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几种方法
2020-09-10王冬梅
王冬梅
學习语文离不开阅读,细读文本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式。高中生应该如何细读文本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希望能给其他教师带来帮助。
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词语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以《父亲的菜园》为例。《父亲的菜园》讲述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的故事,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而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的故事,重点描写了他开荒、填土和育肥的过程,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这篇文章看似在记录生活中的小事情,但如果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他们就能体会到作者对身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歌颂了他们坚强不屈、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这也是当前年轻人身上所欠缺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以下句子:
1.望着我们困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
2.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细细品味作品中的词语。学生会发现“坚毅”一词刻画了一位勇于开拓的农民的形象。“难为”和“拼了命”,体现了这块菜地的贫瘠与荒凉,“父亲”不仅非常了解这篇土地,还非常热爱它。所以才会不顾眼前的利益,决定把这一季的豌豆翻进土里,育肥土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其中的词语,就能让他们深入文本,和文本对话。
二、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句子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品味作品中的词语,还要带领他们品味作品中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情感,探寻其情感是如何产生的。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这篇散文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这个句子。作者一连用了五个问句,可见他是在深入思考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带着残缺的身体努力地活着,这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难道不是莫大的鼓舞吗?学生通过品味文中的句子,就能体会到苦难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探究作品的主题
探究作品的主题,是读书人的任务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探究作品的主题。例如,在讲解苏洵的《六国论》时,一些教师特别注重讲解文中的字词句,而不是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主题。这样教学,学生是无法真正读懂《六国论》的。学生学习这篇古典论文的难点并不在于知道六国的覆灭与秦的强大,而在于了解当时的历史,包括六国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灭亡的时间和顺序、各国与秦国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熟知这些历史文化常识,他们才能更好地探究作品的主题。首先,苏洵并不是战国末期的人,他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并不在于陈述或者记载历史 ,而是要借六国的灭亡警示宋朝统治者,期望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苏洵在文章中指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可见,六国灭亡是因为政治上太保守,因循守旧,忽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对付秦国的“连横”,进而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逐一击破了。此外,“商鞅变法”增加了秦国的国力,使其具备了统一的实力,再加上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者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抒发了对大宋的担忧之情。
简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逐渐掌握细读文本的方法,阅读更多的文本。学生的阅读能力越强,他们能够读懂的文本就越多,也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