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0-09-10裴绍坤付雯澜

高考·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裴绍坤 付雯澜

摘 要:教学课标的不断改进,对于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课标提出对于中学生的生物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传统的讲解以及应试教育,应当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爱护自然的观念、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等等,将传统的知识为核心教学理念向以学生核心转化。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兴起,国家更需要培养出不惧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一要求对于高中课堂中的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如何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了目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高中生物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原则

1.方案化

方案包含课程的设计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实施步骤等一系列的内容,它强调的是课程设计的全面化以及提前性。在生物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具体的章节知识通过方案化的设计,通过具体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在面临问题时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中的逻辑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的探索能力等等。例如高中生物的必修二当中的“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方案性的活动如DNA模型以及舞台剧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完整性、系统性地进行课堂互动与知识的学习。另外一方面,如果要让学生自身充分发挥其在課堂上的作用,还应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相关的实验的设计方案,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2.趣味化

只有能从本质上激发学生的自我能动性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而对于高中生来说,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应试化的填鸭教育也让生物学习本质上要求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不符合,所以教师应当充分考虑课堂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各种工具让书本上的知识“活化”,最大程度上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高中的知识本身也比较枯燥,所以可以采用一些网络用语、歌曲等等让学生充分领会知识的核心。例如目前比较火的“减数分裂的传奇版”、“生物学习的青花瓷版”。

3.综合化

综合是一个用得比较广泛的的词,强调的是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同样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高中就像是一个人生的另一个起跑线,在高中接触的到的也不应当仅仅是知识,而是包括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总结迁移能力等等。所以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复杂过程,从学生目前的习题当中也可以看出这个趋势,以2019年的全国卷3第32题第(2)小题为例,该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中已经告诉的“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这一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验证分离定律。它考查了学生的信息读取获取能力、推理演绎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1.课堂拓展,形成生命观念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提出要让学生通过对于自然界能量的来源与转换、生物的演化进程、遗传的原理等等的学习了解生命的奥秘,能够解释相关自然界的现象以及相关事件,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形成生命观念。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做一些相关的拓展,例如生物在进化的过程当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这样的一系列的不可逆的漫长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整个地球上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让学生学会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科学设计,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设计的内容可以包括很多的方面,如课程的目标、课堂的活动、课堂的环节等等。首先就课程的目标来说,明确、清晰、有层次性的目标不仅更加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环节的实施和课后反馈的检验,还利于学生在明确的目标向进行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此外,教师的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是类似于小游戏这样的小活动,也可以是实验性的探索活动,如以前非常新颖的一个案例就是“NDA复制”的小品。课堂的环节设计可以包括课堂热身、课程导入、课堂检验,通过科学地设计让学生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尽可能地掌握相关的核心知识。

3.自主构建,训练理性思维

自主构建是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解答或者实验方案设计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自主性和综合性较强,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将核心素养深深渗透在其中。以2019年全国卷2的选择题6为例,该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以及微生物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生对于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再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境和条件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这个过程强调学生需要理性的思维过程,所以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加入类似与这一类构建性的题目,另外一方面,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的时候也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4.合作探究,培养责任感

在新课标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还包括责任感的培养,而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仅是在生物知识学习过程当中通过了解资源的稀缺性、生命的珍贵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来了解自身的社会责任高与身为一个高中生的使命感,还包括通过生物学习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学会合作、包容、理解这些在社会当中快乐生存的必备要素。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涉及非常多的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教材上的实验,并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检验学习的成果,进行反馈。

小结: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素养的培养除去要遵循一些原则、寻找一些方法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的心理特征,以教材为基点从课内外的活动入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但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设计不合理、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等等因素,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现不足。

参考文献

[1]赵炳尧.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思考[J].高考,2019(5).

[2]胡令玲.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

[3]张志艳.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速度(上旬),2018(12).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