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

2020-09-10刘江波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

刘江波

摘 要:本文简述了现阶段市政雨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施工环节所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几点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

0 引言

城市中的雨污水管网决定着城市的日常运转情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排水管网的特殊性,使得该类建设工程具有隐蔽特征,这就需要确保施工质量满足预期设计标准,以充分发挥管网的应用优势。不仅如此,在经济水平逐渐提升的当下,人们生活质量在提升的同时每日的污水排放量相较以往也有了明显增加,相关人员应提高对管网建设这一环节的重视,为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备条件。

1 市政雨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设计落实度不足

对于建设企业来说,作为管理人员应深入分析可能影响到建设效率与质量的各类因素,并需要制定与之匹配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工程使用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雨污水管网在建设时并没有严格遵循设计图纸与使用标准,而导致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并没有预先对施工图纸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或缺乏先进施工技术用以保证雨污水管网的安装效果[1]。由于雨污水管网的结构与应用的特殊性,若没有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科学施工技术不仅会影响其使用寿命,更会对建设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与信誉损失。

1.2 材料质量不达标

若在雨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选择应用了劣质建筑材料,将会使雨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降低。小部分施工人员为最大限度的缩减施工成本,没有按照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建设材料,这就导致最终使用的材料缺少必要的性能检测资料,继而增大了该类型的管道建设完毕后破裂或产生排水故障等问题的风险,在此种情况下不仅雨污水管网功能优势无法被充分发挥,也将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2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的关键技术

2.1 实地勘察与问题排查

保证所建设的雨污水管网工程的完善性是确保雨污水能够被及时排除的重要基础,在将雨水天气雨水大面积聚集现象的发生风险降低的同时,无论是路面清洁度还是平整度相较以往均有明显提升,且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足够的便利条件[2]。但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雨污水管网的重要应用价值,在对该环节严重忽视的情况下专业的工作人员往往无法保证对各个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考察的及时性,从而影响了各区域的雨污水管网工程的建设判断,在盲目安装的情况下将无法使雨污水管网系统的实际安装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另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也无法确保雨污水管网安装流程与工序的监督实时性,想要保证最终安装质量较为困难。若施工所处区域的施工条件较差,一旦有雨水天气出现将会在道路表面产生大量积水,在影响人们日常出行便利性与正常生活状态的同时,还将会对城市交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增大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以至于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2.2 交通疏解

由于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工程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實际的施工过程中多为占道施工。因此,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推进顺利性的同时,还应对道路对周边交通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后需要制定符合交通通行需要的科学疏解措施。在进行交通疏解时应以少占道、不封路以及在主要路线上布置警示标志等方式为基础施工原则,才能够保证所制定规划的实际落实效果,以最大限度的将由于市政道路建设对交通情况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为充分发挥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的应用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沟槽开挖

保证沟槽开挖质量是后期施工工序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该环节一般以人工联合机械的方式作为保证开挖效果的重要基础。在施工前期,应首先选择机械开挖沟槽至指定深度,随后选择以人工开挖的方式精准开挖沟槽底部以避免出现槽底结构破坏现象。在沟槽开挖环节必然会有大量土方产生,作为管理人员应保证土方处理及时性,为后续的沟槽开挖环节提供完备条件。作为施工人员还应在开挖的同时测量沟槽深度,若与标准不符应对槽底做填补或续挖处理。开挖沟槽的同时应在沟槽周围安装科学的排水设施,以最大限度的将地表水对沟槽开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缩减。

2.4 垫层与管道施工

垫层铺设环节应选择应用中粗砂与混凝土等作为提升管道保护力度的前提条件,若选择利用砂作为垫层铺设材料,就应以相关规定与标准为基础以保证压实度、坡度与厚度等数据的控制合理性,且需要计算出合适的混凝土配置比例。双壁波纹管与水泥管是两种常见的管道类型,在安装时应注意在其接口处涂抹润滑剂,并需要保证沟槽中心线与管道安装中线重合,且应预留十毫米的伸缩缝以避免影响到管道连接效果。

2.5 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管道是否能够保证其应用效果,并判断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首先需要在管道表面填埋合适高度的土壤,随后需要先放水用以对管道内部情况进行核验,且应根据管道使用的具体表现对其检查井的密闭效果进行判断。

2.6 沟槽回填

作为管理人员应在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提高对隐蔽工程检查环节的重视,确保所有施工环节均与标准相符后才能对沟槽做回填处理。在回填过程中应遵循管道两侧至中间的回填顺序,以避免出现回填料过多聚集在管道表面的现象以对管道产生较大压力。在正确的回填顺序下不仅能够将管道变形破损的风险降低,也能够核验管道平衡性。另外作为施工人员也应在回填前对回填料进行检查,以确保不会出现污泥或废土进入到沟槽的现象影响回填效果。

2.7 温度调节

由于雨污水管道布设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其长期存在于地下环境中,此时若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则土层温度也将会随之改变。若管道的温度不均匀,此时的管道表面将会导致出现大面积裂缝。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作为施工人员应在管道回填工序完毕后以灌水法作为判断环境温度变化的主要手段,一旦发现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可以采取改变灌水量的方式调整环境温度,从而达到延长雨污水管道使用寿命的目的。

3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3.1 保证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由于道路工程的特殊性使得其工程结构较为复杂,而通过构建满足城市所需的雨污水管网系统能够将道路建设整体质量最大限度的提升。想要达到此目的关键在于应在施工前对管网所在周边环境有大致的了解,将重点放在腐蚀性物质与结晶的检查上,为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与保证各施工工序的顺利展开提供完备条件。为保证数据测量准确性,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到数据精准度的因素,提前制定预防措施以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满足对管网施工质量的要求。

3.2 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派出专业人员监督市政雨污水管网的施工过程,对所选择应用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核验,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另外应以相应制度要求为基础加大监管力度,发现有材料或技术上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上报,以避免影响施工效率与最终的工程使用效果。

3.3 提升人员技能水平

作为工程建设人员应保证其自身技能水平与专业能力符合建设标准,这就要求建设企业应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在加深其对先进施工技术认知的同时持续提升其技能水平,并通过职业教育的方式用以强化施工人员思想意识,以促进雨污水管网施工的后续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施工效果不仅影响着道路整体质量与使用寿命,同时与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应提高对管网工程建设环节的重视,提高建设效率的同时保证建设质量,从而为道路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冷.分析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1):264-265.

[2]夏登春.分析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J].门窗,2019(22):112+114.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要点分析
浅谈市政道路特殊路基处理的质量管理措施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1)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