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020-09-10杨姿
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下,极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且各个行业都努力朝着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建筑项目管理中,智慧工地系统的合理引入和运用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完善程度,有效实现了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工地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智能现场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使智慧工地系统合理运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从而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慧工地;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12-0000-00
1智慧工地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
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实时共享及精准性传输,进一步关联和优化现场采集到的工程信息数据,结合专家预案及结果分析后获取的施工发展趋势,运用移动设备对现场预警进行快速响应,对施工现场问题予以迅速处理与传达,以此来构建更加生态、绿色的施工项目,提升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水平。现阶段,建筑施工现场智慧工地根据我国相关案例分析得知,共有以下几种技术:第一,移动互联网技术,其可以实现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帮助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整合。例如,现阶段移动App已经广泛在智慧工地中应用,通过移动App可以实现施工现场材料验收、实时沟通以及质量安全巡检。同时,利用物联网与集成BIM技术,还能做到对施工现场的图档协同、检查、跟踪以及移动监控的安全控制;第二,智能化技术,主要通过将各种机械设备与工艺工法的综合应用,以此来提升智慧工地的智能水平与自动化程度[1]。
2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环境检测和智能喷雾降尘
在实际工程展开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产生一定的粉尘污染。通过应用具有智能喷雾降尘功能和环境检测功能的系统,能够自动联动运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不仅造价成本较低,而且十分节能高效。降尘除霾监测子系统在智慧工地系统中尤为重要,其能够全天候动态监测施工现场环境情况,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微电脑系统中,同时发生超出标准的情况,还可以及时制定针对性策略,效果十分显著。该子系统的运用,不但有效改善了工作环境,降低了粉尘的深度,还维护的现场环境卫生,使工人在作业时更加安全。该子系统可以详细测定周围环境的各项信息,涉及到有害气体、噪声、风力风向以及温湿度等,并且可以在触摸屏上显著这些测量信息,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实现联动,为现场施工环境的安全性保驾护航。
2.2高支模监控系统
在实际收集过程中,该系统主要运用高精度监测设备与数控设备来实现。这些设备的各项数据都是达标的,经过了厂家生产的严格检测。相关安全人员在进厂前会调整相应的参数,并于安装完成后,全过程监测和监控使用过程,如果有超标情况出现,设备警报器就会自动响起,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还可以及时提醒现场人员撤离,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3塔式起重机监控管理
具有对塔式起重机重要运行参数信息进行实时监视、数据存储、传输及控制功能,能以图形、图表或文字的方式,显示塔式起重机当前主要工作参数以及与塔式起重机额定能力比对信息[2]。
2.4充分利用智慧工地周界防范系统
防范系统在智慧工地范围内的应用较高,对有效监测施工地区的开展情况十分有利。利用电子感应可以自动勘测施工环境的周围情况,在入侵活动的发生过程中,可以实现报警机制的自动触发,并将被入侵区域的情况在平台上向工作人员展现,有助于建立更加针对性防范入侵措施。通常来说,红外光是该系统的主要发射器,该发射器发出的光肉眼看不到,共有四束光,能够防止入侵者在进入勘测范围时造成的错误警报,使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既能保证施工项目开展中设备与材料的安全性,还可以切实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2.5周界防范红外对射
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在建筑办公区与施工现场的重点,极易发生盗窃和生产事故事件,所以对于现场管理人员来说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尤为关键。至此,可以利用智慧工地的周界防范红外对射子系统。基于电子技术的支持下,周围防范红外对射子系统可以自动勘测监测范围内的一切入侵行为,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将入侵位置准确发送给工作人员,为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提供依据。该子系统会主要是在发射端运用红外发射器射出红外光形成的网状光束,待这一光束在接收端接收后,可以立即开始防卫。这有对这些光束进行完全阻挡后才能实施报警,使入侵位置能够准确无误,为防范工作的准确开展奠定基础,不仅使安全管理更加人性化,还有效避免了传统监控系统中需要人工实时观察的弊端问题。
2.5工地现场智能限电控制
安全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施工现场生活用电的重点,在实际用电过程中,施工人员过于随意,为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造成了不可控制的问题,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安全也无从保证。而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人员用电没有规范的问题。该子系统一般从电压、负荷以及时间等方面入手,在人员用电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时间控制器对人员宿舍中每一条供电回路进行有效控制,做到上班时断电,防止无人时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同时,针对于用电负荷,需要配置220V插座在每个宿舍,所有插座必须只有一条回路,主要用在冬季取暖时碳晶板供电,并且使用自动装置控制每一条回路,为了防止工人对电路私自改造,当超过5A电流时,需要做到自动断电。宿舍中在用电电压方面也要采用36V电压,以此来对用电安全性予以保障。除此之外,在宿舍中为了对工人手机充电要求的满足,需要专门配置充电插座。通过上述对子系统的应用,对用电控制时采取的各种手段,能够实现设备系统的自动化,使用电安全能够实现从根本上予以保证,既降低了工程管理难度,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的投入[3]。
3智慧工地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对智慧工地现场管理体系的软件和硬件定期进行维护,保障正常运行。运行维护要求如下:第一,智慧工地现场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应符合JGJ/T43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标准的规定;第二,运行维护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网络系统、主机和存储系统、数据库和软件系统;第三,运行维护管理内容如下:具有系统和设备操作手册、系统架构手册等常规运维指导文件;编写运维定期巡检计划,进行预防性维护;编制故障响应、应急处理流程及方案;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近期维修过的设备进行复检,对网络线路进行检查并填写运行记录;设备供应商或施工方应对运维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运行与维护的全部过程应进行记录和存档。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全面实施和创新智慧工地系统,大力推进绿色建设。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施工安全性,从而使项目建设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现场情况,不断归纳总结,不断完善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各方全力配合,相信智慧工地系统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相应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世龙,徐鑫.某百万机组火力发电建设项目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优化[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0,10(Z1):90-94.
[2]欧红亮,吴恩明.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在公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20(4):48-49.
[3]吴长顺,叶文启,范鹤濱.智慧工地系统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建筑施工,2020,42(3):464-465.
收稿日期:2020-12-08
作者简介:杨姿(1972—),男,宁夏中宁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