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09-10熊涛
熊涛
高中生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往往是理解文章内容,顺利解答课后的习题,而不是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合理引导,让他们深入地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阅读能力。具体可以这样做: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些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不强,平时没有阅读的意识与习惯,只有语文老师要求他们完成阅读任务时,他们才会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只是随便翻翻、粗略看看,往往不会深入思考。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要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祝福》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人们的思想并未得到完全的解放。在辛亥革命后的一个春节,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却死在了冰天雪地中,正好有一个人见证了老妇人的死,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了《祝福》这篇文章。那么,这位老妇人是谁呢?她因何而死?见证者又是谁?他为何要写这篇文章?请大家带着这些疑问去阅读鲁迅先生的《祝福》。”学生们对这篇文章充满了好奇,为了消除心中的疑问,他们会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从文章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不会敷衍了事了。
二、抓住细节,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正如雨果所说:“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着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就必须抓住课文中的相关细节,通过指导他们品味细节,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父亲买橘“的相关段落,如: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在阅读这段文字时,学生应关注到一些细节,如蹣跚、攀、探、缩、倾等动词。“蹒跚”写出了“父亲”虽然年老体衰、腿脚不灵便,但还是拖着肥胖的身体去给儿子买橘子的情形,这一细节中蕴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作为儿子,“我”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眼泪很快就流下来了。当“父亲”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这个搀扶的动作,真实地反映了“我”对“父亲”的心疼和愧疚。这种侧面烘托的手法,使文章富有韵味、感人至深。
三、适时提问,带领学生深入探究
一些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习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即使遇到了难题,也不会深入探究。这其实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问,主动给学生制造难题,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解决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要时,还可以让他们试着自己提出问题后自己思考解决,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解陆蠡的《囚绿记》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但是陆蠡先生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呢?”学生必须深入地阅读文本,认真分析、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本文写于1938年,这个时间非常特殊。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进行抗日文学的创作。在这段时间,作者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看着“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由此想起一年前,自己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的生活经历。那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吸引了他的注意……这抹“绿”寄托了作者对生命、对自由的珍视。作者使用了各种办法都无法囚住这绿藤,可见常春藤的生命是多么的顽强!作者借“绿”言志,赞美了这种顽强不屈的品质,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在危难中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和光明的精神的赞美之情。可以说,“囚绿”两个字是本文的眼睛和灵魂,景物被赋予“性灵”,文章也生出了“华彩”。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细节,引导他们细细品味;适时提问,带领他们深入探究,努力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