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0-09-10戴祎

高考·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课程设计中学生

摘 要: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上也有了新的要求。中学生物理课程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开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实验课程的创新设计上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为了学生能更好的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以及对于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和学校有着很重的责任和目标任务。

关键字:中学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

引言:中学生物理课程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物理实验的开展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联想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物理实验对于学生在思维、创新上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能更好的的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所以教师在物理实验课程的设计上要更加创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提高思维能力。

1、创新课程,吸引学生深入思考

(1)以日常生活和生态自然为背景的课程设计

物理是一门源自于生活,且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生态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物理知识的应用。教师采用日常生活和生态自然为背景的课程设计,能更好的吸引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以及独自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喜欢物理的学习。比如,在教师传授“平抛运动”的课程内容时,首先可以借助视频动画进行简单的演示,便于学生前期的思考和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之后,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课余生活打篮球等球类运动作为课程的背景进行平抛运动的进一步讲解,利用显示与物理相结合的作用,吸引学生对于“平抛运动”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探索,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点的巩固[1]。

(2)以特殊、新颖内容为背景的课程设计

学生对于特殊实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心,可以作为实验课程设计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种猎奇心理,对于物理实验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要点和课程问题进行改造,设置一些特殊、新颖的课堂内容,例如,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中,教师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模拟a粒子的散射实验,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感,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对于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3)以充满悬念内容为背景的课程设计

充满悬念的内容往往能引起人们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的产生。教师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上,可以设置一些充满悬念和冲突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探索问题的动力,打造学生所理解和学习的内容知识与实验创造出来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感,进行课堂内容知识的跟进,让课堂问题的答案充满悬念,吸引学生对该问题的注意力与好奇心,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能力。

2、引导、激发和创造,吸引学生深入思考

为了能更好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为学生创造出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在实验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猜想和假设,对于事情和物质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的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也应该把握好相应的课程进度和难度,进行合适的“拿捏”,确保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是正确合理的。

(1)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

在实验课程的引导中,教师一般会利用“假如。。。”,某物和某物相比较,以及“观点真的正确吗?”三种类型对于学生进行发问。其一,“假如。。。”发问,这种方法更能帮助学生利用生活情景对于问题进行相关的假设。其二,“某物和某物相比较”发问,合理进行知识点的筛选和整理,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两者存在的联系和不同,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和熟知。其三,“观点真的正确吗?”的疑问发问,对于已经存在的观点进行深度的探索,激发学生对于现存问题的质疑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采用经验和直觉的形式

很多问题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于问题学生如何进行猜想和假设才能更好的进行问题的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学生平时生活的经验以及学生自己的直觉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猜想和假设。比如,在课程“伏安法测电阻”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进行问题的探索。前期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學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的直觉进行电流变的内、外接法两种电路图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两个实验中存在的差异与不同,就会进行相应的猜测与讨论。在讨论的后期,学生根据自己猜想、自身的直觉以及相互间的讨论可以得出结论,电流表有内阻。教师此时进行实验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假设,在反复进行实验的论证后,帮助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在实验的后期,教师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进行总结,在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2]。

3、深入探索,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着各个阶段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实验项目作为课程学习中的主要方法,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从中学生物理实验的课程看来,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普遍比较弱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的能力,教师在实验课程中的领导作用必不可少。教师应当对于实验课堂进行创造和改变,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探索、分析和实验过程的推理、论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演示实验作为物理实验课程中的“重头戏”,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知识的学习、理解,而演示实验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快速的帮助学生对事物进行剖析和初步的了解、感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的制作和开展,可以进行团队合作进行实验的讨论,使实验可以更好的完成。最后,帮助学生进行实验相数据的整理和总结,教师再进行整个实验的最终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索实践的能力。

4、结束语

中学物理实验课程是一个依靠学生动手、思考、探索的课程,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探索能力,需要教师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对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引导方式上,采用猜想和假设的形式、贴近生活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八年级中旬),2017:22.

[2]胡兆华.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0):189-189.

作者简介:戴祎、1982.2、男、汉族、江苏溧阳 、高中物理教师,中学一级 、本科学历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江苏省溧阳市、213300。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课程设计中学生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谈独立思考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