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梁:2020,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9-10

今日重庆 2020年10期
关键词:铜梁贫困户攻坚

“321”机制,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没有科学完善的战略部署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321”是铜梁区委、区政府经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深思熟虑后制定的脱贫攻坚战略机制,通过建立“321”机制,扶贫工作有了正确的方略和方法,形成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施策,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高效工作引擎。

提到“321”,铜梁区扶贫办副主任杨德胜热情地详细介绍:“3”就是将全区4448户12571名建卡贫困户分为动态关注、助推攻坚和政策兜底三大类,进而因户施策精准管理。其中,动态关注类是指已基本实现稳定脱贫的贫困户,重点关注其产业发展、就业等情况,重点帮助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脱贫成效稳得住、能持续。“2”即“月上门”“月研判”两项工作制度。其中,“月上门”指扶贫干部与帮扶对象实行“四必见”,即一月一次必见面、传统节日必见面、寒来暑往必见面、危难时刻必见面,从而全面掌握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和需要及时解决的困难。“月研判”指各镇街每月集中召开一次精准扶贫工作研判会,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实际问题。数据显示,仅去年就累计“月上门”服务近5万人次,召开会议318次,分析研判解决脱贫攻坚问题390个。“1”即1套智能化手机APP管理系统。一方面,扶贫干部要及时在APP系统中更新帮扶对象的致贫原因、饮水用电、交通出行、种养情况、务工收入等信息,从而实现对建卡贫困户脱贫状态的精准掌握;另一方面,扶贫干部还要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上传帮扶举措、工作日志等,从而实现对帮扶工作的精准监管。

“321”机制的制定和实施,使铜梁区的扶贫工作方向更加准确,工作方式更加智能,扶贫对象更加精准,扶贫措施更加有效,有力促进了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增收,为铜梁区赢得脱贫攻坚战胜利夯实了基础。

久久为功,清零“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质量。铜梁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尽锐出战,动态清零铜梁“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铜梁区相关部门排兵布阵,积极组织开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全程跟踪解决铜梁区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对动态新增的“四类人员”的住房全覆盖开展安全等级鉴定,目前已完成475户危房改造,4448户建卡贫困户全部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全区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完成场镇供水管网改造154.5公里,累计完成“一户一表”改造15800户(年度任务为5000户)。实施完成农村人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入3598万元新建农村人饮供水管网1768.66公里,新解决建卡贫困人口1794户5068人集中供水。全覆盖完成全区76处集中供水工程、178处5户20人以上千人以下供水工程和17处5户以上20人以下共用水池分散供水工程,水样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实现饮水安全全面保障。

铜梁区通过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清零行动”,将1215户2683名建卡贫困户纳入低保兜底保障,171人纳入特困人员供养,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新培养乡村“全科教师”50名,资助建卡贫困人口学生2504人共计240万元,实施送教上门13人,全区无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辍学失学。

完成5个市级脱贫村和所在镇卫生室、卫生院的环境提升工程,新培养全科医生253名,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均实现100%;2020年上半年,健康扶贫资金累计报销299.19万元,建卡贫困户住院自付比例9.73%,重特病门诊自付比例12.03%,均在政策范围之内。

“现在可以睡个安稳觉啦,我住在新房里很安全,吹大风、下大雨也不担心房屋会垮塌了。”双山镇岩湾村10社的徐世成谈到自己的新房子时,难掩内心的激动和喜悦。66岁的他孤身一人,以前家住半山坡上,房屋破旧不堪,四壁透风,屋顶漏雨,是典型的住房困难户。在“两不愁三保障”专项行动中,镇村干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帮助徐世成拆掉了旧宅,在原地基上建起了3间新房,还在他家门前修了水泥地坝,以及一条10多米长的水泥便道连接村水泥公路。

“虽然我们这一辈没得啥文化,但我也晓得‘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孙娃上学问题一直是我们家里的老大难问题。这下好了,三个娃儿的上学问题都解决了。”水口镇树荫村村民陈昌荣也是一名建卡贫困户,同样也是“两不愁三保障”专项行动覆盖人群,以前深受看病难、读书难的困扰。如今,他的3个孙子上学问题都解决了,还吃上了爱心午餐,一家人都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生病能报销90%的住院费。

在铜梁,通过“两不愁三保障”专项行动为贫困农户解决实际困难的例子不胜枚举。吃、住、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难题的高質量解决,让一个个受助贫困户喜笑颜开,幸福满满。

统筹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着力点。近年来,铜梁区在鏖战脱贫攻坚、巩固扶贫成果的同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铜梁打破镇村界限,集中成片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精品蔬菜、精品水果、精品养殖、精品花木4个“10万亩”产业基地,建成西部最大果苗基地、三角梅基地、玫瑰花基地、彩叶林基地、观赏鱼基地,推动农区变景区,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近三年来,铜梁区盘活农村闲置土地5万余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66个,入股农民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全面消除“空壳村”,真正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铜梁区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成功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先后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全国乡村振兴先锋十大榜样。

“我们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铜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铜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发展基本产业、创新基层治理等结合起来,营造出“人美村美处处是景”的农村新面貌。按照“串点连线、成片扩面”思路,用60公里“绿道”串起5个镇街、24个村、34个产业基地,建成8个美丽乡村“会客厅”,打造120平方公里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实现建一条绿道、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

数说扶贫,脱贫攻坚硕果累累

通过一系列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铜梁区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战绩和付出的艰辛。

截至目前,全区有5个市级脱贫村,建卡贫困户4448户12571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10余亿元,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1560公里,延伸、改造农村人饮管网110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实现100%,5个市级脱贫村累计建成泥结石路硬化23.8公里,通达率、通畅率均实现100%;实施產业扶贫项目110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达466个,消除空壳村190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6477元增长到2019年的19690元;资助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473人次共计665万元,对12571名建卡贫困户全额或部分补助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均实现100%;改造“四类对象”C、D级危房3664户,处置一般农户危房33550户;实施饮水提升工程2350公里,5个市级脱贫村集中供水率达98.8%……

这些喜人的扶贫数字背后,汇聚了铜梁人勤劳奋进的智慧,展现了铜梁人开拓创新的精神。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全面脱贫,是取得这历史性胜利的关键保障。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大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但我们始终相信,铜梁人必将更加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用百倍的努力去赢得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全域胜利。

猜你喜欢

铜梁贫困户攻坚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民间杂耍”舞出大名堂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农旅融合开出致富花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