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路面底基层施工技术
2020-09-10帅红艳
帅红艳
摘要:伴随着路面交通量级的不断提升,路面结构的基层施工也有了更为精细严格的标准,以应对各种复杂的交通状况。本文主要分析了沥青路面底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先是阐述当前沥青路面底基层与路基施工要求,其次分别从混合料拌制与配比、下承层准备、测量放样与相关标志确定以及材料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解析沥青路面底基层施工技术操作要点,希望探究后,可以给此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沥青路面;底基层;施工技术
伴随着路面交通量级的不断提升,路面结构的基层施工也有了更为精细严格的标准,以应对各种复杂的交通状况。鉴于这样的路面施工状况,探究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的变异性就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课题,其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等都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从而为相关的工程施工尤其是公路路面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一、沥青路面垫层与路基的施工要求
(一)沥青路面垫层要求
一般情况下,路面的垫层以砂砾较为常见,然而由于其质地参差不齐,往往又会对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鉴于此砂砾的质量控制就受到了重视。具体来说,砂砾的压碎值应控制在30%为宜,而级配类型应另作特别规定。
(二)沥青级配砂砾垫层施工要求
通常情况下,工程中使用的砂砾材质较为松散,而为了避免对已经铺设的路面造成损坏,一般会采用边行车边铺散材料的方式,這样能有效地保障路面的铺设紧致和达到较好的施工效果。
二、沥青路面底基层施工工艺
(一)混合料拌制与配比
对于沥青混合料来说,一般其主要包括沥青材料和粗、细集料以及矿粉调料等。(1)沥青材料。对其路面铺设效果影响最大的性能指标为针入度指数;(2)粗集料。一般以轧制碎石为主,其中涉及到的针片状含量应控制在适宜的区间;(3)细集料。天然砂充当最为适宜,其中的含泥量应科学控制;(4)矿粉填料。由于石料磨细料与沥青有着较好的粘合性,因而此处以其为填料。而在进行配比设计的过程中,级配和油石比应将p1的控制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沥青混合料拌制的过程中,其中涉及到的温度、时间以及用量等也要具体明确,另外出厂时的温度等各项指标也要重点关注。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料的外观以及离析情况等应处于专业严密的监控之下,以确保有关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相关状况做出调整。
(二)下承层准备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基层表面的清理,并确保压实施工的顺利进行,切记整个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标准进行。其二,对基层不达标的路床实施清理并重新填充,并使其在压实度等指标上达到既定的标准。其三,经由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之后才可进行底基层的浇筑施工。其四,路面的下承层结构应常处于湿润状态。
(三)测量放样与相关标志的设置
首先,恢复中线,这样的操作一般是在下承层中进行。按照以往的经验,若是直线段,则以20m为一桩设置,若是曲线段,则以10为准。道路两侧的路肩边缘通常情况下是以指示桩具体设置。其次,则是标高的测量。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路边两侧的指示桩,通过相应的标记得出设计标高。然后是基层施工材料的布置,主要涉及到钢丝,具体的标高以及横纵坡度等务必要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另外基准杆的架设也要重点关注,以使其在整个施工中起到协调和控制的效果。再者就是报验。前期是自我检验,而后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待批准后才可进行后续的操作。最后就是施工现场的警戒,无关施工人员自己车辆不得进入施工区域,以确保整个施工的稳定有序。
(四)运输与摊铺
每辆车的运量都应处于基本相等的状态,施工材料的铺撒也应在精准的设计之下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摊铺和整平的施工来说,应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标准实施。以上操作完成之后就应及时将水泥以及碎石等材料摊铺到基层表面,从而确保整个施工环节的稳定有序。
(五)压实
压实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极为精细的一个环节,也是保障施工质量的收尾部分,因而其施工的力度和效度应科学控制,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其中碾压方向应按照于中心线平行的规则进行,直线段的碾压按照从边缘到中间的顺序进行,而超高段则是由内向外连续碾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碾压过程中,器械的前轮个后轮之间也要有具体的规定,一般后轮应重叠一半的轮宽且超出两段的间隔区域,以此确保整个碾压层在厚度和宽度等指标上与预期相符。完成该阶段的操作之后,应立即对其整平,只有在其表面平整、无凹凸褶皱的情况下才算合格。对于碾压施工来说,速度的控制应切实注意。如表1所示,即是此次施工过程中设计的碾压速度。
三、沥青路面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有效控制水带来的影响
由于高速路有着较高的路堤且具备科学的路肩设置,因而正常情况下路基区域不会出现水害问题。而道床区域的侵水问题应引起重视,特别是雨季高温水在道床内的侵害,加之来往车辆施加于道床上的负荷,进而导致路面结构的崩溃瓦解。鉴于这样的情况,在对表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按照处理防水层的方式进行,从而将水害控制在结构之外。
(二)合理应对缝隙问题
(1)基层施工最宜使用收缩性能较小的水泥,并切实注意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裂缝问题。就以往的经验来看,但凡出现裂缝,无外乎温缩缝和干缩缝两种。因此在具体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务必要重点关注其塑性性能,只有在施工环境适宜且符合预期标准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另外,含水量的控制也要切实注意,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减缓减水剂的凝结时间来达到最佳的含水量,这样一来裂缝的问题也能得到有效地规避。(2)对于沥青整体道床非荷载裂缝来说,其的出现通常是在低温和路面超负荷运行状态下。而其中所用到的沥青质量也有待检验,特别是针入度等指标,当其过高时,沥青对于温度的反应程度就会下降甚至于丧失。因此在选择道床材料的过程中,这些方面的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从而将各类外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结语
高速公路是工程基础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因而在具体应对这方面的工作时应科学严谨,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基层的施工应科学施策,以做到有针对性地处理。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基层素来都是高速公路能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部分,同样其质量也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鉴于此,相关的施工方务必要加强对其的技术控制,从而为有关的工程施工提供最为科学便捷的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媛.沥青混凝土路面底基层施工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0):135.
[2]王旭.浅析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混合料配制[J].山西建筑,2010,36(28):151-152.
[3]郝利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底基层施工工艺解析[J].山西建筑,2019,45(9):161-16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