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花卉展室外展园的现代演绎方法探索
——以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麓栖苑”展园为例

2020-09-11

园林 2020年6期
关键词:栖霞区展园树屋

中国各级别各类型的花卉展览会举办已久,其中以梅花、菊花、牡丹等传统花卉为盛,成为了展示城市形象、宣传花卉文化的重要阵地,对绿化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传统花卉展的室外展园设计往往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如何常办常新,使用现代景观手法让花展紧跟时代步伐,是留给园林从业者的一道课题。

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以下简称“二梅展”)由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与各承办地政府共同主办,自1989年至今,相继在北京、杭州、昆明、武汉、上海等地成功举办。2020年,第十七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首次移师南京,在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景区内梅花山、梅花谷举行。与以往展会不同的是,主办方提出制作优秀且与景区环境相融的展园将得以长久保留,成为梅花山的重要景点,这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是展园创新的好时机。笔者团队以“麓栖苑”展园项目为契机,探索花展室外展园的现代演绎方法,实践总结出四项设计策略,以期为传统花卉展室外展园营造提供参考。

1 文化背景

此次展园项目涉及多元文化主体,主办地南京钟山风景区梅花山决定了展园的环境氛围及后期管理,建设方南京栖霞区决定了展园的文化特色与景观亮点,而真正的体验者——市民游客决定了展园的功能定位。将三者综合考虑,探索展园定位与设计方向。

(1)钟山风景区文化。梅花山是全国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占地面积28 hm2,栽植梅花数量在3.5万株以上,逾350个品种,已逐渐成为全国的梅文化中心[1-2]。梅花山为展园提供了丰富的苗木资源,奠定了良好的观赏氛围。此外,相隔一墙的明孝陵有着梅花鹿的传说,为梅园带来了灵气与生机,是独特的文化资源。

(2)南京栖霞区文化。南京栖霞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门户地带、宁镇扬同城化的核心区,具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进取的创新精神,是“创新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栖霞美景、栖霞文化都是展园景观创意的重要来源。

(3)赏梅文化。南京人民每年初春观赏梅花的习惯由来已久,盛花期周末游客量可达10万人次,是全国赏梅文化最浓郁的地区之一。随着市场消费的升级,游客需求也在改变,以往“拍照—发朋友圈—走人”的逛公园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体验感、强调参与感成了如今游园的趋势。

2 定位与设计理念

2.1 定位与愿景

调研发现,国内花展展园设计常出现“程式化”问题,“千园一面”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小到城市范围的梅展、菊展,大到国际级别的花博会、世园会,都喜欢用茅草屋顶、粉墙黛瓦及一些等比例缩小的微缩景观来表达地域文化及标志性景点,这种将传统文化标签化、元素化、简单化的做法,缺乏文化的深度理解,显然不可取。

“麓栖苑”展园位于有着悠久植梅历史的梅花山,加之建设主体栖霞区正在打造创新之城,设计更应发挥梅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将现代景观手法应用于展园设计中,实现从“展园1.0”到“展园2.0”的升级质变。因此,设计团队以展现美好生活、体现秀美栖霞、糅合梅花精神为目标,以市民游客需求为导向,以长久保留、可持续发展为愿景,计划将展园打造为一个标杆式的现代梅园。

2.2 设计理念与构想

设计团队采用“花、鸟、鹿”等形象代表自然生灵,用“水、树、谷、园”等意向代表自然环境,通过“云栖霞、鹿栖谷、人栖园、凤栖树、花栖水”五大区块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态画面,进一步提出“鹿鸣梅谷,霞满天下”的设计理念,展园“麓栖苑”的名字由此诞生。“麓栖苑”一语双关:“麓”与“鹿”谐音,且梅花谷位于紫金山麓;“栖”意指“栖霞”,更有“栖息、自在生活”之意,正是“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3 设计营造策略

3.1 因地制宜,构园得体

正如《园冶》中所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3],园林景观设计不是在白纸上造园,应充分进行场地勘察,了解地形、地势、植被等基本信息,从而形成符合基地特征的展园格局。南京“二梅展”的室外展园主要集中分布在梅花谷东侧,靠近景区3号门,而“麓栖苑”展园则位于西侧的“非热门”展位,距2号门约200 m,总面积约1 500 m2,人流量相对较少(图1)。场地有两个主要特征:(1)地势不平坦。总体说来东北高西南低,东部起坡上抬,最大高差约4 m;(2)现有植被较多。整体以梅林为主,四周点植数棵枫杨、榉树、池杉、柳树等大乔木。

设计团队将场地各项信息转变为展园特色与优势(图2),依势布置“云栖霞、鹿栖谷、人栖园、凤栖树、花栖水”五大分区,并设计“光映幻境、璧山流霞、鹿憩仙谷、栖山枫径、梅岭揽胜、凤鸣树居、梅影探春、四季流香”八大景点(图3)。

(1)因高就低。《园冶》“相地”篇有云“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3]。利用场地山坡地势,设置阶梯看台及观景亭,在低处建造水池,背山面水,形成山环水抱之势;相应布局园中道路系统,形成环水景小圈游线及环坡地大圈游线两条主要游览线路。

(2)因地制宜。将四周梅林保留,形成梅海环抱之景,展园范围在视觉感受上也有所扩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保留场地中大乔木与长势较佳的梅花,以此打造展园重要景点,强调在地性,将场所精神延续。

1.展园区位及现状图

2.展园设计平面图

(3)因势利导。依托展园区位,建造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完整游园系统的梅花谷“园中园”,以期能够长久保留在拥有千年历史的钟山风景区。

3.2 与古为新,多元文化转译

展园设计找到共性与个性,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手法,以“与古为新”的理念将继承与创新相融合,将文化故事重新“转译”。

3.2.1 在地文化转译

钟山风景区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项目结合展园主旨,从中选择最能表达设计意图,引起参与者共鸣的主题,打造令人过目不忘的视觉形象[4]。设计团队使用梅花鹿这一惹人喜爱的形象作为展园吉祥物,它们代表了景区在地文化与梅花文化,是设计师将地域文化转译为景观语言的重要媒介。“鹿栖仙谷”景点位于展园水池中(图4),用光面的钢结构材料雕塑抽象出两头形态各异的梅花鹿,成为展园中的“精灵”和重要打卡点,让六百年前的梅花鹿常驻梅花山,给游人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3.2.2 展区文化转译

在花卉展览中,通过景观来辨别参展城市(城区)是观展的乐趣之一,同时也起到了城市形象宣传的目的。栖霞区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将成为“麓栖苑”展园的重要景观主题。

(1)古法新用。展园入口的“光映幻境”景点是对栖霞名胜“千佛岩”的隐喻。设计师从“千人千面千佛心”的佛理出发,摒弃“微缩景观”做法,用镜面、绿植组合成的几何形构架凝练出山、石意象(图5),观者可以从镜中看到千万个自己与梅花枝条交相辉映,无论是光影中的欢乐,还是“见佛见心”的哲学思考,都能换来会心一笑。同时该装置也起到障景的作用,用现代景观形式演绎古典园林中“移步换景”与“欲扬先抑”的手法。

(2)抽象写意。“幕府登高”是栖霞区最负盛名的景点之一,绵延起伏的幕府山,景天一色,万里长江经山下奔流向前,见证了金陵城千年的历史。“璧山流霞”景点位于园区中心水面上,设计师将古画《幕府登高》之中的幕府山山形提炼出来,抽象成山形雕塑,搭配雾森系统,在水面中倒映出“云游栖霞”的意境(图6)。若在园中高处观看此景,绵延的“幕府山”雕塑与“长江”意象的流线型舞台,确是一幅金陵盛景。

(3)依势造景。“凤鸣树居”,取义“有凤来栖,霞满天下”,是栖霞人杰地灵的象征。该景点位于展园中心北侧,以环抱着枫杨的树屋为主景,将茂密参天的大乔木与现代钢结构景观小品相结合,搭配一棵原场地保留的宫粉梅,苍劲的树干、简洁的白色立柱衬得梅花越发娇艳,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树屋背面楼梯下依次雕刻吟诵“栖霞六景”的古诗句,极具韵律感。

树屋还是展园内的重要观景点,一层梅花形状木平台延伸至水面,透过树屋立柱形成一扇扇框景,宫粉梅便成了画中美人,园内景致如画卷般层层展开(图7)。为了增强游人观感,丰富游览体验,设计师特意打造了树屋二层平台。在这里“坐观天地得景全”,拥有360°的开阔视野,更是将钟山风景区远处景色“借”入园中,给人以无边界与景区相融的感受。在树屋二层围栏处,镶嵌无边显示屏,播放栖霞区风光、人文、科技宣传片。当夜幕降临,展园中流光溢彩,变成了一幅全新的幻彩天地(图8)。

3.2.3 游园文化转译

3.展园设计分析图

4.“鹿栖仙谷”景点

5.“光映幻境”景点

6.“璧山流霞”景点

7.树屋立柱形成的框景

8.流光溢彩的树屋景观

9.“梅岭揽胜”景点

10.屹立在梅林间的“花瓣亭”

11.展园被梅林环绕

12.展园植物配置

随着市民游客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他们对于赏花的体验感、参与度等要求也有所提升。“麓栖苑”展园为游客赏梅提供了不同的观赏线路与角度。在场地东侧的山坡上正好有一片梅林,设计借助现有“梅岭”景观,将坡地地形进行微调整,铺设草皮,布置条状白色弧形坐凳,营造自然惬意的看台休憩空间(图9),坐在上面可俯瞰展园中心景观,与“璧山流霞”舞台形成对景,四周的梅花盛景尽收眼底,正是“梅岭揽胜”之意。在“梅岭”顶上园路旁设置“花瓣亭”,该亭采取线条简洁的红色钢结构造型,以写意的手法复刻了梅花的形态(图10)。在“花瓣亭”中小憩,透过梅花枝条形成的框景,依稀可见展园全貌,别有一番韵味。

3.3 继承发展,丰富植配

以梅花为主的植物造景是展园设计的又一关键环节。现代梅园的打造中,除了梅花的传统植物景观配置外,为了张扬现代思想理念,应在传统中求变化,追求配置的艺术性、情趣性,在植物配置、色彩搭配、表现形式上都更加多样[5]。栖霞区展园植物景观融古今审美于一体,采用多种植物造景形式,营造丰满、隽永、绿意盎然的景观氛围。

3.3.1 继承——片植与传统植物配置

专类园大面积集中植梅,梅花作为主景植物可形成香雪海景观[6],这是最为常见的梅花造景手法之一。梅花山景区也采用该手法形成梅林,重点展现梅花的群体美,花色或统一或富有变化,构成壮丽的景观[7]。场地原本就栽植一片梅林,品种以宫粉梅及绿萼梅为主,设计将四周的梅林保留,花开时粉一片、白一片,云蒸霞蔚,整个园区被梅花包围,别有一番风韵(图11)。

把松、竹、梅配置在一起是最有特色的传统梅花配置手法之一。苍松、翠竹相映成趣,再将疏影横斜、曲干虬枝的梅花配置在一起,不仅景色怡人,且有岁寒三友临风独茂之感[8]。展园在出口处放置造型独特的送客松,用有低矮灌木之效的菲白竹代替个性较强的竹子,并在合适的位置点植垂枝梅、龙游梅、探水梅等造型梅树,在表达传统寓意的同时保持现代展园的风格。

3.3.2 创新——岛式与花坛花境应用

设计将展园北侧次入口处的梅林进行部分保留,依据现有梅花排布的位置,开辟出林中步道,再将梅花树安置在一个个绿岛中,形成弧形梅花岛组合而成的“梅影探春”景点,游人在林下穿梭,蜿蜒曲折,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韵味。

展园中依势布置了若干花坛花境,为冬季梅展增色添彩。入口处“麓栖苑”展园标识logo牌搭配以亚菊、造型梅为主的花坛,形成热烈、活泼的入口主景;“光映幻境”廊道两侧种植以洋水仙为主的花境,朵朵黄花与摇曳的梅枝在镜面中相映,明快而温馨;还有依托地形设计的岩石花境、点植的结香花、成片的金鱼草,丰富展园植物品种的同时更增添了浪漫、灵动的氛围(图12)。

3.4 用户思维,长效发展

展园的2.0时代是景观转型的时代,是行业升级的时代,思想应从建设者向使用者转变,角度应从设计师向策划师转变。以前做展园大多是抱着“我来做,你来看”的心理,展览过后即拆除,只是图一时之快,今后花卉展应向环保型、可持续型发展,应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挖掘场地潜力,实现展园多重功能,才能有利于长效管理。

设计团队力求从游客需求出发,考虑展园的实用性、互动性和可持续性。“麓栖苑”中心景区有流线型的舞台、烟雾缭绕的山形舞美、坡地看台,甚至树屋“包厢”,功能齐全、尺度宜人,俨然一座露天音乐剧场。考虑到展园后期运营及栖霞文化展示,树屋一层还将入驻栖霞山文创产品及文化互动体验活动。在“麓栖苑”除游憩赏景之外,还可体验文化风貌,这样以使用功能为导向的展园将成为未来展园发展的重要方向。

4 结语与展望

“麓栖苑”提取鹿、梅花、栖霞风光等自然元素,采用因地制宜、与古为新的设计理念,辅以人工的修饰与再创,营造了一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空间。花卉展园是市民群众了解花卉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园林人宣传行业文化的重要阵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展园设计也应跟上景观设计升级转型的大潮,实现更新、突破。未来的室外展园景观营造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探索。

(1)策划先行。建议在举办展会之初就有意识地考虑后续展园能否留下,整体统筹展园从设计到施工再到使用、运营等环节,设计时有意识地为展园将来举办活动、进行适量的经营留出场所空间,尽量避免“一拆了之”,实现展园的“可回收、再利用”,展园的长久使用是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的最好实践。

(2)理念创新。中国园林文化受中国山水文化滋养千年,崇尚抽象写意的手法,正如顾恺之先生的画论所说“意在传神、以形写神”,展园设计从对文化标志的简单模仿,走向写形写意、形神兼备。同时重视游客获得感与参与度,全方位展示花卉文化,将花卉展园打造为展示最前沿花卉景观风格和最流行花卉文化风尚的综合体验场所。

(3)时代印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或是用材、或是科技、或是理念,能为设计及管理带来新尝试。在设计中不妨大胆使用5G、IA、VR等技术,丰富游客体验,实现展园景观与游客之间的多重互动。“麓栖苑”展园尝试将智能系统融入设计中,实现灯光、雾森、音响等设备的远程控制,方便后期管理,为展园增添了时代色彩。

特别鸣谢: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南京市栖霞区农业农村局、南京市栖霞区文化和旅游局。

猜你喜欢

栖霞区展园树屋
树屋追逐战
春风送暖 侨青献爱——南京市栖霞区对接省侨青会开展公益捐助行动
周菡菡 韦覃作品
树屋之间,盒里盒外
山东展园展区双双斩获北京世园会特等奖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4 出土器物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1 出土器物
海绵城市理念在展园施工中的应用
第十二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室外展园风貌控制方法综述
南京市栖霞区“8.29”医疗废物非法处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