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超声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1

2020-09-10江杨洋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超声波

江杨洋

【摘要】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超声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9例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波治疗,并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分别评估治疗前、治疗后3周及治疗后6周时患者VAS疼痛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定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周,观察组稍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6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贴扎技术联合超声波可缓解疼痛,并能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且远期效果比常规康复治疗组佳、复发率低,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肌内效贴; 贴扎;超声波;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1-0030-02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臨床常见病,是由于频繁活动使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在腱鞘内长期相互反复摩擦,以及肌腱走行方向发生改变形成角度,在肌腱滑动时增加摩擦力,导致该处肌腱与腱鞘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弹响感以及拇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故而也称“妈妈手”,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发病率率呈增长趋势。目前该病多采用口服和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局部封闭、小针刀、手术等方法,但各有其局限性。贴扎技术是以趋近人体物理性质为基础设计的各色贴布,结合运动医学、神经反馈等一种新技术。其使用的贴布具有操作简便、应用广泛、防水透气、低过敏性等特点,近年来逐渐被临床所重视。但肌内效贴扎技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与常规康复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比较少见临床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超声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与常规康复治疗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9例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

入组标准:腕部用力或提物时疼痛;桡骨茎突处压痛,可扪及硬结; Finkelstein征阳性;桡骨茎突处彩超显示:腱鞘增厚;均接受过口服止痛药、理疗等保守治疗;所有患者接受治疗时,均已停止其他治疗2周以上;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并能如期完成随访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和呼吸系统疾病者;③精神病患者;④腕关节已僵硬、无法屈伸者;⑤局部皮肤有感染、溃疡者;⑥过敏体质患者或对本研究的治疗药物过敏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女21例,男4例,年龄(38.8±10)岁,病程(4.6±0.9)月;对照组24例,女21例,男3例,年龄(37.1±8.7)岁,病程(4.5±1.0)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超声波、低频、磁疗等物理因子治疗,腕关节被动牵伸及局部点按放松治疗。其中超声波治疗,以双氯芬酸钠软膏为耦合剂。每项治疗,20min/次,1次/d,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2.2  观察组进行超声波治疗,并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超声波治疗时将双氯芬酸钠软膏作为耦合剂涂于直径 2cm 的声头,直接紧贴于腕关节外侧局部压痛点适当加压,缓慢移动治疗,输出频率800k Hz,连续波,功率0.5-0.7W/cm2,20min/次,1次/d,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次超声波治疗结束后,予酒精棉球擦拭腕关节,待酒精挥发后进行贴扎治疗。肌内效贴布:选用 Spider tech 的 Y-shaped pre-X`cut kinesiology tape strips(由广州鸿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注册证编号:苏宁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1640043)。贴扎方法:使患者大拇指关节完全屈曲,腕关节尺偏,先予一条X形贴布(依据患者肢体大小剪裁贴布)15%的拉力,贴在桡骨茎突的背侧面最疼痛处,并横跨腕关节三条肌腱;再予一条裁剪成两半的I型贴布25%的拉力,由大拇指的指甲到近端指间关节贴回到近端。上述贴扎3d/次,每次贴扎维持48h左右,6d 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次贴扎间必须保证局部皮肤有12小时休息。治疗期间患者可正常沐浴,沐浴后仅需干毛巾轻拍或冷风吹干贴布即可,无需摘除,沐浴及少量出汗后不会影响贴布的正常使用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别评估治疗前、治疗后3周及治疗后6周时患者VAS疼痛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定及临床疗效评估。比较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超声波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

1.4  评估指标

① 疼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大程度疼痛。② 腕关节功能:采用 Cooney腕关节评分量表,即恢复伤前功能25分,轻度受限20分,明显受限但有部分活动1.5功能15分,失去活动功能0分。③临床疗效:治愈,桡骨茎突部肿胀及疼痛消失,拇指及腕部活动正常;显效,桡骨茎突部肿胀消失,疼痛明显减轻,拇指及腕部活动障碍;好转,桡骨茎突部肿胀及疼痛减轻,拇指及腕部活动障碍;无效,症状无减轻。

1.5  统计方法学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治疗后3周,观察组治愈5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88%;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6例,有效率75%,观察组稍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6周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3例,有效率88%;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8例,有效率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由于慢性劳损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发病群体常见于做家务、抱孩子的女性;也见于长时间使用鼠标和键盘的电脑工作者、纺织工人等。本研究中的49例患者皆因腕关节疼痛、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进而就诊。

肌内效贴由日本 Kenso Kase 博士首创,是一种弹性佳、防水的超薄透气胶带,过敏率低,耐受好,可最大限度满足对舒适度和灵活度的要求。肌内效贴的贴扎方式与传统贴布不同,可根据肌肉走行和关节形状,修剪成符合需求的形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修复肌肉损伤的辅助物理治疗方法,可增加感觉输入,协助肌肉收缩,增加皮肤与肌肉间隙,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起到消肿、促进神经兴奋、减少疼痛物质释放等作用。

本研究联合超声波对关节软组织进行贴扎,通过“X”贴扎,促进痛点淋巴及血液循环,减少疼痛,并增加组织解剖构造的稳定性,结果也显示贴扎技术联合超声波可缓解疼痛,并能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且远期效果比常规康复治疗组佳、复发率低,提高临床疗效。

其疗效机制可能涉及3个层面:机械作用;神经肌肉刺激作用;心理暗示作用。由于自身贴布的属性,肌内效贴贴扎后可以增强组织解剖构造的稳定度,同时,肌内效贴自身弹性回缩力会引起皮下软组织的形变,可能会增大皮下间隙,促进消肿,缓解疼痛。与机械作用并行,由于自身的弹性回缩力对皮下组织产生牵拉,肌内效贴可能会刺激牵张刺激感受器和压力刺激感受器,增加感觉输入,增加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进而从神经肌肉刺激层面对运动进行调控。狭窄性腱鞘炎好发于家庭妇女和手工操作者,局部组织退行性变及手指过度屈伸活动的机械性刺激可能是导致该病的原因之一,而肌内效贴提供视觉刺激,诱导患者对腕关节软组织位置和运动的关注,暗示患者减少患侧腕关节使用、减少不正确的用力代偿,从而缓解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疼痛。

本研究不足之处:首先样本量较小,另外充分发挥肌内效贴的最大功效主要取决于:①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定;②选择合适的贴扎应用技术。而这两点个体差异性大,可重复性低。对于贴扎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方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等运动损伤性疾病还需进一步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Akram M, Shahzad ML,Farooqi FM, et al. Results of injection corticosteroids in treatment of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 J ]. J Pak Med Assoc,2014,64(12 Suppl2):S30- S33.

[2] 陶天遵.新编实用骨科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3] 陈柏淳等. 浮针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42(9): 474-477.

[4] 李永杰. 肌内效贴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街舞舞者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8,34(56):92-94.

[5] 吴杰贤,黄绮娟,陈超云,等. 肌内效贴贴扎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 20(4):3-5.

[6] Öztürk G, Geler K D, Nilgün M, et al. Efficacy of Kinesiotape application on pain and muscle strength in patients with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J PhysTher Sci, 2016, 28(4): 1074-1079.

[7] 赵承坤,曲峰 . 肌内效贴在运动生物力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 34(6): 609-613.

[8] 尹璐璐,王琳. 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运动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11):1783-1789.

[9] YOOSEFINEJAD AK, MOTEALLEH A, ABBASALIPUR S, et al. Can inhibitory and facilitatory kinesiotaping techniques affect motor neuron excitability?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J Bodyw Mov Ther.2017; 21 (2): 234-239.

[10] LOOMIS LK. Variations of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at the radial styloid process [ J ].J Bone  Joint Surg Am,1951,33A( 2):340-346.

[11] 孙菲,田树峰,杨晨,张俊.肌内效贴在康复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9,38(03):235-239.

猜你喜欢

超声波
超声波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观察
超声波洁牙患者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无声无形却可探索世界的超声波
超声波听力装置
超声波治癌,可行吗
超声类别有哪些?应怎样选择?
听觉高手
蝙蝠的超声波
关于超声波浆、白云浆、化机浆对比分析报告
蝙蝠的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