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2020-09-10王玥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模式

王玥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多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存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存在差异、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在“教育角色、授课形式、评价考核”三个维度对比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拓展创新,明确教育教学目标,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培养机械加工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的高技能型人才,符合“做中学,学中做”职教方针,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关键词: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金属加工与实训;中职

0  引言

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传统教学模式目前难以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加工制造理论较为落后,因此,构建“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应用在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中,该教学模式从教育角色、授课形式、考核评价三个维度拓展启发学生学习,通过相识启发、因材诊断、教师引导、学生讲演、生生互评和鉴定反思六个环节实施教学,从“谁来学习?怎样学习?学习效果将会怎样?”三个基本问题建立三维模式启发学生,主要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抽象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  相关研究

1.1 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研究现状

《金属加工与实训》是中职机械加工制造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训两个基础模块,理论基础模块主要包含金属材料基本性能、热加工基础、冷加工基础三个内容,实训模块包含钳工、焊工、铣工、车工和其他加工五种技能操作。目前,多数中职学校以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课程前期在课堂之上讲解金属材料理论知识,课程后期在实训工厂带领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教学模式,金属加工与实训课程内容涉及材料力学、金属加工、加工工艺等基础内容,理论与实训同时讲解课程效果最佳,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创新适应现代技术教育。

1.2 《金属加工与实训》现有教学模式现状

随着新时期课改的进行,机械加工类课程教学模式越来越丰富起来,出现行动导向教学法、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实一体化、163教学模式、PBL教学法等教学方式,金属加工与实训的课程改革已经被大众密切关注。德国“双元制”在机械专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学生实践操作得以很好的训练,在企业可以熟悉最先进的机械制造机器,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培训。[1]陈爱午,苏辉以“减速机整机装配与测试”项目为例说明六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同时提到在使用六步教学法初期,应选择较小的项目进行演练,当学生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后再选取有一定难度的项目或综合性项目锻炼技能。[2]尚杰选定了“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车工床编程与操作”2门课程作为试点,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积极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3]而这些教学模式对于理论知识简单的课程适用性有限,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所以在中职学校推广实施会受到阻碍。

1.3 “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概述

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与行动导向教学法为理论依据,开拓创新“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以教育角色三维、授课形式三维、评价考核三维三个维度启发学生学习,教学角色三维是指企业、教师、学生,其中企业是教学目标提出者,教师是设计教学目标者,学生是完成教学目标者,三维协同完成课程目标;授课形式三维是指课前参观实训,并完成APP上任务,课上理论学习和汇报,课下录视频三维教学;评价考核三维是指师评、生评、比赛评价的全过程多元化评价。

教学实施环节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六步为依据,将教学过程分为初识、熟练、评价三个阶段,优化六个实施环节,转化为启发、诊断、引导、讲演、互学、鉴定六个环节,利用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通过“先实训后理论再实训”的教学方式,达到理论精讲、实训精练的课程目标。

2  “三維启六环施”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设计

2.1 教学准备分析

2.1.1 教材分析

本课程运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发行的《金属加工与实训(基础常识与技能训练)》,“教材根据2009年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全国有关学校的一线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充分调研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情况的出版,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本教材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4]。

“钢的热处理”是该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过程,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的目的、方法及应用等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金属热加工有更深一步理解。

2.1.2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储备也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弱,本课程主要学习金属材料加工工艺部分基础知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前是否真正地进行了深入学习,又或者能不能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交流和难点的解决。[5]运用“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能力为本位将学生进行分组,课上翻转学习,六个环节逐步在课上实施进行完整教学。

2.2 教学目标

课前引导学生参观实训,与金属加工企业沟通,参照课程标准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钢的热处理概念、目的、分类;能力目标是熟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的方法;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谦虚好学意识,认真求实态度,通过翻转学习和小组合作,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3 教学过程

2.3.1 课前——工厂参观实训初识阶段

“钢的热处理”讲授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六个具体实施的环节,第一环节,相识启发环节,在第一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学习之前,在蓝墨云班课APP下发参观工厂的实训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观察金属热处理分类。第二环节因材诊断环节,课前布置小测试,通过检测让学生和教师清楚学生通过参观对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钢的热处理五种方式分成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五个小组,分别针对五个内容开展学习,每个小组的学习目标明确,课前学习内容分配较少,达到基本了解学习内容的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3.2 课上——课内翻转学习熟练阶段

课程时长为90分钟,学生在课内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翻转学习。学生通过课前的参观实训和对所在小组的学习任务了解,开始进行课程的第三个环节,教师引导环节,教师先进行5分钟的视频导入,将实训操作的视频播放引导学生学习,然后再给五个小组分别分配学习内容,分发个人学习任务单,开始任务驱动学生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学生课上学习本小组规定内容,并准备将学习内容进行汇报,教师在学生身边,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老师进行提问,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记录每组学生的学习状态,时间由教师掌握,学习时间大概在20分钟左右。

接下来第四个环节,生生讲演环节,每个小组将本组学习的内容进行汇报,每个小组汇报的时间为8分钟,汇报内容主要将热处理的概念、目的、应用及与其他方式的对比即可,每个小组进行讲演的过程每个学生需要填写任务学习单的内容,可以记录学习问题,等到下个环节进行提问。每组汇报完毕进行第五个环节,生生互学环节,每组向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再由所属进行回答,在整节课的末段时间,再由教师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将企业所要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解决学生回答不上的问题,由学生归纳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整理成题库,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再进行测试。课上剩余时间,学生在蓝墨云APP上完成本堂知识能力掌握测试,丰富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慢慢享受学习的过程。

2.3.3 课下——实训练习评价阶段

“钢的热处理”这节课没有学生需要的实训练习,所以学生需要针对课上学习内容进行回顾,然后录讲课视频,视频内容为钢的热处理五种方式的区别,每个人录至少三分钟的视频,录视频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决定,然后完成最后一个环节,鉴定反思环节,每个学生有一份评价表,学生分别自评和小组互评,使学生清楚自己的缺点在哪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改正。若是其他有实训要求的课节,则带领学生进行实训练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的掌握,达到理实一体的目标。

课后学生将讲课视频上传在蓝墨云APP上,教师可以通过蓝墨云APP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也可以通过蓝墨云APP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自行针对欠缺的地方进行学习。

2.4 全过程多元化评价

“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应用全过程评价的方式,考核最终的效果是为了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师评、生评和比赛评价,学生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师评和生评为主,比赛评价可以算作额外加分项,打破传统考试评价方式,使学生学以致用。

2.4.1 师评

教师进行评价的标准主要根据每次小测,学生课前参观实训态度,课上积极参与的态度,课后作业完成的程度,教师评价占总评的50%,使学生意识到全过程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和实训的态度。

2.4.2 生評

生评包括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占总评10%,学生互评占总评40%。学生自评包括录取视频的评价和学习任务单的完成,学生互评包括组内分工和组内表现,不同课程划分小组不同,避免学生因为个人情感为同学胡乱打分,学生同时可以在蓝墨云APP上即使互评,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2.4.3 比赛评价

比赛评价是为了以赛促教,用大赛的标准来约束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根据不同比赛,给予学生不同的分数。

3  总结

“三维启六环施”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角色、授课形式、评价考核三个维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加强企业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与把控,加强学生对技能的更好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透彻学习,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该模式环环相扣、互相支撑,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师的任课水平,探索新型培养人才模式,推动新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71-74.

[2]陈爱午,苏辉.“六步”教学法提升课堂效益——以“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8(92):70-71.

[3]尚杰.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加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5(09):69-71.

[4]张学政.金属加工与实训:基础常识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5]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