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耻感教育内涵探析

2020-09-10王娟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庸小人儒家

摘要:儒家耻感教育的内涵需进行研究。本文在明晰典籍中“耻”本身释义之后,对孔子和后代儒家学者耻之内容分别进行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耻;耻感教育;儒家思想

引言:儒家耻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融入到传统教育中,形成为儒家耻感教育。“知耻而后勇”,认真发掘、继承和弘扬儒家耻感教育的内容,对于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一、“耻”字释义

耻,古作恥,《说文解字》曰:“辱也。从耳,心声。”《六书总要》曰:“耻,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在《古代汉语》中,它有三种用法:一是作名词用,指人的羞愧之心,是人们内心所体验到的一种屈辱、羞恶的情感;二是作动词用,含有因受到侮辱而感到羞愧可耻、或使别人受到侮辱而使其感觉羞耻等意思;三是作形容词用,形容个人或某些人有羞耻之心的意思。在汉语中,和耻表达相同涵义的词还有惭、愧、辱、羞、悔、作、愤、徘等词,它们均含有通过人的内心感受引起行为变化的意义。[1]

二、儒家“耻”之内涵

(一)从孔子的君子与小人之分看“耻”之内涵

孔子在《论语》一书中提出了君子和小人两种人格类型,我们试图从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中阐释“耻”之内涵。

“仁”,在孔子看来,君子首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便是“仁”,其重要内涵之一便是爱人。与之相对,小人虽然也有可能会爱人,但是小人爱的只是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并且是在优先保护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有时候甚至会不惜会牺牲他人的利益来保全自己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以损人利己为耻。

“义”,对“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首先应当以“义”当先,以义统利。对于见利忘义之徒,孔子是非常厌恶的。但与此同时,孔子对利也不是一概排斥的,而是认为合义之利,不仅可取,而且当取,否则就是耻辱。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见利忘义、不取合义之利皆为耻。

“礼”,在孔子看来,“恭近于礼,远耻辱也。”[2]但是,十足的恭顺,卑躬屈膝是可耻的。不仅如此,对人心怀怨恨,表面却非常友好,表里不一,内外相悖,也是可耻的。君子总是以礼待人,而与此相反,小人却总是“无礼”或者虚情假意的按“礼”的方式待人处事。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 无礼或表里不一皆为耻。

“智”,综观《论语》言论,孔子主张君子要德与智并重,不过,孔子主要是从德性方面阐述君子修养的,这之中隐含君子必须德胜才的思想。与之相对,无才无德、才胜德便是小人。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无才无德、有才无德皆为耻。

“信”,孔子明确把“信”视作君子的重要品质之一。與此相反,小人的毫无信用可言、说反悔就反悔。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言而无信为耻。

“忠、恕”,在孔子看来,“忠”是君子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而小人为了谋私利,一般不依“忠”的法则行事。关于“恕”,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从中可看出,孔子认为君子做事时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与此相反,小人不仅难以做到设身为他人着想,还只图自己快活,置他人于不顾,相应地,小人采取的是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的待人方式。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不忠、强人所难皆为耻。

“勇”,孔子主张:“见义不为,无勇也。”[4]这说明,君子必须做到刚毅正派但也不能软弱无能。但在孔子心中,“义”又是重于 “勇”的。与君子相对,小人自然是无勇的。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不忠、强人所难为耻。

“中庸”,就是说君子待人接物要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5]由此可见,与君子相对,小人待人接物上是肆无忌惮的。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肆无忌惮为耻。

“文质彬彬”,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与君子相对,小人往往是言语粗俗、行为放肆的,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俗不可耐为耻。

“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与君子相对,小人没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为了讨好,往往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曲意逢迎为耻。

“谦虚”,虽然未被孔子正面明确的提出为君子宜备的心理素质,不过,从孔子对“骄”的反对和对谦虚的身体力行来看,孔子实际上已经将“谦虚”看作君子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与之相反,小人往往不知天高地厚、目中无人,“骄而不泰”。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骄而不泰为耻。

“自强”,虽然也未被孔子正面明确的提出为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之一,但从《论语》记录的孔子言论来看,孔子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践行“自强”的。而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君子,也自然是自强不息的。与此相反,小人一旦得势便洋洋得意;遭遇挫折便心灰意冷,怨天尤人。由此我们试概括,“耻”的内涵之一是:自暴自弃为耻。

总结上述,我们认为,孔子的“耻”观包含十二个方面:损人利己,见利忘义、不取合义之利,无礼或表里不一,无才无德、有才无德,言而无信,不忠、强人所难,肆无忌惮,俗不可耐,曲意逢迎、骄而不泰,自暴自弃。显而易见,这些“耻”之内涵大多是与个人道德修养、人伦道德有关的。

(二)后代儒家学者“耻”之内涵

孟子对孔子的耻的思想进行了衍化,他特别强调耻感对于个人的意义,认为 “耻”是人类先天具有的,并把它称为“羞恶之心”。孟子说到:“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侧隐之心,仁之端也。”[8],把“羞恶之心”视作人的根本,并且认为一个人最大的耻辱就是没有羞耻心。从中可见, 孟子将耻与仁义二者联系在一起,把“耻”的思想融合到了儒家“仁”的学说里。

孔孟之后的儒家学者把“耻”与立人联系在一起。南宋朱熹进一步肯定了孟子人不可以无耻的观点。周敦颐进一步说到:“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9]

至后来,儒家学者不仅将“耻”与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还将“耻”上升到国家层面,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顾炎武论“耻”,将之放在道德的首要地位。“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理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10]

总结上述,孔孟之后的儒家学者愈发重视“耻”对个人修养的意义,并且更多的将之与时代社会、国家民族关联起来,使“耻”之内涵具有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

结束语:儒家耻感教育内涵丰富,在当代仍具有重要价值,既有助于弘扬儒家励志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观,百折不挠、善养浩然正气的气节观,又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高尚节操,抵御各种诱惑,经受社会考验,对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荣辱观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凡.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J].学习与探索,1997(01):136-142.

[2][3][4][5][6][7]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1986.

[8]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周敦頤.通书[M].载《周廉溪集》光绪六年公善堂校刊本.

[10]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八年版.

[11]叶飞.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9,(6).89-93.

[12]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J].社会科学,2012,(1).81-86.

[13]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3).76-83.

[14]简成熙.教育评价时代的危机与Biesta的教育美丽冒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61-75.

[15]卢盈华.羞耻现象学——基于马克斯·舍勒与儒家的阐明[J].思想与文化,2017,(2).50-69.

[16]简成熙.彼得斯对教育内在性目的之论证及其相关评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9,(1).3-17.

[17]高德胜.羞耻教育:可为与不可为[J].教育研究,2018,(3).35-45.

[18]倪梁康.关于”羞恶之心”的伦理现象学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3).113-119.

作者简介:

王娟(1996年4月—),女,汉族,山东青岛,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教育史。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中庸小人儒家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知命
指印小人来了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木勺小人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茶道
与小人为伍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