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用笔记辅助初中生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2020-09-10张学桃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区域性笔记提高

张学桃

摘要:实践证明,会做笔记的学生成绩往往比不会做笔记的学生好。这个结论说明笔记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有效率如何,可以从学生的笔记入手。地理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本文从①笔记的作用;②现在初中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③如何改进笔记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三个方面分析如何用笔记来辅助初中生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笔记;提高;问题;对策;区域性;空间性

一、引言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可以充分说明笔记的重要性:一是做永久性的记录,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复习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建造人生知识大厦具有极高的价值;二是这种永久性的记录有助于克服头脑记忆和储存知识的局限性;三是做笔记的过程中,由于牵涉到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觉,因而可以加深记忆,促进学习。[1]

因此,也可以说笔记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而,习惯于做笔记的学生成绩往往比不习惯做笔记的学生要好[2]。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会做笔记的学生不多,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会做笔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二、问题

(一)不懂如何做笔记

例如,在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亚洲的时候,我叫学生自己总结本章要点。但是,规定时间到了,有同学的课本还在第一页。根本没有动手写,也没有在课本上勾画,因为他不知道课本里讲的哪个知识是要点,该写哪一部分内容,该怎么样去整理。或者说他对这些内容根本不感兴趣。他只是觉得老师叫我记什么我就记什么,考试通过就可以了,学习没有主动性。所以,一直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等老师说,等老师写,我不懂说,我不懂写,只做“复读机”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就造就了学生本人不会学习,不想学习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最后,成为学习的奴隶。

(二)笔记只是简单的记一点知识点,没有条理性

这一部分同学比上一中情况好一些,最起码懂得那个知识点是要点,但是条理性较差。比如,在复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亚洲的时候,同样教学生自己归纳要点,学生的总结情况如下:

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0,南部达南纬110,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0至西经1700之间,范围广大。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

这种笔记存在的问题是:①缺少条理性。只是把知识罗列起来,学得知识越多,罗列的知识也越多。这样当列完一章节内容,甚至一本教材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会记多少,这样看着笔记就觉得可怕了,更别想要怎么样去看笔记了。再说,即使是你想看的话,也是一句一句往下看,这样费时又费力。②缺少知识间的关联性。有句话说“桌子上的书要越读越薄,脑子里的书要越读越厚,做笔记可以处理好这种厚与薄的关系。”再者,地理学是知识间关联性很强,规律性的一门学科。缺少了知识间的关联性,那么,桌面上的书也读不薄,脑袋里的书也不容易读厚。

(三)只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没有内在联系

请比较下面两种笔记。

笔记一: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2)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3)地势特点:中部高,四周低。

(4)河流流向: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二、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

(2)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笔记二:

这两种笔记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点。第一种笔记记得很详细,有从属关系,但是缺乏知识间的联系。所以,这种笔记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但是,作为复习、提高,这种笔记不够系统;第二种笔记知识间的联系性很强,给学习者以思考、回忆的机会,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又显得有点难度。而地理学科是一门知识间联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所以,做笔记不能只停留在第一种笔记的层面。因此,我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出以下策略。

三、解决对策

针对第一种,不懂如何做笔记的学生应该:①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②教他们如何提取关键词,这样可以知道这句话、这段内容甚至整篇文章所讲的重点。那么如何教学生提取关键词呢?我认为,首先学生要清楚的就是地理学的学科核心,即人地关系;其次,要知道在初中阶段这些都是以区域地理的形式存在;最后,要知道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即知道3W(where  what  why);③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可以罗列出要点;④寻找这些要点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起知识间的结构框架。这个关系就包括知识内部的关系,即从属关系;也包括外部知识间的联系。例如,某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等。那么,自然环境与其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从属关系,而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河流对地形的塑造作用,以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河流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或者说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就是外部知识间的联系。

针对第二种情况,只需做上的④步就可以了,因为他知道哪些是重点,但是缺少逻辑,所以,帮他建立起逻辑思维就可以了。

针对第三种情况,这是属于最优的学生了,所以多加训练就可以了。因为他具备了各项能力,只需要以最好的形式把知識陈现出来就好了。

那么,什么样的笔记才是做好的笔记呢?可能有人会说康奈尔笔记就很好呀。那么,什么样的笔记是康奈尔笔记呢?康奈尔笔记就是这种形式的笔记:先将笔记本分成三个区域(如图1所示),即ABC三个区,

其中,在A区域可以按自己的形式把要记的内容写进去,这是在课堂上完成,然后,再利用下课时间,在B区域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的概要提取出来。最后,在c区域将所学知识的结构框架列出来,就是总结了。这样的笔记既可以克服框架式笔记的不足,即不够详细,也可以解决光记要点,没有知识间联系的情况。使得笔记系统、完整,并且留有余地自己把自己的“思维火花”也可以用不同颜色写在空白区域。这样使得笔记更有价值。

但是个人觉得康奈尔的笔记虽然足够系统、完整,但是缺少地理学的灵魂——图。这样体现不了地理的区域性与空间性,因此,本人自创了一种笔记法,觉得这种笔记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可以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这种笔记就是地图与概念图的结合(如图2所示)。这种笔记把地图放在中心,然后,在周围写出地图上我们应该学到的知识框架,但具体的知识可以信手涂鸦填在图上。这样做,使得学生有个空间概念,也可以体现地理的区域性。对于地理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用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但是,操作起来有难度,因为学生不会画地理,有些学生不敢画,这需要教师鼓励学生画起来,不管像与不像。因为只要动起来就会越画越像,每天都会有进步。这样以来使得学生桌子上的书越读越薄,脑子里的书要越读越厚[3]。

四、结论

总而言之,记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而不是课本的节录。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而记,不是为了记录而记。他是为了辅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那么,如何做笔记才能做得又好,使用的又好呢?我就对此,以及现在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若有其他意见敬请指正!在此我表达我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刘晓梅.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J].教学研究.2000.08(011).

[2]郑路.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硕士学位论文.2015.6.

[3]何国新.你会做笔记吗[J].工作交流.2015.2.

猜你喜欢

区域性笔记提高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临夏州一次副高外围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加强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
我的自然笔记(一)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