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翻译中维汉熟语形象的灵活处理
2020-09-10古力巴哈尔·麦麦提
摘 要:汉语和维语各自的语言系统中都含有相当数量的熟语,对这些熟语的理解和处理,是影响新闻翻译效果的关键。本文从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入手,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其对熟语形象的灵活处理。
关键词:熟语形象;维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63-02
熟语是语言系统中特殊的一部分,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有密切的联系,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累的集中展现。维汉新闻翻译中涉及不少的熟语,对熟语的翻译深刻地影响着新闻翻译工作规范性的推进。
一、汉语和维语语言系统中的熟语
(一)汉语和维语语言系统中熟语的形象性
汉语和维语的语言系统中都存在相当多的熟语,这些熟语大多是简单的用词,并且大多数都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这些熟语在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后保存了下来,具有许多共性,比如稳定性、精炼性和民族性等。汉语系统和维语系统中的熟语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即均用鲜明的形象来表达具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事物。熟语的这一特征给汉语和维语各自的语言系统增加了许多有意思的成分,使得语言在使用时更加生动形象,比如“鼻子气歪了”“不到黄河心不死”等熟语,都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句子中蕴含的强烈情感。“鼻子气歪”不仅表达出被描述的人的情感是生气,而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生气时的外貌特征,同时还能感受到其语气和感情的程度之深。熟语的形象性对语言的表达效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丰富了语言系统。
(二)维汉语言系统中熟语对新闻翻译的影响
汉语和维语语言系统中均包含大量的熟语,这些熟语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因此对新闻翻译工作者来说,对熟语的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深刻地影响其对新闻报道翻译的准确性和水平。熟语翻译得好,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让受众准确地理解新闻事件;熟语翻译不好,可能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效果,严重的甚至会使新闻报道的翻译出现失实的情况。
由于汉族和维吾尔族的文化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历史地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所以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在语言系统中即表现为对某一事物有不同的认知,或者是对同一意义使用不同的对象来表示。比如汉语的“龙”是一个褒义词,是神的化身,寓意是好的,汉族也有“望子成龙”的说法;但在维语系统中,“龙”是魔鬼的意思,对汉语中“望子成龙”的翻译就必须把“龙”换掉。再比如,汉语中形容人胆子小用“鼠”这个词,而在维语中同样的意思则是用“鸡心”来表示的。不同民族对事物的不同认知,给新闻翻译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
二、维汉新闻互译中的灵活翻译策略
在维汉新闻互译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要结合熟语的实际含义,采用恰当的手段灵活翻译,以保留基本含义为基础,以生动翻译为目标,争取为新闻翻译工作的标准化作出贡献。
(一)采用形象直译的方式
在新闻翻译过程中,在保证准确、通顺的翻译的基础上,如果能够保留原文中的一些形象,就可以将此形象保留,给受众与原文中原本含义相同的想象和联想。
1.相同形象表示相同内容的熟语,直接保留原文形象。汉族和维吾尔族虽然是两个不一样的民族,但在千百年的相处和交流中,由于种种原因,其熟语中存在一些相同的形象,这些形象指示的意义也相同。新闻翻译工作者在遇到这样的熟语时,就可以保留原文熟语中的形象,以促进新闻翻译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维语和汉语中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时光,译者在翻译时就可以保留“流水”的形象。
(二)采取替换形象直译的方式
汉语系统和维语系统中虽然存在很多共同的且意思相近的熟语,但更多的是两个语言系统中不同的熟语。一个语言系统中的一些熟语包含的形象,在另一个语言系统中并不存在,或者由于翻译者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新闻翻译的时间有限,不能马上找到合适的形象替换,这个时候就可以采取直译的方式。直译在新闻翻译中可能会产生意思难以被受众理解的情况,但只要表达到位,还是可以被很好地理解的,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加受众对另一个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感知和了解,促进民族之间顺利交流。
(三)适当转换同义形象的方式
对汉语系统和维语系统中意思相同的形象,新闻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采取替换形象的翻译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使翻译更加准确,还能够产生与原文相近的情感效果。比如形容人胆小,在翻译的时候,“鸡心”和“鼠胆”就可以互相替换,这样能够达到比较好的翻译效果。
比如对一个语言系统中的一些文学作品来说,另一个语言系统可能没有相近的社会环境,就不会存在相同的形象,这时新闻翻译工作者就应该采取直译的方式,既使译文更加准确,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又保留语言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给受众一个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四)增删形象意译的方式
新闻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熟语的时候,基本原则是将原文准确翻译成译文,在此基础上,要力求翻译的文学性,即译文的生动具体以及表达意思的丰富和深刻。一般来说,熟语中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形象,在译文中是需要保留的,原文中没有形象,在译文中有时为了表达的生动性,也会适当地选择增加,以表现原文作者丰富的情感,增强译文的表现力和文学性。
不论是新闻报道的翻译,还是其他文献等的翻译,最重要的均是要保持译文和原文意思的一致性。新闻工作者在翻译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语言系统中的熟语有形象,而另一个语言系统中很难找到形容该形象的词语,可以选择舍弃原文熟语中的形象,采取意译的方式,在翻译新闻事件时做到翻译稿件事实的可靠。在汉语系统的熟语中,有一些引用了古文中的典故,这类熟语中包含的形象往往比较特殊,在维语系统中并不存在与之对应的形象,比如汉语系统中的“化干戈为玉帛”“厚脸皮”等,此时可以采取意译的方式,使译文更加准确。
三、结语
汉语和维语各自的语言系统中包含大量意蕴丰富而深刻的熟语,这些熟语都是汉族和维吾尔族在日积月累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并保存至今的,是民族文化中灿烂的一部分,同时也给新闻翻译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新闻翻译工作者在工作中应该结合熟语的具體含义,充分理解和把握熟语中的形象,灵活地选择翻译方式,力求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翻译出优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古里米热·阿地力.维汉谚语中动物词的翻译[J].北方文学(中),2016(4):144-145.
[2] 谭波尔,关红.浅析汉维熟语的翻译文化内涵[J].语文学刊,2016(1):100-101.
作者简介:古力巴哈尔·麦麦提(1977—),女,本科,中级职称,阿克苏日报社翻译,研究方向:新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