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将另类的“创造力冲动”拒之门外
2020-09-11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一则“钟美美被教育局约谈,删除模仿老师视频”的新闻,将教育生态包容度的探讨送上了热度榜。尽管当地教育局回应并不存在“约谈”,下架视频是孩子和父母的决定,然而学校为视频与孩子接触是真实存在的,“正面引导”“拍正能量作品”也是官方盖章的说法。
仔细想想,像“钟美美”模仿老师这样的“非常规行为”,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孩子将未成熟的山楂摘下来,把开水倒进鱼缸,在地铁自动检票口非要和家长一起冲出来……不明所以的成年人往往会对此加以批评甚至斥责,可若耐下心来了解,看上去制造麻烦的背后,是孩子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冲动:摘山楂是为了“帮山楂树妈妈数数它有多少个孩子”;倒开水是想帮助生病的小鱼喝热水;不守规矩闯闸机,是为了检测机器是否有漏洞,想要設计一台不会有“可趁之机”的检票机。当成年人知道表象下的动机,是会为读不懂童心的创意而羞愧?还是坚持认为不过是幼童的闹剧,理所当然地选择漠视?
创造力,如同充满魔法的咒语,总能点燃希望之火。每个家长都期待有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殊不知,在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孩子的创造力往往隐藏在做着白日梦、不循规蹈矩甚至有些叛逆的时刻里。很多时候,成年人所倡导的创造力培养,是“在围栏里修剪花枝”——听话乖巧,不许越界。
我们真的了解创造力吗?当成年人按部就班地教育儿童时,对儿童的创造力是培养还是扼杀?为什么我们一方面喜欢创新、创造力这样的词汇,一方面又拼命打压那些有创造力的举动和喜欢提问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样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天会向父母提出一百个左右的问题,父母有时为此感到厌烦,希望孩子住口。不幸的是,面对烦躁的父母,孩子便真的住口了。研究显示,到了上中学的时候,孩子的问题越发减少了。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骤减的时期。而如果遇到了好老师或好家长,能够宽容孩子的非常规答案和行为,创造力的幼苗便可能蓬勃生长,葳蕤万里了。
唱歌、跳舞、绘画、模仿……一片土地上不会只有一个有天赋的“钟美美”。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创造力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已经手持魔法棒的孩子,成年人能否不给孩子设置探索的边界,呵护与激发这宝贵的力量?本期“聚焦”,我们探究创造力的内涵,关注那些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去发现创造力培养的可能与策略。要知道,让孩子的创造力冲动自由散发,不打扰他们的“白日梦”,才是教育里最好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