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不是汪曾祺的底色
2020-09-10阅社
阅社
提起汪曾祺先生,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位“可爱老头”的形象。他似乎总能从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但其实汪曾祺这一生历经的坎坷、困苦却少有人知。“佛系”之外,汪老是个怎样的人?
年轻人汪曾祺:
汪曾祺年轻时求学的那些想法、经历,放到今天大概同样会受年轻人喜爱。
在江阴上高中那段时间,汪曾祺就不好学习,好玩。
“下午躺在床上吃粉盐豆(江阴的特产),喝白开水,看书,把三角函数、化学分子式暂时都忘在脑后,考试、分数,于我何有哉?这一天实在过得蛮快活。”
到了西南联大,汪先生还是一贯的潇洒自在:“大部分同学是来寻找真理,寻找智慧的。”“我就是冲着吊儿郎当来的。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
不过,痛苦的日子也是有的。1946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汪曾祺回到上海,举目无亲的他只能借住在好友家,整日颓废。因为工作没有着落,他曾想过自杀。老师沈从文得知后,写信将他大骂一通:“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恋爱中的汪曾祺:
回想起自己高二时的初恋,汪老写下了这段细腻、动人的文字,耐人寻味。
“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厚的果香。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远不忘。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
作家汪曾祺:
汪曾祺是如何看待自己成为作家这件事的呢?
“有人問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劳作中的汪曾祺:
读多了汪曾祺关于幸福、关于日常的记述,很难想象他曾被认定是“右派分子”,下放张家口劳动改造的困苦经历。
“大部分的农活我都干过,力气也增长了,能够扛一百七十斤重的一麻袋粮食稳稳地走上和地面成四十五度角那样陡的高跳。”
即使是经历了这么一遭,他仍是“人间送小温”,展示给读者的“苦”里是带有“乐”的。再脏再累的活到了汪老笔下,都变成了一种值得记述的体验与难得的经验。
固执的汪曾祺:
看起来随和、好说话的汪老,其实也有固执的一面,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
汪曾祺的《寂寞与温暖》曾经改过六版。小说本来叫《寂寞》,汪曾祺的家人本意是请“老头”应和着反右体裁写一写如何受罪、境遇如何悲惨的。
谁知汪曾祺写得满是温情,家人让改他倒不生气。只不过改来改去“还是那个调调”。题目还从《寂寞》变成了《寂寞与温暖》。
家人拗不过,只好顺从了他的意思。
了解汪曾祺的人生经历,何尝不是阅读他在动荡一生中忠于自我的人生智慧?阅读汪曾祺的人生,也是在阅读一个时代。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