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观探析
2020-09-10赵新影王琳
赵新影 王琳
摘 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战略决策之一,它的建设和发展开拓了许多新领域,扩充了社会就业岗位。身为新时代接班人的大学生应牢牢把握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会,及时调整就业观念,跟上大湾区发展脚步。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发展,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观展开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并提出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的要求。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大专院校的教育改革,推动湾区人才培养,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湾区的竞争力。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就业观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之后建设的第四世界湾区,也是我国唯一的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党和政府极其重视大湾区建设,并将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目前,粤港澳三地正携手打造极具经济活力、发展潜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当今,无论是国际竞争还是综合国力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据极其重要地位,它的发展也亟需大量适应型人才。地处湾区内的各类高校,俨然已经成为培养大湾区亟需人才的前沿阵地。面对如何适应大湾区发展,培养湾区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等问题,各高校一方面正在根据国家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修订发展自身规划,积极开设适应型专业;另一方面,尽可能高质量地更新和提升在校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充分了解湾区需要,掌握湾区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大湾区建设与发展。
一、湾区经济结构调整要求转变就业观念
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的9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肇庆、江门和香港、澳门组成,是世界四大湾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排头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由于外来资本流入减缓,劳动力红利减少、土地成本相对上升,大湾区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产业结构总体上由“二三一”模式向“三二一”模式转变。2008年,粤港澳大湾区是“二三一”的模式,即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3.13%,第三产业占44.5%,第一产业占2.37%;2012年以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上升为64.08%,第二产业产值下降为34.46%,第一产业产值占1.46%,产业结构转变为“三二一”模式,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强劲动力。2016年“三二一”产业结构模式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65.17%,比重大大超过第二产业。由于地域和政策引导的关系,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产业结构逐渐趋同,这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新兴制造业、机器人制造、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海洋新型产业争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量各类人才。为使高校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湾区各级各类高校应根据湾区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求大学生迅速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湾区产业经济结构转型。
二、湾区大学生就业观的现存问题
问卷调查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共收回和筛选有效问卷1064份。被调查者多半是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占94%。大四学生在校外实习,有64人填写了问卷,占调查人数的6%。文科类专业学生占到57%,理科类学生占到43%。对于大学毕業后的规划,除14.68%的学生准备考研究生外,准备就业学生占调查总数60.4%,创业的占8%,考公务员的7.2%,还有9.3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表示根本没想过就业问题。
(一)就业准备不充分
调查显示,在校学生除正常学习公共课、专业课外,超过半数的学生考取了相对应本专业的资格证书,少数学生甚至跨专业考取多个证书。然而大部分学生对考取证书的真正作用并不了解,甚至不清楚这些资格证书对就业有无帮助,仅有41.86%的学生有信心毕业后能找到适合本专业的工作,14.3%的学生认为很难找到专业对口工作,47.5%的学生从未考虑这个问题。
数据表明,有近半数的学生在校期间已开始进行就业规划,并为自己就业做初步准备,如考取资格证书。这表明,学生在校期间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这应该归功于近些年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社会信息的开放性和便捷性,这些能够帮助学生适时进行角色转换,为进入社会就业做好心理建设。但是,课程教授的内容有限,社会信息多元导致学生们的职业规划仍然比较模糊,缺乏清晰定位,甚至有半数同学还未做好工作准备,甚至对能否胜任社会工作缺乏信心,这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走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责任意识和竞争能力。
(二)就业视野狭窄
广东理工学院是以工科为主体的院校,金融工程学专业设置齐全,但缺少媒体和社会服务类专业。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学生发现服务类行业潜在的就业机会。因此,在调查学生职业倾向时,排在第一位的是会计,占36.1%;第二位的是企业管理,占27.2%;后面依次是金融21.2%、新媒体20.6%,计算机行业14%,销售8.84%、电子电器7.53%、餐饮7.24%、传统媒体5.83%、酒店服务业5.36%、汽车服务4.4%、物流4.14%。而愿意到生产一线工作的人数寥寥无几,这与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相差甚远。
当前,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尽力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安全的平台和条件。在校学生愿意创新创业的比例比较客观,占总数的8.37%。坚持用课余时间创业的学生团队和休学创业的学生团队都尝试过一些项目,总结出相当丰富的经验教训,提出创新创业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还要讲求合作,团结一致。但在众多创新创业团队开发的项目中,不难发现,他们几乎都以电商或者销售中介为主,并没有真正的创新技术支撑,创业项目比较单一。
从上述的就业和创业选择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视野仍局限在以往的产业结构中,对新兴的行业不甚了解,不敢尝试。此次调查中,学生在大湾区产生的新就业机会方面,只倚重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教育事业这四类,只有少数能够选择其他行业,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必要依靠新兴产业行业,人才类型的选择也必是能够胜任及适应新兴产业行业的。这就需要学生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充分了解湾区发展趋势,把握好历史战略机遇。
(三)就业地点倾向发达城市
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多数以省会和经济特区为主,选择二线城市的人数比较客观,三、四线城市排名非常靠后。选择广州的占37.82%,深圳占21.35%,佛山占7.15%,后面依次是珠海、东莞、惠州、肇庆、香港、中山、江门等。还有14.77%没有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的欲望。
由于经济发展原因,省会广州就业机会多,地理优势明显,是我校学生的首选;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更加强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更是学生选择在深圳就业的巨大助力;佛山因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成为新型制造业的沃土,也成为多数学生的选择。另外,有1.88%的学生愿意到香港就业,表明大湾区的建设不仅把香港的产业和人吸引到内地,也将内地学生发展到港澳地区。然而大湾区发展不能只依靠中心城市,发展相对缓慢的其他地区也潜伏着巨大的能量和就业机会,同样需要大量人才,应适当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到开发潜力巨大的三、四线城市,以促进大湾区的整体发展。
(四)高校缺乏实践训练
在调查中,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设置更多实践能力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增强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除此之外,学生认为增强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能够帮助自身在就业后迅速融入工作团队,增强合作精神,因此高校应针对社会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多数同学认为除学好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以及要加强金融、法律知识和英语口语、跨境电商等方面的学习。工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非单一的专业实力。综合能力强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目前粤港湾大湾区内的各高校虽然积极配合产业结构调整,为湾区发展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和专业设置转变,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课程设置仍偏重理论教育课程,注重学科基础教育,实训课程仅是工业技术专业有所开展,文科类专业并未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培训的诉求。跨专业融合课程更是无法开设,主要原因是学校未做好准备工作,师资力量不充足,制度保障不到位。高校教育改革的滞后性,导致新领域人才输送出现一定障碍,致使多数学生因就业能力不足而错失发展机会。
(五)社会因素导致学生怯于期望高薪
2018年12月6日《北京时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期望薪资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南京,平均期望薪资分别为12992元/月、12070元/月、9771元/月。企业支付薪资排名前三的城市也是这三个城市,北京11463元/月、上海10689元/月、南京8743元/月。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企业支付薪酬要低于高校学生的期望值,这是有具体原因的:一是我国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还很大,无根据加薪会增加财政负担;二是我国各机构人员设置并不精干,庞大的团体是实行高薪的障碍;三是我国人均财力基础并不雄厚,无法进行整体社会高薪;四是我国尚有许多方面需要财政支持,例如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科研、医疗、农业等。种种社会因素导致工作人群薪资并不高,学生了解到这种情况,就会适当调整自己的薪资期望值。
此次调查显示,广东理工学院学生普遍对薪资水平期望值比较低。即使身处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广东省,工资的期望也与北京、上海等地低很多。46.19%的同学期望毕业后工资在5500元以上,4500-5500元之间的有25.12%,两项相加,要求工资4500元以上的有74.28%。他们普遍将自己的期望转移到发展前途、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上。可见,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就业观念有着巨大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压力偏重,高薪资可以给人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和满足感,会缓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有利于人的长期发展和心理健康,对薪资水平期望不高,不利于学生舒缓社会压力。
三、改进湾区大学生就业观的对策
要想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给的各种机遇,在其中谋求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社会提供给学生适宜的条件和平台,也需要学生自身不断努力转变思想觀念以及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配合。
(一)大学生提高就业本领,增强就业信心
首先,大学生应不断加强思想建设。虽然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机遇很多,但仍然存在就业难的现象。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现实有偏差,很多人存在眼高手低、怕苦怕累、眼界狭窄等问题。因此,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大学生要做的准备就是加强思想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提倡的“工匠精神”,更要明白只有踏踏实实,勤劳肯干,刻苦钻研。在奉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会有晋升机会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大学生应拓宽就业视野。身处湾区的大学生应提高觉悟,开阔视野,要根据湾区需要寻找就业项目,努力向湾区需要的高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寻找机会。改变找“铁饭碗”的想法,积极创新创业,勇于去湾区欠发达但机会较多的中小型城市,比如惠州、肇庆、东莞等地,而不能盲目追求机会较多,人才也多,竞争压力大且成熟、发达的大型城市,如广州、深圳等,因为“一张白纸,最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最后,大学生应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大学生要从自身所学专业实际和湾区经济结构改变的现状出发,迅速调整知识结构。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大学生应具备超前意识,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积极调整现有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意志力,知晓肩上责任,明确自身使命,不能“昏昏然”度日。
(二)高校进行教育改革,适应就业新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有五大战略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要实现这五大功能,最重要的是人才的集聚和培养。因此,围绕这五大定位,确定湾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湾区经济发展亟需大量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本科院校亟待转变观念,由以往重视理论的教学型院校向职业技术类教育院校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学校层面,要切实转变观念,从培养“管理者”向培养湾区经济亟需的有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转变。这种办学定位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要争取主动、积极转型。
学校定位的转变涉及各二级学院和系(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大变化。例如,以前汽车学院的定位侧重在汽车服务方面,而随着湾区生态发展的要求,湾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构造、使用、维修都应该是汽车学院学生熟练掌握的理论和技能。随着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智能制造业、与海洋相关的新型产业、服务业都应该成为湾区各类大学从各自实际出发侧重发展的学科和专业。湾区高校应该紧跟湾区发展的步伐,多开设与湾区实际市场需求相符的课程,并教授与湾区产业结构相符的专业知识。首先,在招生环节,根据学校、学院的师资力量、办学规模,从实际出发招生,注重招生质量;其次,注重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开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技能提升的相關课程,发动学生向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建立教师下企业和科研单位就职的机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最后,强化学生就业观和就业的具体指导,了解湾区需求,从学生进校开始,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进行职业规划,满足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需求,鼓励大学生多了解就业市场、就业动态和用人单位需求,积累经验,为就业之路打好基础。
(三)社会提供适宜就业创业环境
国家劳动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的提出,充分反映了党在新形势下对政府就业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改善民生、推进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乎个人价值实现,也牵动着千万家庭幸福,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和调配者,新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赋予政府更加重大的责任和新的内涵。在粤港澳大湾区,要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给予失业大学生一定的失业补贴或就业补贴,为失业学生再就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帮助和政策支持,并积极完善就业体系,发布再培训、促进再就业的政策。
加强大湾区战略定位、发展重点和产业政策的宣传,积极创造“校企合作”、“校企联合”的典范,通过一些适当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走创业和创新的道路,是社会各界需要做的事情。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和创新就业渠道,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的新路径,这样既可以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又可以推动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弘禹.广东繁荣之路:70年GDP增长600倍[EB/OL].(2019-10-01)[2019-11-10].http://www.21jingji.com/2019/10-1/1NMDEzNzlfMTUxMDQ1NQ.html.
[2]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2018-12-06)[2019-11-10].https://item.btime.com/f37jfi5fsjs99fpc2kf6k1fpfan.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8.
责任编辑 杨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