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语文课多点“乡土味”

2020-09-10吴忧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蜀道庐山乡土

吴忧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城市寻求崭新的生活。随之,乡土文化便被大家遗忘,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乡土文化甚至渐渐消失。一些高中生从小就在城里读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在学生群体中十分常见。对此,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感受乡土文化,鼓励他们担起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接下来,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多点“乡土味”。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说乡土”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有文质兼美、感染力强等优点,其中不乏与乡土文化有关的文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类课文,引导学生联想,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家乡的风景或文化。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李白笔下的蜀道具有四川的地貌特点,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蜀道‘难’在何处?”学生回答:“山高、路险。”教师继续提问:“请同学们描绘一下自己家乡或其它地方的独特的乡土风光,并将其与蜀道进行比较。”于是有学生作答:“我的家乡在鄱阳湖的岸边,与蜀道高险的峻岭不同,我的家乡在广阔的平原,一望无际,天高地阔。”另一名学生答道:“我的老家在庐山一带,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庐山的云雾,变幻莫测,吸引了各地的游人。与蜀道不同的是,庐山除了自然风光之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蜀道难》中引用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如蚕丛鱼凫、开山壮士、六龙回日以及子规啼血,并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知晓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

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对故乡乃至全国各个地方的乡土风情与传说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乡土文化,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开设创作专栏,引导学生“写乡土”

教师可专门开设一个“乡土文化”创作专栏,鼓励学生写作,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感悟,加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与记忆。

具体可以这样开展活动:1.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乡土”的前提是具有相关材料。为此,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搜集与准备与乡土文化有关的材料,如万载得胜鼓的视频、名茶制作视频、奉新农民画、铜鼓漫画、赣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表、宜春美食图片等,然后将其展示在电子白板上。2.放宽要求,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既可以写诗歌、散文、记叙文,也可以制作手抄报、PPT等;另外,对内容也不作限制,故乡的草木、建筑、美食、习俗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学生可以借鉴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写《故乡的春》《故乡的赣江》《家乡的得胜鼓》等。3.展示与分享。待教师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以朗读、传阅等方式让班级学生分享。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找出相关的图片与视频,以拓展他们的阅读空间。

三、布置实践作业,引导学生“探乡土”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以上联系教材、开设专栏的教学手段仅仅只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乡土文化。只有通过实践,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乡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教师还要布置实践作业,引导学生“探乡土”。

例如,临近清明节,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背诵《节气歌》;了解故乡的清明节有哪些活动,田野里有哪些当季的蔬菜;了解清明过后农事生产的变化。端午节前,教师布置采箬叶、包粽子等实踐作业。放寒暑假前,鼓励学生回到老家,体验农事生产活动,如打豆腐、采茶、种地、捕渔等。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索与乡土文化相关的书籍、论文、影视资源等。其中,较为优秀的书籍有《乡土中国》,较为优秀的纪录片有《舌尖上的中国》《航拍中国》等。针对这些优秀资源,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这样一来,作业就由传统的书面形式转变为实践形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实践是传播乡土文化的最佳形式,用“身教”代替“言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他们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

中国的青年承担着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在语文课上,教师不可一蹴而就,而应该耐心引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成为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宜春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蜀道庐山乡土
打开剑门关,蜀道平仄而出(组诗选一)
夏日避暑
入川行吟(通韵)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梁中效:中国蜀道研究的八个方向
乡土分外妖娆
庐山脚下泡温泉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