战争时有发生,怨言很快就升级成了战争。当然他们的矛盾还不仅限于此,刘克丽后来才认识到了自己当年的草率,她根本不爱俞寒,两个人没有共同爱好也没有共同语言,当初之所以做出那样的选择,只是想让自己尽快地从那段伤心的感情中走出来。

这年年底刘克丽提出了离婚。俞寒以孩子为借口表示死活不离,两个人又勉强维持了几年。

二○一○年刘克丽有了外遇,再次向俞寒提出离婚,并明确告诉俞寒自己爱上了医院同事,一个比自己小五岁的男人,同时还列出了对俞寒极为有利的离婚条件,除了孩子,家里的任何财产她都不要。俞寒没感到吃惊,他知道刘克丽没爱过他,他对刘克丽应该也不是爱情。这个已经三十五岁的男人,直到此时才开始被动地思考自己的爱情。这些年,他走得跌跌撞撞,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算计,当初跟刘克丽的结合,考虑最多的还是她的家世和身份,似乎根本就没想过爱情。他一直认为,像他这种先天不足的男人是没有资格谈论爱情的,爱情对他从来都是奢侈品。

这样一想,俞寒就准备放手了,他不能再难为刘克丽了,更不能让自己的这一辈子一直都生活在这种假象里。

那天中午,安华决然地跟俞寒在林紫县城的马路上分手,坐进出租车里仍然感到浑身发冷,这是刚才那种情绪的延续。从林紫法院走出来,俞寒就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了她,让她噤若寒蝉。应该是金钱让这个男人在转瞬之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让这个原本对她还有温情的男人,眼睛里忽然就充满了对她的怨恨。男人的态度表明,跟金钱相比她安华什么都不是。她感受到了这个男人隐忍着的爆裂情绪,失望之余也让她感到无比惶然,她心目中的俞寒明明不是这样的,当年那个倔犟而重情重义的少年又去了哪里?

那个少年应该在很早就走进了她心里,起初是朦朦胧胧的,先是被他那有些神秘的身份所吸引。他不承认自己姓王,但又从来不提他的亲生父亲。他们是同桌,他却对她分外冷漠,他似乎对谁都冷漠,可她却明显感到这种冷漠是伪装的,在冷冰冰的外表之下他有一颗寻求温暖的火热的心灵,尤其是在那次仿制电影票的事件发生之后。

那一阵子,班里的很多同学都热衷于仿制电影票,做得好的几个男同学成了班里的香饽饽。安华的家离镇上的电影院不远,每天来回上学都经过电影院门口,她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样的西洋景,很想进去看看。那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听说电影院要放新片子,有此手艺的那几个同学立刻就行动起来,也不出去活动了,趴在课桌上制作电影票。俞寒也在做,都知道俞寒做得最好,可是他不合群,起初也有几个脸皮厚的同学试探着来向他求票,可他一概拒绝。他把自己做的票都小心地收藏起来,压在铅笔盒的底部。

那几个活跃的男同学做完了就开始炫耀着往外分发,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得到了电影票,尤其是那些家庭背景相对较好的同学,得到的还不止一张。没人会想到安华,她只能躲在角落里眼巴巴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眼泪几乎都要流下来了。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安华回到座位上,老师开始上课。安华把面前的课本翻开,一张电影票赫然出现在了眼前。她一看就知道是谁做的了,全班也只有俞寒才有这么足以乱真的水平。她偷眼朝旁边的俞寒看去,俞寒的脸居然红了,显然他已注意到她发现了电影票。

从此她把这份情谊记在了心中,她把他当成了离自己心灵最近的那个人,更加留意他。“安华,你自己回去吧,不要担心我。再见。”那张纸片她一直保存着。每每看到泪水还会盈满眼眶,那歪歪扭扭的字迹在她眼中成了最美的风景。当年他明显是不放心她,溜走之前才留下这个印记,这也成了她这辈子最为温暖的回忆。

这些年,就是这些他留给她的点点滴滴织成了一张密密的大网,牢牢地把她网在了中央。她从没想过要从这张网中逃脱,她跟所有怀春的少女一样都在憧憬着美好的爱情能开花,直到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能结果为止。

她到多种经营办公室上班的第三年,患上了疝气,在医院做手术的时候,从医生那里得知她的子宫发育得很不好,很有可能将来不能生孩子。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她的母亲仅仅是因为不能生男孩就遭受了一辈子的凌辱,以至于过早地离开了这个苦难人间。母亲的前车之鉴让她不敢想象自己的将来,她以病假的名义在家里憋了三天,最终还是决定要亲手埋葬自己的初恋,这份感情止于此还是冰雪般纯洁,如果继续下去无疑就会沦为俗世中不堪的婚姻。那段时间也是俞寒最为忙碌的时期,天天泡在外面处理大棚的善后,根本无暇顾及到她,还没找到机会,俞寒就去了胶东。再后来俞寒就开始在悦城开鞋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她也渐渐感到了俞寒对自己的变化,似乎一切都不需要说了。紧接着俞寒带着刘克丽高调返乡,这让她明白了之前俞寒变化的原因,但在心里并没有怨恨他,她了解俞寒的心性,那是他最想要的。

她本不想再谈对象,自己身体这种情况一般男人都不会接受,可怎能扛得住周围人的目光?一直到三十岁那年,她才不得不找了一个带着女儿的离婚男人。她本以为,这个男人已有了子嗣,不会再有那种麻烦,谁知男人跟她的父亲一样向往男孩,不厌其烦地要跟她生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男孩。后来,她烦了,明确告诉男人自己不能生育,结果可想而知,这唯一的一次婚姻很快就画上了句号。

她一直没放下过俞寒,那份感情已經深入到了骨髓,不可能被轻易剔除掉。俞寒风光的时候她相对放心一些,可后来生意下滑,离婚,转战农村市场失利……这一切都让她感到揪心,可她又能为他做些什么呢?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又一无所长,自己还活得很艰难。多种经营办公室早就关闭了,嫁到悦城后,大部分时间她都在从事一些家政保洁餐厅服务员之类的工作,后来才在刘燕的公司找了一个现金出纳的活,正是这份看起来还算体面的工作让俞寒栽了进去。

在这个事情上,她一直没想逃避责任,觉得是自己误了俞寒,因此才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刘燕。她已做了最坏打算,这笔钱如果从刘燕那里追不回来,她就是赔上性命也要还给俞寒,以前觉得这是份责任和信任,她不能辜负了俞寒。而现在觉得是笔她欠俞寒的债务,她不想让他看轻了自己。她现在所居住的这套房子在她名下,是她跟前夫争取来的唯一财产,可惜是回迁房没有产证价格卖不上去,可怎么也能卖个三十万元左右,剩下的再凑凑,四十万元的目标还是能实现的。

出租车司机问她去哪儿?这已是司机的第二次发问,她不能不回答了。刚才在俞寒车上,极度失望之余她只是把刘燕当成了尽快离开的借口,根本就没盘算该去哪里才能找得到刘燕,再说即使找到了又能怎样?刘燕应该是没有任何私财了。可现在既然坐上了出租车,就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她忽然意识到,上次来的时候刘燕的孕身已经很沉重了,过去了一个多月,说不定已经生了。于是,她试探着问司机,这里离驿马镇刘家庄远不远?司机说,离驿马镇倒不远,出了城过去柳河大桥再往前一点就是,只是不知道刘家庄在哪。不过,这也好办,到驿马镇一打听就知道了。司机的热心让她放松了下来,她客气地说,那就麻烦师傅把我送到刘家庄吧,我去看个朋友。

刘燕的母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起初说什么也不肯讲出女儿的下落。安华只得骗她说自己曾经是她女儿的出纳,原来借出去的钱要回来一部分,如果找不到刘燕钱就还不回来。她才有些信了,说刘燕去医院生孩子了。问她怎么没去照顾?嘟着嘴老半天才说,这个混账妮子的事儿,我可不管了!又问是哪家医院?她又想了一下才说,好像是在城东,是那家比较早的医院。

刘家庄离驿马镇有四五华里的样子,走到驿马镇就有去林紫县城的车了。这一路上安华都在琢磨那两个关键信息:城东,比较早的医院。在一座县城,有这两个信息应该足够了。果然,到了县城一打听,就有人指点说,城东最早的医院是东关镇医院,现在叫林紫县妇幼保健院。

来到林紫县妇幼保健院,安华几乎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刘燕。在妇产科二楼的走廊里,刘燕正侧卧在钢丝床上往下俯着身子给孩子喂奶。孩子显然刚出生不久,小脸皱巴着,眼睛紧紧闭着在用力嗍刘燕的奶头。比婴儿脸要膨胀很多的那只乳房显然徒有其表,孩子嗍了好长时间还看不到下咽的动作。刘燕不自觉地调整了一下身体,奶头从孩子嘴里滑了出来,接着就爆发出了嘹亮的哭声。刘燕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再次努力着把奶头往孩子嘴巴里送。孩子刚才在这只乳房上没有任何收获,不愿再次上当,继续闭着眼睛放声大哭。刘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疼惜地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抬头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的安华。

刘燕叫了声安姐眼泪随之就下来了。安华心里也酸楚起来,忙俯下身子问,你怎么会住在走廊里,里面没床位了?刘燕擦了一把眼泪说,这已经很不错了,像我这种人在哪里已经无所谓了,只是这孩子可怜……说着眼泪又忍不住地流下来。

刘燕是前天下午被弟弟送到医院的,弟弟帮她住上院,扔下一千块钱就走了,临走还撂下狠话,说生完孩子你也不要再回家,家里人的脸都被你丢光了,从今天开始家里再也没你这个人了,我再也没有你这个姐姐了。说完扬长而去。刘燕这个弟弟安华是知道的,过去刘燕没少帮他,出钱给他翻盖了新房,还给他买了车子。没想到现在会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姐姐。

即使在小县城,顺产生个孩子最少也得五六千元,一千块钱怎么能够?昨天上午护士就催着交钱了。中午羊水破了,医院还算不错,照样把她拖进了产室,孩子生出来就把她和孩子安排在了走廊,也不能算安排,她的病床已有了新的病人,是护工万姐看她可怜,帮忙找了护士长,护士长才开恩在走廊里加了张床。

安华问,孩子的父亲一直没出现?安华知道刘燕跟那个小混混是领过结婚证的,可她明显感到孩子的父亲应该不是那个小混混。公司还没完全垮的时候,讨债的人就多了起来,那些男人可都不是善茬,有次居然把刘燕弄出去待了好几天,刘燕回来都瘦得脱了形。后来那些接二连三的讨债人对她的凌辱就可想而知了,恐怕连刘燕自己也分不清孩子的父亲是谁了。

刘燕似乎没听懂安华的问话,就说,别提那个挨千刀的,我到这一步全是他害的,他算对我丧了八辈子的良心了,早就不知死到哪里去了。

安华的眼睛往钢丝床周围踅摸,只看到床頭下面堆着个大尼龙袋子,袋子上搭着刘燕的几件衣服,就问,你没给孩子准备点奶粉什么的?刘燕说,哪有钱买,我今天的早饭还是万姐给买的呢。本来我给他留了一点稀饭,刚才用勺子往嘴里喂了点,可这小家伙嘴巴刁得很,说什么也不往下咽。

妇幼保健院门口不缺母婴商店,安华出来给孩子买了奶粉奶瓶等一应物品。赶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个长得黑胖的中年妇女正在洗刷间涮拖把,扭身看到了安华,扭住水龙头问,你是刘燕的亲戚?安华见这个女人穿着浅蓝色工作服,想必就是刘燕说的万姐了,就回答说,我是刘燕的朋友,听说你对她很照顾,我替刘燕谢谢你了。万姐说,用不着客气,一个女人独自出来生孩子,家里也没个人陪着,又没钱,可怜啊!接着就又回身扭开了水龙头。

孩子一气喝下了大半瓶奶粉,很快就睡着了。安华问刘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刘燕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泪目潸然地说,还能有什么打算,跟你说实话吧,我也不知道这孩子的父亲是谁,那些来要账的男人太坏了,没有不想占便宜的,我本想让他们占一下钱就会缓缓,谁知他们照样追着要债。你说这样一个没名没分的孩子我能留吗?再说即使留下我又怎么来养?娘家是指望不上了,有那么一个无情无义的弟弟,我爹也被我气得住了院。还欠人这么多钱,早晚我还是要去监狱里待着。

安华倒没想到这一节,就问,那你想怎样?刘燕似乎犹豫了一下,说,中午的时候万姐倒给我出了个主意,说她的一个亲戚是做生意的,很有钱,就是没个男孩……安华没听刘燕说完就明白了。安华也曾在医院做过护工,她知道有些在医院干了一二十年的老护工神通广大,根本不指望护工那点工资,专门利用医院资源给人当掮客,万姐显然就属于这种护工。什么有钱的亲戚?完全是子虚乌有,就是她自己转手把孩子给倒卖出去。

安华问,万姐说她这个亲戚能出多少钱?刘燕看走廊里没人就悄悄伸出了一根手指头,安华以为是十万,就悄声回道,十万,看来她这个亲戚确实有钱。刘燕赶紧订正说,是一万,钱是不多。但我想到这家条件不错,孩子跟着他们也受不了罪就答应了。我希望将来这孩子不会怨我,我是真走投无路了。说着眼泪就又下来了。

安华没想到万姐会这么黑!早年间安华也曾想给自己把病治好,去过省城几家治疗不孕的医院,结识过几个病友,有个病友到现在还有联系。去年那位病友把她拉进了一个叫求子的微信群,里面也有这样的信息,刚出生的男孩最受欢迎,最少出价都在七八万以上,那位万姐居然一万块钱就把刘燕给打发了。

安华觉得不能让万姐白占这个便宜。再说那个万姐一脸的横肉,一看就不是善良之辈,孩子落到她手里还不知道会怎样。想到这里,安华对刘燕说,你真想把孩子送人?刘燕说,只能走这一步了。安华说,那我来想办法。我至少比那个万姐托底吧,能给孩子找个好人家。刘燕低下头,似乎在思量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才说,可我已经同意了。安华说,那也不要紧,就说你舍不得了。

晚上七点多,医院大部分的医生护士都下班了,万姐偎过来问刘燕什么时候让那边过来抱孩子。刘燕搂着孩子哭了起来。万姐忙问怎么了?刘燕哭着说,这可是亲骨肉啊!怎么舍得送人……万姐看着哭得稀里哗啦的刘燕,说要不,我再跟那边说说,反正他们也不缺钱,就是怕给多了容易产生误会,让人以为你在卖孩子。安华知道万姐是不想让就要到嘴的肥肉飞走,就上前说,万姐你就别忙活了,哪个母亲能舍得骨肉分离?刘燕产生这种想法是一时糊涂,现在她想过来了。再说,孩子的父亲已经有了回音,这两天就来接他们母子出院。

经安华这么一说,万姐知道这事已无望,转身气哼哼地走了,临走还用眼睛狠狠地剜了安华两眼。

这一阵子,俞寒也没闲着,在整材料咨询律师,手头最为重要的证据是那个给安华打钱的银行凭证,还有就是留存起来的几条短信,这样一整理他竟然吓了一跳,在潜意识里他似乎从来就认定安华是自己的欠款人,尤其是那几条短信,丝毫没有涉及刘燕,都非常明确地指向了安华。这自然对俞寒是非常有利的,律师也说,加上这些短信整个证据链就完整了,这个官司的胜算很大。但俞寒并没为此感到高兴,相反他心里还愈加不安,难道自己就这样把安华告上法庭?可在法庭上他又该如何面对安华?

很明显,现在安华这条路子是讨回那四十万元欠款的唯一途径,让俞寒放弃也有些困难。每个人都在规划自己的生活,这些规划都离不开钱,尤其是俞寒还是个商人。在俞寒看来,人生就是由一个个账本组成的,不是你欠我就是我欠你。只是这些账本的构成要素不同,有些会涉及到情感的得失和心灵的考问,可最多的应该还是金钱和物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似乎都离不开这两种形态的账本,俞寒的感受似乎更深一些。当然,他本身也是债务人,他欠母亲的,是他把母亲逼上了那条绝路。他也欠王有道的,王有道把他养大,他不但从未开口喊过爹,还一直在拒绝那个姓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更阴毒一些,因为在王有道面前他反而更像一个债权人。欠母亲的他已经无法弥补,他对王有道却心怀内疚,他一直盼着自己的生意好起来,能够东山再起,以便有足够的能力让王有道颐养天年。

跟安华的这笔债务就没这么简单了,似乎两者兼而有之,俞寒现在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它简单化,变成一种纯粹关于金钱的纠纷。要沿着这条路走,目前最为关键的是他要先过自己这一关,安华毕竟不是他名正言顺的债务人,抛开过去的感情不说,就单从债务纠纷来说他也有些理亏,更何况安华一直还在为追回债务努力。可他最終还是准备这样走下去,因为他太需要那四十万块钱了,它已成为他对未来规划的重要环节,成为他重新开始梦想的起点。

就在俞寒下定决心的这个下午,手机里突然跳进来一条信息,是银行提醒短信。里面显示,有人通过银行柜台给他的银行卡里存进去四十万元现金。他有些发蒙,一时不知道这从天而降的四十万元来自哪里。正疑惑间,一个陌生的号码打进来,他很快接了,意外听到的是安华的声音。是我,安华。刚刚我已经把那四十万元还你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下面的话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把我还你钱的事情说出去,千万要记住!任何人问都不要说!说完就匆匆地挂了电话。

俞寒把电话拿在手里,心里愈加疑惑,接着再打回去,响了好长时间才传来一个陌生男人的声音,男人倒很客气,先说你好,请问哪位?俞寒说我找安华。男人似乎明白了过来,赶紧说,哦,她走了,刚才是她借用我的电话,说自己忘带手机了。俞寒问你们是在银行吗?男人说是。俞寒又问在哪个银行?男人说就是新华街上的这家建行。你还有事吗?叫号马上就叫到我了,我要去柜台办业务。再见。

恐怕世间再也没有这样的债务人了,还债就像做贼一样,在支付这么便捷的情况下还采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关键还匿名还要借用别人的电话来通报,本来住在城西,还偏偏跑到城东的新华街来找家银行。这债还得真是了无痕迹。再打安华的电话却已关机。这事确实有些蹊跷,俞寒想了一阵也理不出头绪来,干脆就不再想了,甭管怎样,钱算是回来了,他可以继续自己下一步的计划了。

可过了两天又有一个陌生电话找俞寒,俞寒接起来,对方首先自报家门,称是林紫县公安局的,有些情况要找俞寒了解一下。

那两个年轻人没穿警服,对俞寒倒是蛮客气,在俞寒租住的房子附近找了个地方,像拉家常一样询问了俞寒很多问题,其中最多是关于安华和刘燕的。他们问俞寒与安华的关系,又问他把钱借给刘燕的情况。俞寒都照实说了,就是没说安华已经把四十万元还回来了。

跟警察分手后俞寒有了很不好的预感,安华应该是出事了。再打安华的手机还是关机,他的心里有些紧张,到了自己的住处连楼都没上,开上车就去找安华。

安华家没人,在楼下俞寒碰到了一个买菜回来的老人,向他打听安华的去向,老人告诉他安华已把房子卖了,前几天刚搬走。

俞寒越来越感到不对劲,刚才他已跟那两个警察问过安华的情况,警察没说,他知道他们有纪律,再从他们那里探听安华的下落肯定不可能,那还能找谁呢?这时他突然想到了那个满嘴跑火车的赵所长。

赵所长接起电话来就说,王总,你这个案子我可接不了,贩卖婴儿这可是大罪,你那财务总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再缺钱也不能有这种想法呀!这下好,把自己栽进去了,不判死刑就算是便宜的了……

俞寒的脑子一下就蒙了,他做梦也没想到安华会犯了这样的事儿!赵所长继续在电话里絮叨。俞寒逐渐明白了,安华已经被林紫县公安局羁押了,原因是她把刘燕刚刚生下的孩子卖到了省城,被一个姓万的护工给举报了。

再联想到前几天那个神神秘秘的电话,一切都昭然若揭了。为了凑够那四十万元,安华不仅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还打起了刘燕孩子的主意。这个女人可太荒唐也太糊涂了!她怎么能这样呢?俞寒在心里埋怨着安华,眼角却渐渐湿润了。

俞寒坐回到自己车里,老半天都没反应过来。过了好一会儿,他从怀里掏出那张银行卡,里面有刚刚打进去的四十万元。他把银行卡拿在手里反复敲打着,逐渐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决定,他要把这钱取出来带着去林紫县公安局,他要告诉警察,是他的逼债才导致了安华的糊涂,他现在愿意把这钱一分不剩地还回去,也愿意跟安华一道接受惩罚。下定决心,俞寒不再犹豫,打火,挂挡,加大油门,那辆老式捷达再次轰鸣着拧着头蹿了出去。

责任编辑  苗秀侠

猜你喜欢

刘燕
“双减”背景下小学地域特色数学作业的实践
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总装多余物预防与控制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北京辣妈”带着4岁儿子游了32个国家
当面击打“出气篮球”发泄 被妻起诉家暴判赔偿
老婆发达以后
豪门贵妇紧急“排雷”,昔日小姐妹有个不能说的秘密
我代学生回“情书”
传统造物的现代设计转换
——潘鲁生教授专著《设计论》评介
我们的婚姻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