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2020-09-10陈键
陈键
摘要:简述大体积砼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预测、现场控制,材料选择,砼的养护 。
关键词:大体积砼;温度裂缝;沉缩裂缝;裂缝预测;裂缝控制
前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工业化生产的水平上。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建筑设计思想的飞跃基础设施建设中大体积砼越来越多。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砼施工难度比较大,砼产生裂缝的机率较多。为了降低经济损失,我们必须减少和控制裂缝的出现。
从裂缝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砼特别是大体积砼之所以开裂,主要是砼所承受的拉应力和砼本身的抗拉强度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因而为了控制大体积砼裂缝,就必须尽最大可能提高砼本身抗拉强度性能和降低抗应力(特别是温度应力)这两方面综合考虑。抗拉强度主要决定于砼的强度等级及材料组成,要保证抗拉强度关键在于原材料的优选和配合比的优化(砼强度等级设计已经确定),由于砼选用地材,从经济角度来考虑,原材料优化的空间相对较小,所以降低拉应力是控制砼裂缝的有效途径,而降低拉应力主要通过减少温度应力和沉缩应力来控制温度裂缝和沉缩裂缝。
一、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砼内外温差较大引起的,砼结构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砼表层和内部温差较大,出现内部膨胀高于外部,此时砼表层将受到很大的拉应力,而砼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二是由结构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温束引起的,当大体积砼浇筑在约束地基(例如桩基)上时,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放松或取消约束,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易发生深进,直至贯穿的温度裂缝。
一般(人为)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初期裂缝,就是在砼浇筑的升温期,由于水化热使砼浇筑后2-3天温度急剧上升,内热外冷引起“约束力”,超过砼抗拉强度引起裂縫。二是中期裂缝——就是水化热降温期,当水化热温升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水化热散尽时结构物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此间结构物温度引起“外约束力”,超过砼抗拉强度引起裂缝。三是后期裂缝,当砼接近周围环境条件之后保持相对稳定,而当环境条件下剧变时,由于砼为不良导体,形成温度梯度,当温度梯度较大时,砼产生裂缝。
二、沉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沉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砼沉缩裂缝在大体积砼(特别是泵送大流态砼)施工中也是非常多的。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密实,沉实不足,或者过度振捣、骨料下沉,使表层浮浆过多,砼浇筑后,没有及时抹压实(特别是初凝前的二次抹压),且表面覆盖不及时,受风吹日晒,表面水份散失快,产生干缩,砼早期强度又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而导致开裂。
三、控制措施
(一)温度控制
温度裂缝的产生一般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把其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进行科学预测,以保证控制的准确性。对温度应力的控制现场一般是进行温控(比如预埋导管通水降温、水冲洗骨料降低原材料温度等)。在浇筑砼时,采用温度传感片和测温仪,从浇筑开始测温(包括入模温度,环境温度),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宜大于2℃/d并及时抹压(特别是初凝前)和保温保湿养护。浇筑完后根据温控指标,及时调整保温保湿养护条件。
温度影响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温度、湿度、散热界面(土、空气等),初凝时间、风速、温差等影响较大。特别是风速和温差较大时,温度影响系数大大降低,最高温升将降低,这与我们的实测结果是相吻合的。但为防止降温过快,形成大的温度梯度,夏季选用蓄水养护,秋冬季加盖草袋、海绵如果工地气候风大、干燥特征拆模后及时采取防风,保温措施,并及时回填土,结果证明这些方法对温度影响系数的改变是非常有用的,事实表明控制也是非常成功的。
(二)选择合适水泥和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以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采用高标号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在满足设计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以降低砼最高温升,降低砼所受的拉应力。
(三) 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
粗骨料选用连续级配碎石,细骨料采用中砂或混合砂,细度模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砂、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并
(四)选择适当外加剂
(四)外加剂中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初凝延长到5h左右可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五)选择优化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因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实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实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验证。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质量,降低水灰比,并在砼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等,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以降低砼温升,从而可以降低砼所受的拉应力。(如图示)
(六)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层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随着浇筑的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上混凝土的质量。由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故浇筑结束后须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打磨压实,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
(七)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大体积砼最好选在春秋季施工,以降低入模温度,既是在夏季施工最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入模温度,再者浇筑砼时最好不要让砼在太阳下直接爆晒。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余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施工过程中应对碎石洒水降温、避免暴晒,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自来水可预先放入地下蓄水池中降温(拌合水中加冰屑或采用地下水)。
(八)加适当预埋件
在砼易裂缝部位埋设应力应变传感片,直接测试拉应力,以便更直接控制砼(调节保温保湿养护条件,保证温度梯度),确保砼不裂缝。在基础面筋上加设铁丝网或小直径钢筋网,以提高砼表面抗裂性(中间温度筋可去掉)。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
(九)改进施工技术
施工时加强插筋位置的振捣、抹压、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由于钢筋是热的良导体,易产生大的温度梯度,这是裂缝产生的一个主要环节。同时加强初凝前的抹压,以消除初期裂缝,并加强早期养护,提高砼抗拉强度。
(十)加强砼浇筑后的养护
砼浇筑后采用蓄水法保温、覆盖养护或带膜养护,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不应大于25℃;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蓄水法保温养护,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可通入冷却循环水,以便加快承台内部热量的散发。如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且可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
(十一)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施工中严格按照方案及交底的要求指导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强计量监测工作,定时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认真对待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冷缝,并采取措施加以杜绝。在变截面施工前,一定要加强预测,并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落实施工方案。
(十二) 加强混凝土的测温工作
为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在砼内埋没若干个测温点,采用L形布置,每个测温点埋设温管2根,管底埋置于混凝土的中心位置,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另一根管底距砼上表面100 mm,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测温管均露出混凝土表面100 mm。用100的红色水银温度计测温,以方便读数。第l~5d每2h测温1次,第6d后每4h测温1次,测至温度稳定为止。从已有施工经验的测温情况看,混凝土内部温升的高峰值一般在3~5d内产生,3d内温度可上升到或接近最大温升,内外温差值在20℃左右,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未发现异常现象。测温点布置如图示
(十三)其它参考意见
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泵送过程中,常会发生输送管堵塞故障,故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十分重要。须合理选择泵送压力,泵管直径,输送管线布置应合理。泵管上须遮盖湿麻袋,并经常淋水散热。混凝土中的砂石要有良好的级配,碎石最大粒径,砂率、水灰比等必须满足规范及泵送砼的要求,坍落度宜在15-18cm间。 混凝土施工必须作好施工准备,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路线、混凝土入模、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测温和混凝土养护等。
及时与气象台取得联系,掌握天气情况。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故浇筑现场须设置防雨棚,并在浇筑部位四周,设置盲沟和集水井。
四、结束语
大体积砼施工只要施工方法采用正确,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并且在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责任落实到人,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在以后的施工中,尚有待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不断积累施工經验,采用更为科学的施工方法,以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