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转变分析
2020-09-10桂肖敏
桂肖敏
摘 要:贫困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点关注对象。为了解大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转变,以2008年至2018年广州地区S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对待贫困态度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待“金钱决定幸福”的态度、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貧困生与非贫困生对待就业的态度、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途径等方面,并运用SPSS工具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大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和行为变化。
关键词:大学生;贫困生;非贫困生;态度;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过多种提法,如贫困生、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等。2005年后,在政府会议和文件中,开始并一直使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个名词。高校贫困生,指不能缴清学费,在校期间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缺乏最低限度经济保障,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低于高校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在校大学生[1]。本文研究对象中的贫困生,主要指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难以支付高等教育费用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在校大学生。
经济贫困是高校贫困生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家庭收入不高、基本生活缺乏保障等情况。大学生对待经济贫困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决定了当他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面临包括经济、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综合问题时,贫困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经济贫困容易导致贫困生群体出现思想偏差、心灵脆弱、社交狭窄等问题,比如说很多贫困生把金钱等物质条件当成价值的衡量标准,学习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常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家庭经济贫困或是社会的不公,因经济困难产生交际心理障碍等。[2]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面临更多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压力,他们更容易出现自我价值感低、人际关系不良的情况,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金钱观、就业观、幸福感、人际交往关系等都随之发生变化。在国家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了解贫困生对经济贫困态度的变化,分析贫困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对帮助高校更好地引导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的金钱观、人际关系发展、就业态度及解决生活困难的途径四个方面,从2008年至2018年间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分析角度,分析大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变化,以期为高校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一、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地处广州地区S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样本根据不同年级进行随机抽取。
(二)调查问卷设计
本文针对S大学的在校生开展问卷调研,主要从学生个人情况、经济情况、经济条件对个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开展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如年级、性别、专业等;第二部分为经济情况,如:家庭人均收入、月消费支出额度等;第三部分为经济条件对个人影响情况,如: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人际关系、解决困难的办法、就业困难情况等。
(三)问卷发放情况
本次调研分别在2008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使用同一问卷在广州地区S大学进行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一年级至四年级,调查大学生的实际跨度从2008级至2018级学生,前后跨越10年时间。2008年的调查中,有1000名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73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3.7%;在2012年的调查中,有1450名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11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6%;在2015年的调查中,有1246名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10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5%;在2018年的调查中,有1802名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16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2%。
二、问卷统计及分析
(一)家庭人均收入情况
被调查大学所在的地区是广东省广州市,2008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每月280~360元;2012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每月元300~400元; 2015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每月500~600元;2018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每月900元。由于贫困生的评选标准比较复杂,所以本文根据当地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进行界定,即2008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贫困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别低于300、300、500、900元的认为是贫困生。统计数据如图1、图2所示。
从四次问卷调查数据来看,近十年来高校贫困生家庭人均收入有所提升,但改善不大。从图1可知2008年至2012年在校贫困大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301元以下的占比分别为37.6%和39.8%,2015年在校贫困大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501元以下的占比23.3%,2018年在校贫困大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901元以下的占比为31.6%,贫困生的相对数量整体变化不大;从图2可知2015年高校大学生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1-2000元这一段,2018年数据覆盖了300-2001元以上这一段,而且2001元以上的占比达到26.8%。这10多年经济发展总体向上,但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压力,扶贫攻坚力度虽然逐年加大,贫困大学生家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高收入人群有较大的增幅,是可喜的趋势。
(一)对待金钱与幸福感的关系
本文选取2012年、2015年和2018年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2008年的原始数据缺失),导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采用相关性分析,验证高校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与其对待金钱和幸福感的关系是否有影响,分析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表1和表2可知,因变量“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与自变量“家庭人均月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018,显著性检验P值为0.028,大于0.05,R2(拟合线性回归的判定系数)的值趋近0,表明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差,认为因变量与自变量不存在显性的线性关系,证明高校大学生认为幸福感的拥有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无显著关系。
从表3和表4可知,因变量“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与自变量“家庭人均月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002,显著性检验P值为0.478,大于0.05,R2(拟合线性回归的判定系数)的值趋近0,表明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差,认为因变量与自变量不存在显性的线性关系,证明高校大学生认为幸福感的拥有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无显著关系。
从表5和表6可知,因变量“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与自变量“家庭人均月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172,显著性检验P值为0.00,小于0.05,R2(拟合线性回归的判定系数)的值为0.029,表明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不强,但因变量与自变量存在显性线性关系,证明高校大学生认为幸福感的拥有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显著关系。
从图3可知,2008年和2012年高校大学生对待“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这一选项的态度上,大多数人选择倾向于“不赞同”“一般”;2015年和2018年高校贫困生对待“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的态度上,大多数人选择倾向于“赞同”“一般”。
从表7可知,2018年因变量“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与自变量“性别”的相关系数为0.024,显著性检验P值为0.164,大于0.05,认为因变量与自变量不存在显性线性关系,证明高校贫困生对待金钱与幸福感的态度与性别没有显著关系。
根据2012年、2015年、2018年数据分析,高校大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在整体上有所变化,由刚开始的不赞同“金钱可以决定人生幸福”到逐步倾向于“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且与性别无关。这10多年来,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持续稳定,但大学生就业和生活成本增速较快,尤其是以房价快速增长为代表的生活成本支出,无疑给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增加了生活压力,从而改变了其对金钱的看法。金钱(收入)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但金钱决定人生幸福的观念的变化及固化,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奔向“两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高校大学生,无论男女,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对待金钱的价值取向所发生的变化,要从学校教育、社会改革、精准扶贫等方面着手综合解决,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人际关系
本文选取2012年、2015年和2018年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导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对高校大学生认为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做频数分布统计,分析数据如下图4-6所示:
问卷设定的高校贫困生与周边同学的关系分为五个选项,依次为“非常融洽”“融洽”“一般”“有矛盾”“矛盾很深”。从图4-6可知,高校贫困生与周边同学相处关系,三个时段(年)的均值分别为1.94、1.94、1.91,均值接近2,而且均值集中在“融洽”这一选项,且直方图呈现正态分布,说明高校贫困生与周边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很少有极端的融洽和矛盾,为彼此留出了一定私人空间。但2018年均值相对变小,选择“有矛盾”这一项比例有所上升,说明近年来贫困生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人际关系容易紧张,发生“矛盾”的现象时而出现,需要心理调适及心理辅导应适时跟进。
(三)对待就业的态度
本文选取2012年、2015年和2018年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导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就高校大学生关于贫困生的就业困难程度做频数分布统计,分析数据如图7-图9所示:
问卷设定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就业难度分为五个选项,依次为“大很多”“比较大”“等同”“比较小”“小很多”。从图7-9可知,三个时段(年)的均值分别为2.46、2.39、2.55,比较接近“等同”这一选项,说明高校大学生认为贫困生在校期间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通过多样化的勤工助学活动和教师的指导,贫困生能够与非贫困生一样,能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由于2018年的均值更加接近“等同”这一选项,本文选取2018年的“家庭所在地”与“贫困生的就业难度”进行交叉分析,测试不同地区的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是否有差别,统计结果如表8-9所示:
从表8可知,城市、乡镇、农村的均值分别为2.62、2.52、2.52,说明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学生对待贫困生的就业的态度没有显著区别,而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更为一致。
通过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发现显著性概率P=0.607>0.05,说明各组间的方差在0.05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方差齐性检验通过。各个组间对比T检验的概率P值分别为0.021、0.205、0.284,说明检验结果为方差非齐性,需要查看“不假定方差”栏的数据,即“Tamhane”这一栏的数据。从表9中可以看出,检验结果为0.189、0.096、1.000,均大于0.05,说明三个地区对待贫困生的就业态度整体无差异,但明显看出乡镇和农村的观点更趋向一致。
从图10可知,乡镇和农村的学生对待贫困生的就业态度几乎是一致的,但城市的学生与乡镇、农村的学生相比态度有所差别,认为贫困生的就业难度略大。整体来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对待就业的态度趋向一致,但如何改变小部分城市家庭学生对待贫困生就业难的态度,以及加强对贫困生针对性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今后高校贫困生扶持政策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解决经济困难的途径
从图11可知,高校大学生认为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途径中,国家和学校的扶持与帮助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银行贷款,说明学校能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制定相关措施,开展精准资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从时间轴来看,在2015年、2018年大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办法中, “自立”途径的比重突出,国家、学校、银行、社会的途径逐步减小,尤其是社会资助途径比重越来越少,说明贫困生的社会成熟度越来越高,同时反映了社会资助机构面向高校贫困生的机制体制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从4个年度、跨越10年的数据分析来看,高校贫困生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在金钱观、人际观、就业观等方面表现明显。在高校的教育与管理中,近十年来虽然比较关注贫困生的心理感受,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去“标签”化贫困生教育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但贫困生的内心焦虑、情感缺失、信任错位、自强自信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消灭相对经济贫困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消滅精神贫困。
2020年,我国要实现消灭绝对贫困人口的伟大任务,但人均家庭收入的差别仍然长期存在,高校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及消费能力的差别仍然长期存在,关注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更重要、更迫切的新命题,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任务、新使命。
参考文献:
[1]靳京阳.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10-11.
[2]刘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2:5-6.
[3]汪子琳.萨提亚模式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5-6.
责任编辑 韩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