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模式探究

2020-09-10凌国松

当代体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校园篮球篮球运动竞技

凌国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能力、思想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篮球运动的特色以及开展篮球文化建设的意义,讨论科学设置篮球课程、充分发挥课后时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重视文化氛围建设、强调篮球竞技精神等建设策略,为培养学生竞技精神提供参考。

篮球运动综合了健身、娱乐、竞技、社交等多种活动元素,对抗性很强,而且在进行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参与者可以相互比拼技术、思维、体能和心理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训练能够从小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增强个人体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能锻炼身体健康,还可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1 开展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篮球协会针对12岁以下少年制定了小篮球发展计划,并举办了对应竞赛,包括:U12、U10、U8以及U6。可见国家层面对校园篮球运动的重视。针对少年儿童所开展的小篮球运动最早起源于1948年,在我国发展已有60余年。经过数次的变革,篮球运动已经开始向着大众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篮球运动就是将参与者分为两队,三人制篮球一方有3人,五人制则有5人,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控球、运动、传球来摆脱对手防守,最终把球投入对方篮筐。规则范围内,防守者要组织对方进球,并积极争取抢断球。篮球运动的节奏很快,过程中攻防双方更换频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未知性。因为篮球运动是以团队进行,所以满足了素质教育中协作精神的培养目标,在团队活动时,学生能够逐渐养成集体观念,并学会互帮互助,教师也可以借助篮球运动来向学生阐述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意义。而且篮球作为一种竞技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竞赛精神,在运动中体会“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在学习篮球运动时,学生除了要了解基本的运动规则,如:跑、跳、投以外,还需要学习运球、过人等篮球基本技巧,了解这些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求知欲,在真实的运动过程中想出新的战术,锻炼自主创新思维,头脑会变得更加灵活。

2 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1 科学设置篮球课程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心理想法、兴趣爱好也有所区别。因此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要顺应学生自然身心发展规律。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课程的设计要牢牢围绕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来进行。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篮球课程的设置要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个体特点,课程内容要包含:技能训练、团队活动和团队竞赛。作为教师,要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让不同学段的孩子都能在篮球运动中找到快乐,提高体质、坚定意志、健全思想。例如:一年级的学生教学重点应放在“运球与投篮”类的游戏上,让学生学会拍球,养成对篮球的初步认知;二三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开展简单的比赛游戏,例如:抛球比远;接球投篮;传球比赛等等;四五年级的学生可以教他们简单的团队配合技巧,如:變向运球;交错传球;二对二传球对抗等等。

2.2 充分发挥课后时间

和其他课程的上课时间一样,体育课也只有短短的45分钟,在45分钟内,教师可以将基本的篮球技巧和篮球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想要熟练应用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充分落实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就不能仅仅依托课上时间,而是要充分挖掘课后时间的训练价值。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也是自主发展的人,所以也不是所有学生对篮球运动都十分热爱。因此,课后篮球训练也仅仅是针对那些热爱篮球活动的学生而开展,如果过于强制,反而会造成学生们的抵触心理。通过科学训练,学生能够不断吸收上课所学到的篮球知识,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运动规律。例如:教师可以在大课间或者体育课辅助活动时间来进行课后训练,以开展自由竞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学习热情。除此之外,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竞技性,所以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篮球竞赛当中,通过竞赛来刺激学生提高自己的技能,竞赛能够让学生的篮球水平飞速提升。学校对于这种活动要大力支持,例如:可以举办晋级赛、采用奖励制度,让更多的学生自觉自发的参与到其中,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能感受到竞技精神、竞技文化,实现共同合作,不断培养自己的集体精神,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能让学生心灵变得更坚韧、勇敢。

2.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众所周知,篮球是一个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运动,在校园举行篮球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往往配合能力及身体素质较好的人才能够在校园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崭露头角。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团结性要求是比较高的,篮球运动因其自身的特点就是竞争性较强,协作能力要求比较高,自然就希望整个团队能够有较强的团结性,充分的考验了每个队员的协作精神。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如果一个队伍团结性较差,自然无法完成这项运动,无法得到荣誉。因此,校园篮球运动对于学生的团结性、集体意识的要求比较高,这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起到重要意义。

2.4 重视文化氛围建设

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都习惯做表面功夫,存在功利主义,甚至建设篮球文化时,也是针对一些物质层面来评价课程执行情况,如:场地、器材等等。虽然场地和器材是开展篮球运动的基础设施,但是仅保障物质层面,无法对学生的体育训练成绩进行提高。所以,作为管理者,要重视校园内的文化氛围建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篮球活动,如围墙文化展、五打五竞赛、趣味传球接力赛等等,对于一些不喜欢参与篮球活动的女同学,可以让她们组织成啦啦队,活跃篮球比赛的现场氛围。此外,还要制定一系列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文化活动,固定文化活动时间,邀请家长和教育学者共同参与其中,构件家庭——学校——社会的整体联动性,让学生感受到精神文化生活的意义。并让学生在良好的篮球运动氛围中,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

2.5 强调篮球竞技精神

篮球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以篮球活动为载体,让参与者在从事与篮球相关的运动中,改变自身观念,并从中感受到一定的价值观。篮球精神是校园篮球活动建设的核心力量,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强调篮球的经济精神,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到篮球思想、篮球精神与篮球信念。在依托篮球竞技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以从德育、智育两方面开展。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篮球竞赛规则时,可以深化学生的道德准则规范,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竞赛的公平性、公正性,避免在球场上出现不文明、不道德、不理智行为。其次,篮球是团队活动,具有对抗性和集体性,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集体主义精神,在篮球活动中体会到公平协作、合作团结的意义。最后,智育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上时间,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篮球战术,丰富其理论知识储备,使学习面得到拓展,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也如火如荼。篮球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种,所以需要我们提高重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对其心理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并促进学生在小学期间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与体育意识。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

猜你喜欢

校园篮球篮球运动竞技
校园篮球在学校中的可持续性发展探析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电竞种植记
E生命力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校园篮球工程建设与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
“健康中国”对校园篮球的启示
高校校园篮球联赛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