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网络新媒体对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影响分析

2020-09-10豆明珠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

豆明珠

摘要:目前,全球的环境生态问题都在日益加剧,尤其以发展中国家最甚。我国也面临着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资源危机、生产生活垃圾泛滥、大气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寻求解决这些影响民生大计的环境生态问题的方法已经刻不容缓。其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是从意识上让人们认识到环境的危机、树立环境生态保护的责任感。而网络新媒体作为一种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宣传途径,对人们的思维和意识正在起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现代网络新媒体对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影响程度为出发点,研究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形成过程所起作用,提出如何充分挖掘网络媒介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方面的巨大潜力,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获取成本低等优势,提高公众环境生态保护意识,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网络新媒体;公众环境生态意识;影响分析

引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很多行业都需要面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新媒体网络传播对于各个行业而言都能够形成巨大的好处,结合现代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技术,能够保障生态环境数据得到有效的提升,促使环境管理工作能够迎合时代转变的脚步,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的轉型,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带来了发展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深刻转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指引、实践遵循和前进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主导并积极推动,需要企业积极实践污染治理、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需要广大公众参与。因此,培养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觉性,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成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新特点

(一)传播方式多样化

新媒体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视听、学习和娱乐功能之外,还具有通讯、互动、传输以及共享功能,能够实现跨媒介的融合,最终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融合接收。新媒体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特性,使它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二)传播速度实时化

新媒体传播无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局限。新媒体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轻松实现24小时在线,不受制作周期、截稿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网民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的一切,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却知天下事。新媒体上的新闻也总是在即时更新,实时报道,特别是对突发自然灾害、重大事故伤亡情况的报道,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发布更迅速。例如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更加方便快捷地发布疫情信息,让民众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到身边防疫工作的进展情况,对于战胜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调查内容根据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内容,本次调查从公众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个人行为参与、环境满意度、环保满意度五个方面进行。问卷编制了32个题目,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反映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和参与环境保护现状的情况。(2)调查对象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普遍性,本次是利用相关软件在网上做的调查,调查的对象面向的是全国公众,公众即一切与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单位、部门、群体和个人。共发放10000份问卷,有效问卷8951份。其中,学生5269名,农民工478名,干部191名,工人2450名,退休人员180名,环保爱好者383名;男性3904人,女性5047人;来自城市1237人,来自城镇1619人,来自农村6095人。(3)调查设计思路此次调查主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最后将结果整理后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利用相关软件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探求网络媒体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影响,以期从中发现目前网络新媒体对公众环境生态意识所起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一些策略。

三、新时代提高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环保新形势的积极回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期以来,受科学技术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制约,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的快速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重要地位,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应当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背后,仍旧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有研究表明,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处于总体上不断恶化、局部不断改善的局面,破坏速度大于治理速度。

(二)党政部门履行职能的重点领域

提升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党政部门的合理引导起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推进国家及各地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建设,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清晰界定各级党政部门在提高公民环境意识中的任务和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党政部门在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四、网络新媒体对环境生态意识的影响

在网络新媒体盛行的今天,调查的对象虽然是面向全国公众,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大都集中在学生身上,他们是现代网络新媒体使用者的主体。由于网络结合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在中青年群体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在公众环境生态意识方面,在对“您通过哪种途径接受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的回答时,选择“网络新媒体”的被调查者为55.2%,“学校教育”为32.1%,“家人及朋友”为5.3%,“其他”为7.4%。由此可见,网络新传媒已经成为公众环境生态意识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结束语

公众环境生态意识水平是人类社会走进生态文明时代的基本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生产生活水平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公众环境生态意识总体有所提高,但较之发达国家还较为滞后。网络新媒体作为新兴的公众传播交流方式,在进一步提高民众环保生态意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对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形成过程所起作用进行广泛调研,提出利用现代网络新媒体技术来提高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正确策略,对我国环境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兴平.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才智,2019(35):193.

[2]徐菲菲.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新思路[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12):59-60.

[3]钟琳斐.简析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J].汉字文化,2019(S2):89-90.

[4]刘友宾.积极开创生态环境社会宣传新局面[J].环境教育,2019(Z1):12-19.

[5]潘勇,杜卫东.河南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J].市场研究,2018(06):10-11.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
浅析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对股东出资责任的影响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