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伸子》中关于女性解放的进步与局限性
2020-09-10孙玲玉
孙玲玉
摘要:《伸子》是宫本百合子于1924年开始在杂志上连载的自传性小说,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题材,描写了名为伸子的女性从恋爱到离婚的故事。《伸子》发表距今已经近百年。在此期间,围绕主人公伸子的分析,大部分都集中在女性解放、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方面。不可否认伸子确实给当时的女性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伸子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通过分析伸子的恋爱与结婚、从娘家搬出来、与丈夫佃离婚等方面,探讨主人公伸子在自我追求方面的进步性与受阶级、教育限制的局限性。
关键词:伸子;女性解放;局限性
《伸子》是宫本百合子将本人去美国留学,与东洋语研究者荒木茂结婚、之后离婚的生活经历改编而成。小说的主人公伸子 “无论如何,我都想要保持自我,在有阳光、呼吸自由的环境下像个人一样的生活下去。”她抱有这样的想法跟随父亲去美国留学,在那里认识了佃,在众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和佃一郎结婚;回到日本后,又因为没有经过父母同意就结婚的事情引起了她母亲多计代的不满,而后伸子与母亲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从娘家搬出去后,伸子发现她与丈夫追求不同,最终毅然离婚。
小说《伸子》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初,当时的日本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并不高。从明治维新以来,虽然采取了很多的有利于女性的政策,但是男女地位差距还是很大。因此,一名女性能够自己决定做什么事情、和喜欢的人结婚并离婚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宫本百合子的《伸子》始终贯穿了伸子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的进步思想。由此来看,主人公伸子比同时代的其他女性更有进步性。但是这种先进性中也有着局限性。
一、伸子在女性解放方面的进步性
首先是伸子的恋爱与结婚。伸子跟着她的父亲来到美国之后开始留学生活,她通过学生俱乐部举办的茶話会遇到了同为日本留学生的佃一郎,有这忧郁气质的佃,让伸子产生了兴趣。次日佃因事拜访了伸子的父亲,两人便慢慢熟悉起来,后来在伸子得了恶性感冒的时候,佃关怀备至,两人由此确立了恋爱关系。
但是两人在异国他乡的恋情并不被身边人看好,伸子的老师、友人高崎直子、父亲友人的儿子田中寅彦均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伸子却不为所动,她一心认定佃,认为自己认定的恋爱对象是合适自己的,即使被高崎直子说“你们两人一定不会幸福的。”这样的断言也不能阻止伸子。这点在当时的社会是一种另类,在大家都反对的环境下,伸子坚持自我,可见她的独立性。而后与佃的结婚更是这种自我决定、自我认同的体现,与父母选定的人结婚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宿命,但是伸子非但没有照做,反而还提出继续工作、结婚后不要孩子的“无理”要求。这在当时是多么惊世骇俗,这也体现了伸子对婚姻、对男女平等的要求。
其次是从父母家搬出来也体现了伸子的进步性。
上图为伸子从家中搬出来之前,母亲多计代与伸子之间发生诸多事情时的感情总结。从表中可以看到,伸子的心情从最初的些许的违和感变为最后待在家里不愉快。两人的焦点大多都在佃身上。母亲多计代与伸子之间的状况也表明了母亲所代表的传统日本家庭与追求自由的伸子之间的矛盾。
伸子的母亲多计代与父亲在当时社会中都属于中产阶级,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伸子也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丈夫佃一郎却是年长伸子15岁,从山村出来的。母亲与佃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问题。后期母亲又提出让佃做养子,这对想要自由的伸子来说是一种枷锁,是她最害怕的事情。伸子想要追求自由的生活,她并不想在他人的影响下生活,即便提出这些问题的是自己的母亲,而养子问题中,丈夫佃的暧昧的态度,更让伸子感到深深的不安。
最终导致伸子离家的事情是伸子写的小说,虽然她一直在强调小说只是“写的东西”,自认为写的东西与现实是不一样的,但是母亲多计代却认为伸子写的内容是基于现实的,是在侧面表达对自己的不满,同时小说中描写的内容也给家族的荣誉带来了损害。
伸子在处理母亲与佃的关系的过程中,一直在表明自己的立场,那就是她想要自由、想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受家庭、父母、社会的束缚,最终决定从家里搬出来说明她从思想到行为都要践行自我,释放自我的价值。
最后伸子和佃的离婚也是她进步性的体现。从家里出来的伸子开始了自由的生活。虽然丈夫不要求她整理家务、像传统女性那样照顾自己,但是随时生活的继续,伸子渐渐发现丈夫佃一直都停留在原地,丈夫的不思进取、寄希望于圣经的行为让她不能忍受。伸子煎熬过、努力过、憎恨过,但是都无法改变夫妻俩人渐行渐远,最终在独立女性素子的鼓励下,她决定离婚。
女方提出离婚这件事在当时社会是极少的,但是伸子想要追求自我就必须要打破婚姻。这一点可以看出伸子很独立,想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在当时时代具有进步性。
二、伸子在女性解放方面的局限性
虽然伸子与当时的女性相比有很大的进步性,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女性的地方,但是“无论如何,我都想要保持自我,在有阳光、呼吸自由的环境下像个人一样的生活下去。。。”的伸子却在自由恋爱、结婚;从父母家搬出来;与丈夫离婚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她不彻底的一面。
首先与娘家的关系
如本文开头所述,小说《伸子》是由宫本百合子自己个人的经历改编的小说,因此主人公伸子和宫本百合子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之处。
与宫本百合子的建筑师父亲,才女母亲相似,小说《伸子》文章开头,父亲是一位在纽约的酒店内,“穿着一件颜色素净的条纹便服”有着稳定工作的中产阶级,简单几句话,宫本百合子就将日常拿着烟斗、过着有品位的生活、文化阶层为中产阶级的父亲描述出来。伸子的母亲多计代则是日本富裕家庭的夫人。她有着明确的性格,自尊心与自负心都很强的女性。
伸子能够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与她本人的家庭情况和父母的培育有很大关系。她是接受了日本的传统教育与西方自由教育的女性,而且伸子的母亲也希望伸子能够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既让伸子可以自由的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时又有与丈夫不同的思想观念。
因此伸子才能有不同于同时代的女性的独立性、思想性,主动恋爱,坚定信念的结婚。可是,她并没有自始至终的坚持自己的做法,在与佃婚姻出现问题时,她选择第一时间向父母寻求安慰。
伸子是为了自由的生活而搬出家门,但是当她需要的时候又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也就是说伸子虽然与社会、与传统进行战斗,她的背后依然希望得到母亲温柔的支持。宫本百合子否定父母家长制的制约,把母亲作为自我解放时战斗的对象,但是也沉浸在母亲的爱中。不仅让笔者思考,伸子回到父母的身邊之后,是否还会再次阻碍她发展呢?或许会有,她回头也说明在追求自我道路上的不彻底性。不能完全与家长制划清界限。
其次,伸子追求自我解放并没有合适的理论作指导。
纵观伸子的恋爱、结婚、离婚,会发现伸子的每一步都是率性而为,因为在留学时被佃的忧郁所吸引而不可自拔的陷入恋爱;因为母亲的不支持、强势的所作所为而心生不满最终搬出娘家;因为佃的虚伪、气量狭小、自甘平庸而憎恶对方,煎熬着过了五年。所幸她在婚姻迷茫的时候遇到了素子,一位“专门从事研究俄国文学,自己当家作主,自由自在地过日子的女人”。在与素子的交往中,伸子“感到不知不觉地又有一种旺盛的生活欲贯穿着自己而洋溢出来了。”为什么素子在短时间内就改变了伸子呢,一是因为素子作为一名女性,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富裕,独自生活,是非常独立的女性形象。这对伸子来说是新鲜的,是契合伸子一直以来在追求的内容。二是因为素子研究俄国文学,素子是宫本百合子在当时的女性作家朋友汤浅芳子的原型,宫本百合子与汤浅芳子相识之后才慢慢走上共产主义文学的道路上。因此对于伸子来说,共产主义文学是新的文学内容,是可以学习的方向。
宫本百合子在《伸子》之后就转向了共产主义文学,因此,可以说素子的出现给伸子指明了新的道路。反过来说,伸子之前的追求自我是在没有依据的基础上行动的。她关于恋爱、结婚、婚后生活等等思考都缺乏一定的支撑,也体现了之前行为的局限性。
三、结语
宫本百合子在日本杂志《改造》上发表《伸子》时起初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战后才被发现其在女性解放方面的进步价值,后来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伸子自己面对的问题正是日本全体女性都面对的问题,她没有放弃,因为她在不断的选择、改变、反抗,她确实给当时的女性们提供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追求男女平等,追求自由。虽然《伸子》在很多方面还有局限性,没有彻底的解放自我,但是它为当时的时代女性带来了方向。《伸子》之后,宫本百合子的作品逐渐转向共产主义文学,也塑造了更多、更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1]宫本百合子.『宫本百合子集』东京 集英社 昭和42
[2]本多秋五『宮本百合子——その生涯と作品——』《宮本百合子作品と生涯》 多喜·百合子研究会編 新日本出版社 1976年12月15日初版発行
[3]江口渙 『小説「伸子」の今日の意義』 《宮本百合子作品と生涯》多喜·百合子研究会編 新日本出版社 1976年12月15日初版発行
[4]荒正人 『伸子と真知子』 《宮本百合子作品と生涯》多喜·百合子研究会編 新日本出版社 1976年12月15日初版発行
[5]須見容子 『「伸子」論覚え書』 《宮本百合子作品と生涯》多喜·百合子研究会編 新日本出版社 1976年12月15日初版発行
[6]柯璜莹 《论伸子的进步性》 文学观察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0月
[7]于海鹏 《试论宫本百合子的自我解放意识——以《伸子》为中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
[8]王延红 《从《十三夜》与《伸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2010年5月
作者单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