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有效性教学策略初探

2020-09-10邹燕丽

高考·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音乐评价

邹燕丽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雨果的这句名言道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即音乐教育不光是培养音乐家,而对普及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让所有的教育对象都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發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中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时期的重要阶段,中学音乐课程不仅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目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颁布,新课程标准凸显了对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三方面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要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相关发展,作为一名一线音乐教师,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有效进行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对中学音乐教师而言,首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音乐学科特点,再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备课要立足学生,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保证音乐教学效果的先行条件,继而对用怎样的教学形式、教学环节、教学衔接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安排。个人初备后,再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取众人之长,优化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有效凝聚集体智慧,利于教师们扬长避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认知与实践的过程,是师生互相沟通生成教学成果的过程。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中有探,探中有学。教学过程可从导入、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创编活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例: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则会使我们的教学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使他们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情境创设教学的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带入设定的情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所以说一个优化的、充满感情和理智的教学情景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另外教师在创设情景中还应考虑中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符合他们认知的教学情境,为他们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一种积极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从而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更能促进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性发展是音乐课程的主要价值,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创编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对自己的喜好,对旋律、节奏、力度、速度、歌词等要素等进行创编,让他们感受音乐的另一种魅力,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另外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对音乐教学来说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音乐视野,使音乐课堂形象具体,充满乐趣。

三、有效进行教学评价。教育部在2015年颁布《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艺术测评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所以音乐课堂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创立多元的课堂评价制度,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标准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如:营造轻松愉快的评价氛围;拓宽评价的渠道;改变评价方法(发展性评价、自主性评价、小组内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与方法,掌握教学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特意增加关于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帮助音乐教师掌握评价的基本特征,从而通过对音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测评、诊断,不断改善自身的音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大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个人素养。教师音乐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音乐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角色,也应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技能:如熟练的识读乐谱的能力、熟练演奏乐器的技能、富有表现力的歌唱技能以及一定的创作技能。同时中学音乐教学也会涉及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教师若有较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必定会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增添色彩,如姊妹艺术(美术、文学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不断充电学习,接触新事物吸收新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到“与时俱进”。

中学音乐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大力提升教学基本功与个人素养,有效进行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进行教学评价,还需要调动学生积极配合,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三方面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注: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19年开放课题《中学音乐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KCZ-2019067)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音乐评价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音乐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