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当信息化教学成为“标配”

2020-09-11王妍妍谷珵

教育家 2020年27期
关键词:标配教研信息化

王妍妍 谷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调查表明,居家学习中,有1/3的学生家中没有可用于网络学习的电脑,10.41%的学生家中没有连接网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建议,国家应全面推进网络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填平教育数字鸿沟;加快推进国家智慧教育体系建设,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纳入“新基建”。

教育信息化已發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每位幼儿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后疫情时代,教师怎样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效开展教研活动?幼儿园应怎样基于儿童视角建立信息资源库?我们邀请一线园长,共同探讨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之路。

主持人

李东莉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二实验幼教集团园长

论坛嘉宾

张晓红   山西省太原市育蕾幼儿园园长

郭 丽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周汤艳   浙江省杭州市祥符艺术幼儿园园长

乔 影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建安新村幼儿园园长

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李东莉:疫情期间,一些幼儿园开展了线上教研活动;而在以往的工作中,有些幼儿园也通过回放录像等方式来进行教研。如何打开思路,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张晓红:在教育信息化逐步完成从1.0到2.0转换的升级时代,信息化教研成为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疫情的暴发加速了信息化应用的步伐,我们在疫情期间通过“学习平台、技术工具和数字资源”进行着“教育方式”的大改造: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聚集一线的教学资源,汇集教师开展“在线保教”的方法;直播间里,教师和孩子的互动也成了独特的风景。

教育部在1月29日发出“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园在开展线上活动初期和兄弟园所育英幼儿园联合举办“线上学堂”。两所园自上而下,联合线上教研,有效借助信息化手段,给孩子和家长们带去了“线上保教”的指导内容。

与此同时,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线“战场”,我园也面临更细致琐碎的实际困难和即时需求,存在信息滞后的可能,比如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不均衡、活动视频卡顿等问题。如何使教育管理工作的权责边界明晰,提升教育工作的协同合作水平,促进“管理本位”的教育管理向“服务本位”的教育治理迅速转型?为此,我们专门成立方案组、审核组、技术组三大组系,提供“线上保教”进程自我决策的机会,依据实际供需条件规划个体的信息化实现路径,由点及面地进行沟通。

为了激发教师们的内驱力,我园努力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为园所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增添资源,营造信息化教学创新与应用的工作环境。从原创电子绘本《这个春节的“冠状病毒”》到推出“线上保教”宅家秘籍活动方案,到宣传各种防疫防控政策、科普知识,再到开展温情满满的主题教育活动“早安计划,武汉你好”“食在育蕾”和“用心战疫”系列心理疏导等,这些都是由团队来完成的。我们深知幼儿园需要打开思路,与专业面对面,与教师面对面。为此,我们开展了“互联网+学前教育”云端教研,以教研内容为载体,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育蕾线上培训。

云端教研延续了在园期间的集体学习模式,幼儿园简化程序,根据教师们的特点,成立了集体规则游戏、课程游戏化等专题学习小组,形成人人教研的自主学习氛围。从2月开始,幼儿园每周四进行线上教研培训活动,并利用钉钉等软件,将其与培训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容相结合,每日进行五道题目的巩固练习。教研期间,我们充分发挥钉钉的各种功能,来为教师提供便利,比如当线上培训时,会有专人用电子便签把培训的整个过程实时做成电子笔记,成为大家需要翻阅、查找资料时的一个移动百科宝典。

信息技术从应用到智用,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今后我们将更加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加速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教学模式创新的推进,还有利于迎接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变革的挑战。

信息化教学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开展

李东莉:园本信息资源库的建立是不少幼儿园致力的方向。怎样基于儿童视角建立信息资源库?

郭丽: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信息库建设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是以幼儿的看法和意见作为评估评价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那么,它在我园是如何展开的呢?我们立足于幼儿的健康生长发育,以数据驱动决策,为幼儿打造“家—校—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体系——智而康H.I.E慧爱幼儿健康管理系统。它利用的是物联网大数据,使幼儿的健康管理工作更规范、更科学。其中,目标对象既包括个体儿童健康管理,又包括集体儿童健康指标分析。

以幼儿户外活动为例,我们分别从幼儿眼中的幼儿园户外活动概念、幼儿对户外活动的态度、幼儿眼中的户外活动组织、幼儿眼中的户外活动材料以及幼儿理想的户外活动五部分进行呈现。健康管理系统上的数据通过智能手环实时上传幼儿监控数据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读取,并根据不同监控设备所在位置生成幼儿的运动轨迹、户外活动时长等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比如关于户外活动的时长问题,大部分幼儿表示时间足够,但仍愿意多玩一会儿;关于户外活动的玩伴,结果显示幼儿更愿意与小朋友一起活动。

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求,我们创设满足幼儿需求的物质环境、提供满足幼儿需求的活动材料、满足幼儿户外交往的玩伴需求、关注幼儿的活动感受。在支持幼儿作为评价主体和使用主体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记录方法,利用数据快速、准确地统计幼儿档案的相关信息,如实时获取户外活动时长、活动心率、体温等数据,为幼儿在园和在家能得到个性化的照料提供依据。

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可避免地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感到担心,幼儿园信息资源库的建立要基于保护幼儿隐私、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体系能进行后台管理与维护功能的设定,如幼儿个人信息、保健信息和管理员信息等可以进行对应的权限管理,让信息资源在约束的笼子里为幼儿以及教师提供服务。

通过智能记录和统计分析,我们力求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监测保障,给予幼儿身心发展的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与改进。让幼儿教育不再只凭经验,关心不再只凭感觉。

李东莉:信息资源库建立后,教师如何进行“班本化”使用,争取优质教学资源效果最大化?

周汤艳:我园建立了学科空间资源库,“班本化”使用是将艺术课程落地,在落地过程中结合教师的个人经验,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班级的各种资源,通过艺术课程的再设计等操作策略,让信息资源的优势和教育效果最大化。我们的资源库主要分游戏屋系列、主题系列、亲子系列。例如游戏屋系列中的“拓印游戏”,是用一部分自然物来玩拓印,小班可以用瓶盖、拖鞋、滚筒、刷子等进行趣味玩法,中大班可以借助各种自然物的花纹、肌理进行图案的组合拓印、滚印、涂印等玩法。

基于班本化、多样化、童本化不断生长的课程,能够促进教师形成开放的课程意识,使课程在促进儿童发展的同时,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和多媒体技术,在开发、建构、整合、实施、反思艺术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专业成长,让信息资源库建立下的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呈现互促共进的局面。

以班本化案例“秋天的色彩‘微微道来”为例。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漫山遍野红叶飘飘,枝头上下果实累累,好一派绚丽多彩的美景,于是我们围绕“秋天的颜色”进行了一系列活动。通过实景写生、水墨玩色、“声”临其境三种不同形式推进,让幼儿实地观察。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让他们感受树叶飘落的形态美,增强幼儿的体验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季节主题是每个年龄段都会做的常规性主题,但在信息资源库的启发下,就有了新的开展思路和方式。中班教师借助研修活动——微影艺术活动的支持、帮助和引导,根据目标和实施途径确定微影艺术活动的整体架构,并制定活动计划。比如通过音乐绘本屋活动,幼儿边欣赏音乐边阅读相应的绘本,更好地感知抽象化的音乐形象,拓展思维,提升音乐欣赏力和感知力。

除了常规的玩色活动外,教师还想到以“秋日莲蓬”为题材组织孩子玩水墨,让孩子们感受水墨的韵味和奇妙无穷的变化。活动通过定格动画的表达形式,对整个作画过程逐格地拍摄,把拍摄好的序列导入电脑,在软件内合并成视频片段,然后在时间线上调整速度,最后连续放映。幼儿在欣赏时发现画中虽然都是黑色,但是有深有浅;从颜料盘中发现其实也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墨色。探索墨色的变化,使孩子们的注意力更集中,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李东莉:我园在已有的“园本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学习方式以及兴趣和需要,对园本资源实施改造,形成了具有班级特色的主题课程资源,打造了每周一至周五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延时不延情,幸福心沟通”为主题的亲子家庭生活服务指导,“家园共育,线上乐学”为主题的幼儿学习发展指导,“快乐运动,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幼儿运动健康指导,“甜蜜陪伴,好梦时光”为主题的亲亲宝贝睡前故事,“品格助力,优质呵护”为主题的幼儿品格教育活动。

在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班本化”效果最大化方面,我园做出以下探索。

微信公众号。我们每周向家长和孩子们提供科学的家庭生活服务指导。比如针对疫情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反应,我们开启了“品格家庭教育课程”,有计划地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引导,即小班——仁爱、独立、借鉴,中班——创造、分享、责任,大班——尊重、创意、慷慨。每个主题下,我们运用钉钉、云视讯、QQ等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云上家长课堂。品格教育让孩子们在习惯、人际交往、学习探索等方面发生着变化。在温馨的亲子时光中,孩子良好的品格逐渐养成。

家长线上沙龙活动。小班以“点滴相处,高效陪伴”为主题开展亲子活动,中班以“育儿分享,幸福成长”为主题开展幼儿专注力的培养活动,大班以“幼小衔接”为主题开展线上沙龙活动。家长们或语音或视频,与老师一起针对疫情期间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和自己的育儿困惑进行线上讨论。老师和家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不能相见变成别样相见。

幼小协同,科学衔接。面对幼小衔接,原本焦虑的家长看到幼儿在家出现的种种问题后,更是慌了神。老师们运用问卷星,进行后台大数据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活动内容。通过钉钉班级群,从生活习惯、学习品质、心理准备、学习兴趣等方面出发,每周开展一次不同的主题活动,如“挑战21天好习惯”“我心目中的小学”等。一方面帮家长缓解幼小衔接的焦虑,另一方面和孩子们云互动,及时了解大班幼儿的现状,为调整活动安排、科学衔接做好准备。

让童年在信息化时代绽放光彩

李东莉:复园后,从线上会面到回归课堂,幼儿出现不适怎么办?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乔影:随着复园的到来,幼儿经过漫长的家庭生活重新回归到幼儿园、班级,可能会出现对集体生活、疫情后环境的调整与新要求等不适应的现象。幼儿园教师应有防患意识,提前制定应对策略。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生活作息规律的调整。居家生活中少数幼儿晚睡晚起已成习惯,突然复园导致作息时间未调整过来,出现白天活动精力不济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与家长积极沟通,提醒家长注意帮助幼儿调整作息时间,并对问题突出的个别幼儿的家长进行单独指导。

第二,体能与学习品质的变化。一方面,长期的居家生活,让孩子们十分缺乏体能锻炼,导致运动技能退化,体能下降明显。对此,教师可以科学设计、组织开展户外体育锻炼,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体能;根据幼儿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体育活动,逐步提升幼兒运动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假期缺少集体活动,幼儿在复园后难以快速适应集体生活,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保持专注力更加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加强趣味性,与幼儿讨论的话题应与现下生活紧密相关,吸引幼儿注意力,还要及时发现、肯定幼儿的进步。

第三,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长时间的居家生活让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正确洗手、收放椅子、整理物品等常规要求出现遗忘的情况,教师需要重新给孩子们进行梳理。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健康教育,引起孩子关注并理解养成洗手、整理自己物品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必要性;以身作则,给予正确示范;加强日常生活管理,做到时时提醒,还可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幼儿的良好表现,并给予肯定、鼓励。

第四,环境变化的适应。疫情后的复园,让幼儿园及班级环境有了一些调整,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我们取消了以往的区域间隔、进餐及自主游戏时桌面会放的间隔板等,新的环境布置与常规要求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不适应。在复园前,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变化及新规则,以照片或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家长与孩子,让孩子初步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复园后,教师要与幼儿一起讨论环境变化的原因,让孩子理解并自觉遵守规则。

李东莉:在加快信息化教育2.0的进程中,我们更应提高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建立、完善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表层来看,能够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实现园区的安全化管理,加强家长与园所的沟通;从深层来说,有利于实现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有助于大力推进信息化教育进程,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希望这次沙龙能够给大家带来不同程度的启示。

猜你喜欢

标配教研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便携式电风扇
人生没有“标配” 努力才是顶配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调查称56.7%的受访者追求“标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