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指导学生准确立意
2020-09-10王艳艳
王艳艳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准角度,准确立意,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第一阶段: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先让学生阅读优秀范文,自己总结出常用的立意方法,并与其他学生交流,让他们对“如何立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
(一)引导学生攻其一“点”,不计其余
作文题往往会给考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立意,但必须选准一个“点”。这个“点”必须出现在作文的标题、首段或结尾段。
习作《我心雀跃》的立意就很好。“雀跃”是指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我心雀跃”写的是一种“小确幸”,是触及人心的人和事。节选片段如下:
中秋夜,这些景、人、事让我感受到快乐,那颗寂寞的心终是染上了别样的色彩。良宵,爱与温柔浸透天地,跃动不已的心变成了鸟儿,开始唱起赞歌。“孩子!”放眼远处,奶奶正不停地向我招手。我懂,沿途返回的路上我不是孤单一人;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是为我点亮的。而今,妈妈、奶奶甚至是过路的人,都让我感受到了快乐与温暖,他们一起催我奋进、促我成长。
我的心也像鸟儿一样振翅欢呼,飞向远方……
(二)鼓励学生巧加词语,化大为小
针对一些较为开放的作文题,学生可以采用增加修饰语的方法来缩小立意和取材的范围,化大為小,凸显主旨。
有的作文题会直接给处题目,如“请你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不超过800字”。这种作文题的开口就比较大。在立意时,可以选取一个点,加上一个词,如“友情”,化大为小,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主题。习作《友情在路上》的片段如下:
四季变幻不停,在这条柏油路上,我们走过了一天又一天。在这四季的道路上,我们相伴而行。有时,我们好像是对方的镜子;有时,我们是一起撒野的疯子。你就是我的灯,引领着我,陪伴着我。你在我的航线上,我在你的视野里。这条路没有尽头……
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难度稍高的作文题,引导学生逐个击破,归纳总结出有效的立意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展示学生的习作,引导他们仔细修改,让他们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总结出方法。具体如下:
(一) 带领学生深思细品,慢慢琢磨
有些作文题的内涵比较丰富,在审题立意时,学生需深思细品,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象征意义或运用了比喻的题目,如“你是我成长的标杆”。这里的“标杆”一词有明显的比喻意味,字面意思是物质层面的标志物,深层意思是“学习的榜样、行动的引领”。教师可以尝试将学生所写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习作投影出来,引导他们深思细品,慢慢琢磨。
以下是学生习作,粗体字为修改后增加的内容。
认真,严谨,自律,都是你的代名词;敬业,负责,无私,都是你给我立下的标杆。向你学习,学习你的优雅,你的智慧。林徽因,你是我成长的标杆。
你的优雅、你的高风亮节被时间沉淀了下来,是你让我有了前进的方向,是你在指引着我一步步向前。你是我成长的标杆,引领着我无畏而坚定地前进……
在讨论、比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下面是学生的习作,粗体字为修改后增加的内容。
你那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让我不由自主地走近你,了解你的乐观与豁达。你的脚步略显蹒跚,语调却柔和平缓:“要杯茶吗?”你的声音似那雨珠滴落,透出一份婉转与悠扬。你纤长的手指轻捏壶盖,将茶壶轻轻往上提,一条银带在空中画出美丽的弧线。杯中的新叶在水中漂浮着,让人嗅到了清香。你双眼微闭,嘴角轻扬,透出一丝从容与淡定。
自此,你就成了我成长的标杆,让我学习你的从容淡雅、沉着冷静吧!
我与你同坐在石板上,你爱读诗词,爱看文章。我们手捧一杯清茶,夕阳照在我们的肩头,把我们的头发都染成了金黄色。我们从唐朝的诗聊到宋朝的词,谈到现在文章,无话不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你微闭双目,念着《幽窗小记》,你是博学多才的。我与你交谈,就像是在与一位学者谈话。
这样,你就成为了我成长的标杆。我想像你一样有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华。你的从容淡定、乐观坚强、博学多才深深地吸引着我。你就是我成长的标杆……
(二) 鼓励学生创设情境,选点突破
部分作文题中会出现比较抽象的词语,在审题立意时,要格外注意。如作文题“铭记历史,感恩先辈”,该题目涉及“历史”“感恩”等抽象词汇,学生在审题时往往难以把握其内涵。对此,教师可以让他们简单说一说自己是如何选材和立意的,鼓励学生创设情境,选点突破。
以下是学生习作《铭记历史,感恩先辈》修改前后(粗体字)的内容:
山青青,水悠悠,我们乘着小船,随江水飘荡,细赏雨中的江南。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红军那啊——行二万五里哩——翻千山万水,为百姓,为革命!”歌声渐渐高亢,在天空盘旋,惊起一群鸟雀。我不由向身后望去,摇船的你已有七十出头,满头白发,面容沧桑,浑黄的眼珠里含着别样的情绪。唱罢,你清了清嗓子,开始诉说过去的事情……
说着,说着,你的眼中竟盈满了泪水,不知是为红军感到骄傲而留下眼泪,还是为祖国过去遭受的苦难而感到悲伤。昔日的历史似乎被人们遗忘了。如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又有谁会时常回顾那段岁月、那段历史呢?今天,遇见了你,你指引我们重温了过去的历史。
一江碧水缓缓流,一叶轻舟随波飘。你站立在船头,也屹立在我的心间……
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变式练习”,引导学生以“绽放属于我的光彩”为题写作。
下面是学生的习作,粗体字为修改后增加的内容。
伸手关窗,伴随着枝条落入枯叶丛中的碎响,我突然想到:即使是无比高大的树木在这样的劲风中也得屈服吧!忽然,几片花瓣从我的指尖落下,伴随着一阵暗香,我一怔,这样的季节怎会有花呢?我愕然抬头,竟然看见半树残花!
这半树残花正在风中颤抖!这是怎样顽强的生命啊!她们完全可以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姿态凋零,可是她们却秉持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在寒风中绽放。
看着月下的半树残花,我心生钦佩。忍不住接住一片花瓣,我分明感受到了生命的余温。
如果她屈服了,也就仅仅在一个冬天悄然沉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抬起头,你就会发现,前途一片坦然。抬起头,才发现天露微光。初三这一年的寒冬,我要绽放属于我的光彩……
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引导学生审题立意。
(一)引导学生选择载体,把握本质
一些作文题涉及哲思、道理、精神等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具体的人、事、物为载体,借实在的物象或事件去诠释抽象的命题。
比如,一名学生在《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中以“舞蹈者”为载体,写了“我”舞蹈的场景,展现了青春的活力,非常特别。
片段如下:
我在舞台的中央跳起舞来,放开自己的心,只求做到最好……随着舞蹈的结束,台下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这是一场完美的舞蹈表演。
我坚信,那段回忆是青春中最亮丽的色彩,像花一般绽放在暮春的枝头。这是属于我的季节……
(二)鼓励学生“小题大做”,灵活转化
还有一些作文题目开口较小、比较具体,教师在引导学生构思立意时就要引导他们由实到虚,“小题大做”,灵活转化,透过表象寻找本質。
比如,要以“抬起头”为题写一篇文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仰起脸,抬起头”的层面,一定要深入挖掘“抬头”的内涵,如“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习作中选取一些句子,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以下是教师从学生习作中搜集的句子:
1.葵花的花语是不向困难低头。原来这就是她钟情于葵花的原因,也是她用一生去诠释的话。我明白了……
时光的彼岸,那片葵花田依然美丽,而那个怀抱葵花、向着太阳奔跑的女孩如今又在哪里呢?(主题:追逐梦想)
2.生活原来并不是只有狂奔,人不能永远只关注脚下的路,还要适时抬起头来看看天空与大地,看看日月与星辰,看看花草和树木,去发现人生道路上的美好!(主题:发现美好)
3.日头落了又升,浮云去了又来,爷爷是多么喜欢这片景色啊!我时常见到他出神地望着家乡的高空,那么痴迷,那么执着。“多抬起头,看看这天!可真是好啊!可真是好啊!”爷爷常常这样对我说。抬起头,这大概就是一个庄稼人对这高天厚土最朴实无华的爱吧!(主题:热爱家乡)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立意,让他们表达出来的情感、思想和观点符合人类普遍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展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