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措施
2020-09-10郭育锋
郭育锋
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满足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分层,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的分层
在新课教学前,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原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合理分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弱将学生分成较差、中等、较强三个层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并学会简单的应用即可;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知识的灵活应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及其灵活应用的基础上,学会解答一些综合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指数函数》的教学设计时,笔者要求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据指数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趋势,熟练掌握指数函数的模型,并会根据一些简单的数据求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笔者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应用问题分析指数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趋势,总结出指数函數模型,会灵活地运用指数函数解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要求学生在通过自主分析得出指数函数模型后,绘制函数图象,分析指数函数特征,会解答一些与指数函数解析式、图象有关的综合性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让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学有所获。
二、课中的分层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掌握所讲的全部知识,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别对待,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薄弱的地方及时地进行点拨和讲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以夯实基础为主,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探究,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提高要求,经常设置一些探索性、研究性的问题让学生研究,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前、课中、课后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开展教学,让每一个学都有所收获,全面提升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