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桧与绍兴和议

2020-09-10班超 王欢欢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秦桧

班超 王欢欢

摘要:靖康之变后,金人南下攻宋,高宗建立的南宋政府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而秦桧的出现,使得南宋政权转向对金妥协的态度。秦桧抓住高宗对金妥协的心理,力主议和,排挤与他政见不同的大臣,收归兵权,杀害岳飞,促成了绍兴和议的签订。秦桧以主和有功,窃据相权长达十几年之久。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签订的一个重要的和平条约,这是主要由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客观情况决定的,是南宋与金两个政权之间相互均势的结果。绍兴和议签订议和,南宋与金维持了长达二十年的和平,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关键词:秦桧;绍兴和议;南宋;金

一、秦桧生平

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出生于一个下级官员的家庭,其父秦敏学,曾先后出任湖州(今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丞、信州(今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令等官职,秦桧是秦敏学的第三个儿子,曾在汪伯彦门下读书。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秦桧中进士,曾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当州学教授,但他对这个职业并不满意。秦桧后中宏词科,在李邦彦的推荐下进入宋朝官场,曾出任太学学正、御史中丞等官职,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金灭辽以后,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宋朝,面对金的猛烈进攻,秦桧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靖康之变,金人掳宋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北上,秦桧也在其中,建炎四年(1130),秦桧南归,得到了宋高宗赵构的重用,官至宰相。南归的他力主议和,签订了绍兴和约。秦桧以议和有功,窃据相位十几年。在其执政时期,秦桧滥用职权,大力培植党羽,实行高压政策,屡兴冤狱,控制台谏,打击反对派。秦桧执政的南宋政权一直执行着他的向金妥协的路线,对南宋的内政、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绍兴和议的历史背景

秦桧可谓是在绍兴和议的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本人的努力也是和当时的客观前提分不开的。

三、绍兴和议的历史背景

秦桧可谓是在绍兴和议的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本人的努力也是和当时的客观前提分不开的。

(一)政治方面

当时的南宋是在北宋刚刚灭亡后,仓促建立起来的王朝,可谓是北宋后期腐朽政治的延续,皇帝贪图安逸,偏安一方,朝政未稳,在用人方面也有许多不当之处。任用奸臣黄潜善、汪伯彦,“伯彦、潜善逾年在相位,专权自恣”。【1】秦桧为相,他“喜脏吏,恶廉士,通馈遗,四方大帅,监司郡守,献馈者无虚日”。【2】南宋建立之初的社会秩序也十分混乱,土地过分集中,苛捐杂税日益繁重,使得阶级矛盾尖锐,各地频繁的出现小规模的兵变、农民起义。《续资治通鉴》中记载到:“辛亥,御前中锐第七将徐文叛,奔伪齐。”【3】而金朝的政治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则比南宋强,行政效率较高,但是其内部统治集团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趋激励,加之被统治地区的汉人不满金朝的残暴统治,起来反抗,使得金朝的内部矛盾重重。

(二)经济方面

北宋灭亡前后,金人向宋索要了大量的贡银财帛,农民起义又使“江南由是凋敝,不复昔日之十一矣”。【4】高宗建立南宋,国土面积是北宋的三分之二,税收大为削弱,但是朝廷的各项开支和军费与日剧增,这使得南宋的财政状况十分紧张。金朝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但是通过对其他地区的掠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控制中原后,逐步封建化,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但相比较南宋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军事方面

宋廷向来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实行更戍制,战斗力相对低下。南宋建立之初,面对金朝强大的攻势,南宋政府不得不改变以往的政策,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他们带兵领队,率领部众与金作战,并取得了一些胜利,南宋得以偏安一方。金朝的军事力量则比南宋强,在宋金对战中,“拐子马”、“铁浮图”是金兵的主力,堪称精锐,常常给宋朝的军队以沉重的打击。但在宋朝军民齐心的抵抗下,金人也吃过败仗,加之金人逐渐认识到武力滅宋不大可能,于是逐渐放弃了武力灭宋的想法。

四、秦桧在绍兴和议中的活动

绍兴和议一共有两次,第一次和议是在绍兴九年(1139),和议的内容有:第一,宋向金称臣;第二,宋每年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第三,宋金以黄河为界,金归还陕西、河南;第四,金归还徽宗灵柩及其亲族。然而这次和议签订不到一年,金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政变,主和的挞懒被兀术所杀,兀术上台,“败盟,分四道入侵”【5】。第一次和议失败。第二次和议是在绍兴十一年(1141),和议的内容有:第一,宋向金称臣;第二,宋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第三,宋金的疆界划分,东至淮河,西至大散关。秦桧在宋金和议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秦桧从金南归以后,力主议和,“朝廷虽数遣使于金,但且守且和,而专意与敌解仇息兵则自桧始”。【6】他通过种种政治手段,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付诸实践,促成了绍兴和议,高宗曾褒奖他“决策元功,精忠全德”【7】。

(一)投靠金朝

在靖康之变前,秦桧曾力主抗金,反对求和。“桧上兵机四事:‘一言金人要请无厌,乞止许燕山一路;二言金人狙诈,守御不可缓;三乞集百官详议,择其当者载之誓书;四乞馆使金于外,不可令入门及引上殿。’”【8】北宋灭亡后,秦桧被俘北上,被金太宗赐予挞懒任用,挞懒对秦桧也十分的信任,在军中委以“参谋军事”,兼任“随军转运使”。秦桧受到了如此重用,这在俘虏中是不多见的,在徽宗、钦宗二帝等人在北上的路中,徽宗口渴,只能吃路边采摘的桑葚来解渴,而燕王死,金兵只用马槽来收殓他,北上之后,“宋二庶人(徽宗、钦宗)素服见太祖朝,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9】可见金人对北上之人的压迫凌辱。秦桧得此知遇,由此便开始投靠金朝,在金朝的生活使秦桧了解到金朝军事实力的强大,南宋的军队很难抵挡住金人的进攻,在挞懒领军攻打楚州的时候,秦桧曾献计,为挞懒写了一封缴文,劝城内军民投降。由此,一场秦桧与金朝之间的以议和为主的政治交易也就开始了。建炎四年,秦桧与其妻子及其仆从等一班人从楚州逃归南宋。为了给自己的南归找一个借口,他口执一词说是趁金人不注意,杀掉了监视自己的金人,夺船而逃,当时的大臣们均对此抱以怀疑。当时同他一起被拘禁的大臣还有何栗、孙傅等人,为何只有他一人独自逃回来?这是疑点之一。另外秦桧在金人军中当差,作为一个战败敌国之人在金军中任职,金人必定要拘留其妻子等人作为人质,为何他会协同妻子仆从等人一同逃回来呢?这其实是金人有意放归。当初康王即位,秦桧曾为徽宗修改与金和议的约书,投靠金朝。金人将秦桧作为与南宋和议的突破口,利用秦桧,达到与宋和议的目的。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金宣宗时,大臣孙大鼎曾上疏,‘既不可以威取,复结怨已深,势难先屈,阴有以从遂纵秦桧以归,一如忠献(粘罕谥)所料。’”【10】当时与他关系不错的宰相范宗尹和同知枢密院事李回极力为秦桧辩护,高宗也急于从秦桧那了解金朝的情况,还亲自接见了他,“帝曰:‘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能寐’”,【11】就这样对秦桧的怀疑也就不了了之了。

(二)抓住高宗苟安的心理

秦桧一回到南宋,即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后又被提升至参知政事。南归之初,秦桧见高宗之初曾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思想,并起草了与挞懒的求和书,深得高宗的赏识。绍兴元年(1131),秦桧升至右相,明确提出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12】的主张,但是与他同僚的士大夫和广大军民都坚决反对。秦桧在一反对声中被迫下台,但是他抓住了高宗想与金朝和议的想法,伺机再居相位,提倡议和。高宗之所以想向金妥协,是害怕金朝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再度南侵,颠覆自己刚刚建立的政权,这是原因之一。二是害怕迎回徽宗、钦宗二帝,自己的帝位不保。三是害怕北伐武将拥兵自重,“功高盖主”。绍兴八年,秦桧再度为相,他紧紧抓住高宗想与金朝和议的想法,再度力主和议。秦桧曾独自跟高宗说:“‘臣僚畏首尾,多持两端,此不足与断大事。若陛下决欲讲和,乞专与臣议,勿许群臣预’。帝曰:‘朕独委卿。’桧曰:‘臣亦恐未便,望陛下更思三日,容臣别奏。’又三日,桧复留身奏事,帝意欲和甚坚,桧犹以为未也,曰,‘臣恐别有未便,欲望陛下更思三日,容臣别奏。’帝曰;‘然。’又三日,桧复留身奏事如初,知上意确不移,乃出文字乞决和议,勿许群臣预。”【13】秦桧紧紧抓住高宗求和甚坚的心理,不顾朝臣的反对,开始和金人谈判。

(三)排挤政见不同的权臣

在抓住高宗持向金妥协的心理后,秦桧还使用一些政治手段来排挤那些朝中反对议和的势力。首先是排挤权臣,独揽相权。时任宰相的张浚与赵鼎皆被秦桧排挤出朝中。作为主战派的张浚当权,是秦桧议和的主要威胁。刘世光在淮西战役中临阵退缩,作战不力,被罢免了职务。张浚曾想由都督府来指挥淮西军,秦桧暗中捣鬼,百般阻挠,利用了武将王德和丽琼之间的矛盾,向高宗提出了任命王德为都统制,让丽琼来辅佐他的建议。当时张浚也知道丽琼不服王德,对此提出反对的意见,但是没有得到高宗的采用。绍兴七年(1137),丽琼不服,带领的自己的部下四万人投奔了伪齐,造成了淮西地区军事防务的空虚,贻误了军国大事。而作为当时的宰相,张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便主动请辞,离开了相位。赵鼎虽然是主守派,主张议和,但是和秦桧投降妥协的思想格格不入,秦桧便决定把他也排挤出朝中。秦桧早高宗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高宗曾封伯琮为建国公,封伯玖为吴国公,吴地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皆超过建州,大臣们认为弟弟伯玖的封地不宜超过哥哥伯琮,赵鼎也这样认为。秦桧以此挑拨,单独面见高宗,赵鼎由此罢相。“鼎既去,桧独专国,决议议和”。【14】

(四)打压、拉拢反对议和的朝中官员

秦桧在排挤权臣的同时,还打压朝中反对议和的官员。当时朝中的大臣,张戒、吕本中、张九成等人皆反对议和,王庶曾上疏七次,“始终言和议非是”,【15】枢密院编修官胡诠上疏,甚至要求斩掉秦桧的人头。这些人非罢即贬,甚至被冤下狱,“中朝贤士,以议论不合,相继而去”。【16】例如反对议和的王庶被罢去枢密副使一职,贬到潭州;上疏的胡诠就被贬到昭州;冯时行言和议不可信,被贬到万州。秦桧“大则窜逐,小则罢黜,虽举朝非之而不顾,至有一言迎合,则不次擢用”,【17】曾用高官厚禄来拉拢引诱朝臣。秦桧曾对张九成、增开、晏敦复等进行拉拢,被严厉斥责,没有得逞。张九成对秦桧说:“未有枉己而能正人者”【18】,增开怒斥秦桧说:“丞相今日不当说安危,止合论存亡”,【19】晏敦复为人刚正不阿,拒绝了秦桧的拉拢。当然,他也成功的拉拢了一批朝臣,来为其议和服务。中书舍人勾龙如渊附和秦桧议和,曾向秦桧献计:“邪说横起,胡不择台官击去之”【20】,于是他升为御史中丞。莫将、施廷臣等人曾上疏言和,均得到提拔,官居要职。

(五)收归兵权,杀害岳飞

由于抗金的需要,南宋允许抗金将领自己领队练兵,带兵打仗,形成了一些武将拥兵自重,不利于南宋中央集权的统治,于是以秦桧为首的朝中官员要求收归兵权。特别是在绍兴九年(1139)七月,金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政变,兀术掌权,杀宗磐和挞懒,背叛盟约,领兵南侵。当时宋军奋起反击,捷报频频。韩世忠、岳飞等人都取得了对金作战的胜利,“诸将所向皆奏捷”。【21】当时张俊攻克亳州,韩世忠的部下王胜攻下了海州,岳飞取得了郾城一役和颖昌一战的胜利,甚至差点俘获兀术。战争的态势向着利于南宋的方向发展,朝野内外决心抗战,收复中原失地的声音越来越强,这是主和派的秦桧所不能容许的,他千方百计地阻挠宋军反击。他曾命令张俊等人班师回朝,韩世忠闻上意,驻扎在濠州,没有继续出击,而刘錡则从寿春退守回来。高宗与秦桧还下了十二道金牌诏正在北伐的岳飞班師,“自是不复出兵”。【22】秦桧知道,手握重兵的武将除张俊以外向来坚决抗金,是秦桧议和的最大障碍,所以他在下令南宋各路军队班师回朝的同时,他还在给事中范同的建议下收归诸武将的兵权,解除他们对和议的威胁。秦桧把张俊、韩世忠、岳飞调回朝中,任命张俊和韩世忠为枢密使,任命岳飞为枢密副使,明升暗降,将他们束缚在朝中,以此来解除他们的领兵之权。这样一来将无兵马、兵无战意,削弱了南宋军队的实力,造成了非议和不可的局面。年轻的岳飞在反金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拥兵自重,同时他的岳家军军纪严明,在朝中与民间有这较高的威望,同时他坚决反对议和,是军中阻碍议和的主要力量,可见岳飞是秦桧议和的绊脚石,是他妥协议和路线的主要障碍。于是秦桧决定诬加罪名,处死岳飞。绍兴十年(1140)十月,秦桧令其党羽诬告岳飞,同时张俊也诬告岳飞的部下张宪谋反,于是岳飞被关进大理寺等候审理。同年十二月,秦桧以岳飞收到诏书但不救淮西等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岳飞,解除了秦桧的心腹大患。

五、绍兴和议的影响

绍兴和议以后,南宋与金的关系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维持了长达二十年的和平,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客观上促进了两个政权政治和经济的交流。南宋得以偏安一方,金朝则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转而对内缓和阶级矛盾,防御蒙古侵袭。但是,绍兴和议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金朝强加给南宋的带有屈辱性的条约。它规定南宋皇帝“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是政治上对南宋的侮辱。同时每年南宋给金岁贡币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给南宋带来的一定的经济负担。

结语

秦桧通过种种不光彩的政治手段,造成了南宋非议和不可的局面,促成了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他以主和有功,官居相位十几年,给南宋的内政与外交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当时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不难看出,秦桧之所以能够促成绍兴和议,是当时金朝和南宋两国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势力相互消长,两国相互均势的结果。而秦桧的主和思想适应了当时环境的需要,于是他及其他促成的和议便成为了当时政治活动的中心,而绍兴和议也继续着宋金两国相互均衡的局面。

参考文献:

[1][5][7][8][11][13][14][15][16][18][20][21][2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李鸿飞,论“绍兴和议”的签订[J],学理论,2010年第13期

[3]毕沅,续资治通鉴[M],第七册,中华书局,2008年

[4]曹家齐,从宋、金国立对比看绍兴和议的签订[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03期

[6][12]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第二册,中华书局,1977年

[9]脱脱,金史[M],第一册,中华书局,1975年,第59页]

[10]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7]增碧琼,千古罪人秦桧[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9]韩酉山,秦桧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班超(1986—),男,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方向研究;

王欢欢(1987—),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秦桧
秦桧的另一面
铁铸的秦桧跪像
油炸“秦桧”
无题
无题
杨原失蹄
狐仙恩师
死咒
“大方向正确”下的国民性
奸心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