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风筝线牵出的改变
2020-09-11沈雯雯沈璐萍
沈雯雯 沈璐萍
很多孩子都有被风筝线割手的经历,在讨论中,小四提出了关键一问——风筝线为什么会割手?让我们看到,在“隐藏的危险”上,孩子们存在一定的认知冲突。于是,“看得见的风筝线”活动便应运而生。
一张图:厘清活动在主题中的定位与价值。作为主题下的科学活动,它不仅蕴含了“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探究经验,还承载着主题关键经验的获得和主题探究阶段的進阶的重要作用。本活动在主题中介于风筝2.0破译版和3.0安全版之间,并综合假期开展活动时遇到的问题,做了活动在复园后的延伸设计。2.0破译版的完成让孩子们离风筝派对的愿望又进了一步。然而,孩子们在探究“飞天秘密”时发现放风筝“隐藏的危险”,又一次阻碍了孩子们愿望的实现。如何通过改造,让“隐形”的风筝线看得见?为3.0安全版的诞生做好关键经验点铺垫,是该活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两个认知冲突:剖析活动聚焦探究点。认知冲突是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关键。围绕“让风筝线看得见”的目标,活动中的科学探究主要针对以下两个认知冲突点展开:一是为何软软的风筝线竟然会伤人,二是如何做标记能让人看得见。
三条支持策略:搭建探究支架提升经验。为了支持孩子们的探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条教学策略。
首先,对比——提升观察效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4-5岁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第一环节“看不见的风筝线”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松散的和紧绷的两种不同形态的风筝线,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中,对比感知风筝线的特性,进而了解其伤人的秘密,知道风筝线很危险,为下一步改造风筝线做好经验铺垫。
其次,筛选——助推探究深度。“我来改造风筝线”环节鼓励幼儿尝试用涂颜色、做标记的方式,探索让风筝线变明显的方法。在讨论改造风筝线的方法时,孩子们想到了用丝带、树枝、纸、扭扭棒做标记的办法。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后,彩纸的优势脱颖而出:具有安全、易取材、操作方便等优点;结构低、变化多,能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探究需求;蕴含“做标记的方式”和“哪个颜色更明显”两个探究点,更具探究性。于是,我们引导幼儿将彩纸作为操作探究材料。和提供多种材料相比,选用一种材料,能让后期梳理更聚焦、高效。同时,我们将丝带、扭扭棒等其他材料投放在区域中,满足孩子自主探索的需求。
再次,转化——实现科学验证。验证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于如何验证“风筝线改造”是否有效,我们探讨了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幼儿放风筝,现场观察验证。放风筝本身包含了太多与教学探索无关的干扰因素,如场地、天气等,所以这种方式显然不合适。
第二,幼儿看视频,验证猜测结果。针对材料进行猜测推理,再用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结果验证。这种方式不符合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幼儿缺失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第三,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打开了验证环节的思路:转化——支架固定,模拟飞行时风筝线的紧绷状态。将放飞风筝转化为用支架固定的方式,不但可以排除放风筝时无法控制的干扰因素,而且提供了一个能够实际操作和观察的环境。
“看得见的风筝线”是孩子们改造风筝的开始,也是尝试解决问题的开始。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能看见风筝线,还能看见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孩子们能获得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有必要,即使是习惯如常的传统也可以大胆改变。小小的改变,能让大大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新星幼儿园)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