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应用

2020-09-10陈少玲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艺术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

陈少玲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场地,要担起培养幼儿良好发展的重任,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幼儿园教育除了基础知识教学外,还需要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幼儿艺术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高效率教学,提升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质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艺术活动;研究

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渗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丰富着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涵。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渗透,在幼儿教学中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幼儿园机构以及广大幼儿教育者更深层次的挖掘,通过创新的方式,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内容的质量,激发孩子对其学习的兴趣,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深入孩子们的心中,增强孩子们的自豪感,提升孩子们的艺术修养,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应用的意义

(一)培养幼儿艺术审美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导向性作用不断发挥,提高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即使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基础任务,也同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藏着深厚的审美内涵,可以从表现技巧、色彩变化以及造型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内涵带入教学研究中,与幼儿艺术作品充分契合,使孩子在创作中加入更多色彩鲜明、阳光、纯真的艺术元素,帮助孩子有效联想,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1]。

(二)提高幼儿对艺术创作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在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能“照搬全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内容,只是展示其概念性特征,而是需要充分结合日常生活,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展开艺术教学研究,用创新的方式,在幼儿认知范围内,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加强孩子对优秀非物质文化的接受程度,使非遗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提升幼儿的艺术核心素养

幼儿园教育是地基教育,为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帮助孩子初步了解非遗文化的艺术特点、主要形式和艺术风格,为孩子们未来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奠定基础,从“娃娃”阶段就启蒙幼儿,提升其艺术素养,激发孩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属感,切实完成传承非遗文化的任务,有效促进孩子们“艺术细胞”的形成,让孩子在艺术活动中,更具表现力。

(四)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

非遗文化中,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不同的非遗文化遗产有较大的差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提升孩子的民族认同感。幼儿时期的记忆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儿教育时期,幼儿园艺术教学就要运用非遗文化遗产,使民族认同感深深的印在孩子心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探索应用的策略

(一)美术教育中融合非遗文化

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不会瞬间就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也不会马上就有文化认同感,这些都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逐渐渗透。首先,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可以将传统美术文化融入到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获取美术知识与技能,并对传统美术进行传承。借助传统美术文化,使孩子们在幼儿时期就开始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来的优质文化素养。我们教师要积极的态度帮助孩子,使他们对传统美术文化形成良好认知,让非遗文化传承意识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在教师的不断浇灌下,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

在具体美术艺术活动中,可以融入剪纸艺术、糖人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学习,可以用剪纸艺术以及糖人艺术的动画片介绍形式,用多媒体给孩子们播放,让孩子对这些艺术形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再进行手工创作。幼儿的教学方式不需要太拘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己去发现、去探索传统美术文化的奥秘,培养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音乐教育中融合非遗文化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合非遗文化,既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又要顾及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更好的发展,因此,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主体一定是孩子。在进行传统音乐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特征和学习的兴趣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非遗文化中,民族音乐的种类是非常多的,而且其教育意义浓厚,但并不是所有都适合幼儿去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做好音乐内容的筛选工作,然后按照相关特点进行分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孩子进行良好互通,在有效交流过程中,感知孩子们喜欢的音乐类型,结合非遗文化,为孩子们提供优质且适合的传统民族音乐。例如,《月亮弯弯》、《泼水歌》等,都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传统音乐,还可以融入戏曲教学,进行戏曲角色扮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在艺术游戏中渗透非遗文化

幼儿园教育中当然少不了游戏,可以说游戏是幼儿园教学形式的核心。因此,在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渗透中,教师可以在游戏中逐渐渗透,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积极情感,使孩子更加热爱非遗文化,增强孩子们的中华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3]。例如,“二十四节气” 我国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歌更是朗朗上口,教师根据二十四节气歌,编排跳绳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感受我国节气变化的特点,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通过游戏,孩子的记忆点更深刻,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打下良好基础。

(四)舞蹈教育中融合非遗文化

舞蹈教学也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园艺术活动要强化非遗文化在舞蹈艺术教学中的渗透。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舞蹈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优美的形体,锻炼幼儿肢体的协调性。融入非遗文化,使孩子形成优美形体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更优美的身体姿态,对我国非物质遗产文化进行传承。在非遗文化渗透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舞蹈素养,运用互联网资源多了解,多多练习,达到一定标准后,对孩子进行教学。例如,“孔雀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种,有必要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得以传承与发扬。其舞动轻盈、姿态优美,可以高效率的提升孩子审美能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幼儿园可以融入当地传统的舞龙、舞狮元素,让孩子受传统文化元素的熏陶,可以分成两人一组,手举被子或者其他色彩鲜艳的事物,扭动身子,奔奔跑跑,像传统舞狮子一样在玩耍,只不过龙套是被子而不是醒狮。在幼儿阶段就形成有效记忆,更好傳承舞狮文化,并在其基础上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艺术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非遗文化在艺术教学中的融入,也是幼儿园教学的全新探索途径。在多元化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场地,要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任,传承从“娃娃抓起”,在艺术教学活动的不同方面展开渗透,让孩子感受非遗文化蕴含的魅力,将来成为合格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陈智慧, 田文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探索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15(28):231-232.

[2]李娟. 幼儿园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1):37-40.

[3]韩思杪, 毕圣男. 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满族剪纸在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教育, 2019,(6):185-186.

猜你喜欢

艺术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学校艺术活动与挫折教育的融合研究
走班式艺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研究
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