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助力科技入滇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2020-09-11雷锦霞
张 蕾,雷锦霞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实施“科技入滇”战略,是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所需,是有效破解云南科技资源缺乏、科技支撑不足困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云南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2011 年5 月,《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及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2]。同年10 月,科技部与云南省政府签署工作议定书,决定每两年共同举办一次科技入滇对接会,搭建科技入滇交流平台,吸引科技资源、人才入滇创新创业,打造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基地,为桥头堡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1]。2012 年9 月,首届中国·云南桥头堡建设科技入滇对接会召开[3]。目前,关于山西省科技入滇的研究尚不足,文章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近年来的科技入滇项目为例,分析科技入滇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深入科技入滇、助力云南创新发展的建议。
表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入滇项目(2014~2018 年)
1 山西省农科院科技入滇项目特征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入滇项目,是以科研院所为载体,以解决当地农业技术难点和焦点问题为目标,充分发挥当地区域资源优势和山西省科研技术优势,采用技术合作的援助方式,实现当地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对象选取了2014 年以来山西省农科院科技入滇项目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项目(见表1),其项目特征具体如下:
1.1 项目体现因地制宜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入滇项目,往往以自身优势品种和先进技术,并选取当地适宜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立项与推广,包括瓜菜、花卉、甘薯、鲜食枣等。以“专用型甘薯品种引进及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这一项目为例,选择甘薯作为推广作物,针对云南省甘薯生产分布分散、产业化程度低,且品种老化、品质及适口性较差等问题,引进甘薯专用型品种及轻简化机械配套熟化,起到了提高甘薯单产、节约劳动成本、增加收益等作用,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三年间,建立了2 个专用型甘薯品种引进及筛选基地,选育40 余个甘薯新品系,鉴选了食用型、加工型及营养保健型品种4 个,主要有晋甘薯9 号、济薯25、广薯87、普薯32 等。
1.2 研究对象精准当地特色作物品种
山西省地势、温度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农作物品种繁多,特别是杂粮、干鲜果具有一定的产地优势。山西红枣种植历史较长,产品品质优异。山西小杂粮地域优势更为突出,杂粮种植技术成熟且品种繁多,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效应。在科技入滇项目中,鲜食枣、马铃薯及谷子、苦荞选择充分体现了推广价值,在云南当地的栽培示范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创制等工作提供支持与保障。以“鲜食枣品种推广及栽培技术集成”项目为例,基于山西省枣产业优势、云南省鲜食果品缺乏的实际,加上枣原产于亚热带,适宜在云南省栽培,其推广符合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项目实施期间,引进冬枣、宫枣、梨枣、马牙枣、月光等15 个优良鲜食枣品种,选育新品种(晋冬枣)1 个。经过当地试验示范,筛选出冬枣、晋冬枣、芒果枣、梨枣等宜栽品种。项目实施,在昆明市的宜良、禄劝和楚雄地区的永仁、元谋等推广约666.67 公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研究技术注重关键环节
多数科技入滇项目不仅是新品种的引进和快繁,且配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部分,包括技术上的关键环节,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强保障,也对项目完成后作物品种在援助区域的可持续推广与扎根具有长期的有利影响。项目实施中,运用适宜云南当地的栽培技术,进一步集成创新与示范,包括编写栽培技术著作或标准、艺机一体化及垄作技术(甘薯垄作综合一体机、甘薯脉冲式破膜注水移栽机)、现场观摩与培训会等,做到“授人以渔”,让种植者们学到真正有用的技术。
2 科技入滇存在的问题
2.1 云南地形条件制约,项目连续性不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入滇项目现有的合作内容主要以农作物品种试种及栽培技术推广为主,是农业科研中重要的一环。云南地形复杂,小地块多、大面积少,示范推广一定要适应这一特点。农业项目需要的周期长,见效慢,如果没有前期工作基础,在短期内得到完整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困难。入滇项目一般实施年限为2—3 年,且项目还有启动和验收占用一定时间,对于生长周期长的果树类研究项目,要想完成全套的引进栽培研究试验,必须进行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定程度上也是项目立项的“隐性门槛”。项目实施后,继续原有研究成果,需要新一轮的资金支持,科研工作的连续性需要得到加强。后期的入滇项目要注重连续的投入,项目完成后有条件的应继续跟进研究,使一些好的技术和品种在当地得到后续推广,真正扎根云南,做实科技入滇工作。
2.2 双方交流互动欠缺,融合面及程度不够
从项目实施情况分析来看,科技入滇项目周期多为3 年,短平快,第一年项目审批过程一般需要半年,开展工作时已到年底,第三年后期着手准备结题验收,真正开展工作的时间仅2 年左右。科研人员到云南次数和每次停留时间均有限,难以进行长期持续的指导,深入生产一线的调研较少,投入精力不足,合作双方的交流互动不够频繁,加之项目工作量较大,使得合作研究进度相对缓慢,深度参与、深度合作、深度融合的机制仍需加强。此类项目要想真正见效,需要一定数量技术精湛、吃苦耐劳并能长期蹲点的专业人才。
2.3 项目援建地区科技基础薄弱,新技术推广缓慢
援建地区大多条件较差,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慢,很多技术需要手把手教,每个环节都要专家科学把控。其次,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有限、用工成本也高,技术和市场培育滞后,导致农产品价格不稳,造成增产不增收,效益不高,农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不足。科技援助过程中,“扶智”与“扶志”并重。入滇项目不仅要完成规定任务,还要科普相应的栽培知识,在“扶智”方面多做一些尝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对基层科技人员、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栽培规程培训,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深化科技入滇建议
3.1 拓宽合作领域
科技入滇要加强对接,真正摸清云南农业科技发展中的技术瓶颈,结合研究单位、企业、合作社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及设备资源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发挥辐射带动效应。目前,山西省农业方面的科技入滇项目主要为种植业的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等生产管理技术的初级阶段,最新科技成果未能充分利用。在现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应拓宽新领域研究,完善产加销体系,开展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功能农业、物联网等新领域的工作,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研究,延伸科技服务链[4],从而提高云南农产品的附加值。
3.2 深化合作交流
加强科技入滇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贡献,以项目实施为先导,建立更加高效的科技援助运行机制。完善农业科研单位、政府相关部门科技入滇的沟通协调机制,保障合作双方做细做实做好工作,拓展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将科研所之间、科研团队与生产单位之间的零散合作,提升为院校级别的全方位交流与融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深度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推进科研项目多渠道申请,推动山西省科研院所牵头合作模式、云南科研单位牵头合作模式等多模式合作机制的实施,建立科研成果的共享共用机制,实现科技合作双赢。
3.3 注重培养当地科技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利用科技入滇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加大对云南当地农业专业人才、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技术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双方人员交流及互访机制,实现技术与人员的深度融合。注重项目实施过程的技术理论与实地操作的培训与指导,增加培训次数、丰富培训方式,使科研成果真正落地、行之有效。云南省外科研人员驻项目基地的时间不少于2 个月/年,尤其在项目实施的技术关键节点和农作物的重要生长时段,要做好实地技术培训,让当地技术人员完全掌握相关技术知识,提高农业科技入滇的工作效果。鼓励云南的科研人员去援助单位交流学习,逐步提高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综合技能,从而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建立一支科学素质过关、专业能力过硬、富于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提高入滇项目实施效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