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草吡唑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2020-09-11英君伍崔东亮杨辉斌
秦 博,英君伍,崔东亮,杨辉斌,李 斌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21)
磺酰草吡唑(pyrasulfotole)是拜耳公司研发的首个用于谷物田的对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具有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1-2]。2008年,拜耳公司在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同时将其推向市场,商品名分别是“Huskie”和“Velocity”。其作为苗后除草剂,在25~50 g/hm2的剂量下,与安全剂联用能够有效防治常见的阔叶杂草[3-4],如繁缕[Stellaria media(L.)Cyr.]、藜属(ChenopodiumL.)、茄属(SolanumL.)[5]等杂草。本文对磺酰草吡唑的合成路线进行了探索,并对其除草活性进行了研究。
磺酰草吡唑,分子式:C14H13F3N2O4S;相对分子质量:362.32;CAS登录号:365400-11-9;化学名称:(5-羟基-1,3-二甲基吡唑-4-基)-α,α,α-三氟-2-甲基磺酰基对甲苯基甲酮;结构式见图1。
图1 磺酰草吡唑的结构式
磺酰草吡唑的合成路线主要有2条。
路线1[6]:由拜耳公司报道,以2-溴-5-三氟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羧化、氧化、酰氯化、酯化、转位等6步反应制得目标物。该路线首先通过苯胺的重氮化引入甲硫基,步骤繁琐;羧基化反应需要丁基锂和二氧化碳,不适合实验室操作。合成路线见图2。
路线2[7]:由浙江省诸暨合力化学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报道。以4-氯-三氟甲苯为起始原料,经硝化、羧化、酯化、氧化、水解、酰氯化、转位等8步反应制得目标物。该路线通过引入硝基、羧基,降低了苯环电子云密度,从而直接引入甲硫基,避免了重氮化,优于路线1。羧化步骤,卤代苯首先与氰乙酸乙酯发生亲核反应,形成叔碳中间态;再与双氧水反应,氧化成酸,分子利用率低;后处理含氰废水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应尽量避免。合成路线见图3。
图2 磺酰草吡唑的合成路线1
图3 磺酰草吡唑的合成路线2
本研究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2-硝基-4-三氟甲基苯腈为原料经过3步合成关键中间体2-甲砜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避免了路线1通过氨基重氮化引入甲硫基的方法,利用氰基、三氟甲基两个强吸电子基团,降低苯环电子密度,使得硝基被甲硫基亲核进攻时,更易离去,也避免了亚硝酸有机酯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在引入羧基的步骤中,路线1通过卤代苯制备格式试剂,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引入羧基,条件苛刻,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路线2通过引入氰基乙酸乙酯,再氧化脱羧,制备苯甲酸,分子利用率低。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主要试剂: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乙醇、三乙胺,均为市售化学纯或分析纯。
主要仪器:Mercury 600(Varian)核磁共振仪(TMS为内标),Varian公司;RY-1型熔点仪,天津分析仪器厂。
1.2 合成路线
磺酰草吡唑的合成路线见图4。
图4 合成路线
1.3 合成步骤
1.3.1 2-甲硫基-4-三氟甲基苯腈的合成
冰浴条件下,向单口瓶中加入2-硝基-4-三氟甲基苯腈5.00 g(23.13 mmol)、DMF(20 mL),缓慢滴加20%甲硫醇钠水溶液12.16 g(34.70 mmol)。滴加完毕,室温搅拌1 h,TLC显示反应完全。冰浴下,向反应液中加入水(100 mL),搅拌1 h,过滤,得4.85 g黄色固体,粗收率96%。
1H NMR(600 Hz,CDCl3),δ(ppm):7.72(d,1H)、7.48(s,1H)、7.45(d,1H)、2.62(s,3H)。
1.3.2 2-甲砜基-4-三氟甲基苯腈的合成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他的登峰造极之作,迄今无人能超越。这首作品在1824年5月7日首演,第一乐章以快板奏鸣曲式,斗争为主题;第二乐章以快板,诙谐曲进行;第三乐章是慢板,抒情性、整理性的;第四乐章为急板,代表作《欢乐颂》首次将合唱(人声)引入交响曲,倡导“自由 平等 博爱”。
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上步所得黄色固体、乙酸(15 mL)、二水合钨酸钠0.71 g(2.31 mmol),缓慢滴加30%双氧水10.49 g(92.50 mmol),滴加完毕,恒温搅拌2 h,TLC显示反应完全。冰浴条件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水(100 mL),搅拌30 min,有固体析出,过滤,得黄色固体5.28 g,收率95%。
1H NMR(600 Hz,CDCl3),δ(ppm):8.46(s,1H)、8.08(d,1H)、8.06(d,1H)、3.33(s,3H)。
1.3.3 2-甲砜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合成
向单口瓶中依次加入上步所得黄色固体、乙醇(20 mL)、水(60 mL)和氢氧化钾3.89 g(69.38 mmol),回流5 h,减压除去溶剂,加入50 mL水,用稀盐酸(0.1 mol)调节pH值至2~3,过滤干燥得到黄色固体5.23 g,收率92%。
1H NMR(600 Hz,DMSO),δ(ppm):14.20(s,1H)、8.23(s,1H)、8.21(d,1H)、7.98(d,1H)、3.47(s,3H)。
1.3.4 磺酰草吡唑酯的合成
向反应瓶内加入3.00 g(11.2 mmol)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20 mL甲苯,缓慢加入5.30 g(44.70 mmol)氯化亚砜,混合物加热回流4 h,减压蒸尽溶剂,加入10 mL二氯甲烷备用。向反应瓶内加入1.30 g(11.20 mmol)1,3-二甲基-5-羟基吡唑、20.00 mL 1,2-二氯乙烷、3.40 g(33.60 mmol)三乙胺,含有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氯的1,2-二氯乙烷溶液10 mL。室温下搅拌1 h,减压蒸尽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100 mL乙酸乙酯,50 mL水,分液萃取,有机相依次用饱和50 mL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尽溶剂,残余物通过柱色谱分离,得黄色固体2.80 g,纯度98%。
1H NMR(600 Hz,CDCl3),δ(ppm):8.38(s,1H)、7.95(d,1H)、7.83(d,1H)、4.00(s,3H)、3.37(s,3H)。
1.3.5 磺酰草吡唑的合成
向反应瓶内加入2.80 g(7.75 mmol)1-甲基-3-甲基-5-吡唑基-2-甲磺酰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酯、25 mL 1,2-二氯乙烷、7.12 g(70.50 mmol)三乙胺、2滴丙酮氰醇,室温反应6 h,向反应液中加入100 mL水,充分震荡分层,水相用20%盐酸调节pH至2~3,100 mL乙酸乙酯萃取水相2次,有机相依次用50 mL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尽溶剂,得到2.50 g白色固体,纯度99%,收率89%,LC-MS(m/z):计算值,C20H13F3N4O2,362.05;实验值,[M+H]+,363.00。
1.4 生物活性测定
1.4.1 供试靶标
杂草:百日菊(Zinnia elegansJacq.)、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Medi cu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
1.4.2 试验方法
将阔叶杂草(百日菊、苘麻)和禾本科杂草(稗草、狗尾草)种子分别播于直径为7 cm的装有营养土的纸杯中,播后覆土1 cm,镇压、浇水后在温室按常规方法培养。出苗后定植并施肥,每盆选留生长较为一致的幼苗在温室中继续培养。禾本科杂草长至1.5叶期、阔叶杂草2叶期后茎叶喷雾处理,苗前土壤喷雾处理于播种后24 h进行。按试验设计剂量,用Airbrush喷雾机进行处理。试材处理后置于操作大厅,待药液自然风干后,放于温室内按常规方法管理,处理后定期目测供试靶标剂对供试药反应情况。空白对照:以丙酮+甲醇+水(体积比1∶1∶2,含1‰吐温80)处理。活性评价标准:A级,抑制率≥90%;B级,70%≤抑制率<90%;C级,50%≤抑制率<70%;D级,抑制率<50%。
2 结果与分析
对磺酰草吡唑进行了除草活性的测定,发现在37.5 g/hm2剂量下对阔叶杂草百日菊、苘麻具有A级活性,且优于禾本科杂草。室内活性筛选结果见表1。
表1 磺酰草吡唑的生物活性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磺酰草吡唑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磺酰草吡唑的制备以2-硝基-4-三氟甲基苯腈和1,3-二甲基-5-羟基吡唑为起始原料,经过6步反应制得,通过核磁、质谱验证了其结构。其中关键中间体2-甲砜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的制备,以2-硝基-4-三氟甲基苯腈为原料经3步制得,第3步通过苯腈水解制备苯甲酸,避免了苛刻条件下使用二氧化碳引入羧基,条件温和,适宜于实验室操作。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阔叶和禾本科杂草均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且在37.50 g/hm2剂量下对阔叶杂草具有A级活性。本论文的研究对以后的工艺开发或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