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互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2020-09-10丁永华
丁永华
常见的评价方式有教师评价、个人自评和小组互评,而教师面对众多学生的作文,在评价时难免有疏漏,这时就应该发挥小组互评的作用。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本文将介绍小组互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方式,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一、建立互评小组
要开展小组互评,首先就是要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可以让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让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组长需要把握小组互评时的节奏并将评价内容向教师汇报,三名组员则应该科学分工,从主题、结构、内容三个方面对其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进行互评时,可随时调整各个组员的分工,使其在每个角度都得到不同的评价体验,优化自己对于作文主题、结构、内容的理解,最终使每名学生都可以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What city would you like to visit?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就可先根據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平时表现,将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任命为组长,并分配一个学困生,再来均匀分配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让小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习。教师首先让小组组长为自己的成员分配任务,组长可以指派学习能力一般的成员分别从内容和结构出发,对其他成员的作文进行评价,对于组内的学困生,则为其分配辨别作文是否紧扣主题,找出什么地方与主题呼应的任务。然后几名成员一起将各自的文章交换进行修改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习困难的成员,其他人要提供帮助,如果出现错误的情况应该随时改正补充。
二、运用科学的评分准则
教师在实施小组互评的时候应该制定一个科学的评分准则,按照这个准则科学地将作文分为五个档次:第一档为差,可以给1到5分;第二档是较差,这个档次是学生运用的高级词汇较少,结构上缺乏逻辑性,表意较为模糊不清;第三档是中等,这个档次从作文的整体上来看,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但在文中运用的都是简单的句子;语法和单词上存在错误,阅读时影响不大,给学生分数在11至15分;第四档是好,这个档次的分数是16至20分,作文表意明确,紧扣主题,词汇使用较为准确,语法也符合作文的要求。第五档是优秀,分数在21至25分,文章结构清晰,高级词汇和句型使用得当,文章要点齐全,错误很少,完成了写作的目标。
在具体的小组互评中,学生要按照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来为小组其他学生的作文打分,如在一名学生的英语作文中,有一个词汇书写错误,那么其他成员就要扣掉1分,一个词组用错应该扣掉2分,出现语法方面的错误扣掉5分。将这些评分标准全部明确以后,小组成员应该先从文章主题出发给出一个大致分数,再来全面考虑文章的整体结构,观察每个句子之间是否连贯,单词和短语的使用是否存在问题等,记录好文章中的每一个问题,在大致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加分和扣分。在这个过程中,小组长要全程监测每位成员的打分是否按照评价标准,是否恰当,并要求其进行调整。在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下进行小组互评,就能实现有效科学的互评。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评
在进行小组互评前,教师可以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评价,以作示范。例如,在进行以“City Life & Country Life”为主题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掌握批改的方式,尤其是运用标准的符号批改,有错词可以划线,如果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错误要画圈。句子修改要用双括号,在右边打上“×”。句子删除运用双括号在右边括号处写上“删”,再让学生按照评分标准开展互评。
教师首先需要把全体学生的作文随机进行分配,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内成员不可以互相评分,确保组内学生在评分的文章是其余小组学生的,运用第二节中的评价标准进行互评。小组评价结束后,由各个小组长组织开展组内讨论,为评价的文章定等级,并写出评语,最后签上小组成员姓名以示负责,小组长将互评结果告知教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必要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以提升批改的效果。
高中英语作文体现的是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小组互评可以让学生在互评过程中,知道自身存在的缺点,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同时也打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