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教学法的中职《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探索

2020-09-10张孜勤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职

张孜勤

摘要:随着机械制造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于是将积极教学法融入《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课堂教学。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微课、FLASH交互动画和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等多元教学手段,通过运用SolidWorks软件三维建模来改进测量教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积极教学法;极限配合;技术测量;中职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的发生变革,其中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2005年国务院提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国务院提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进改革,提升人才质量的培养。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李克强总理就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职机械测量教学中,以《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为例,采用积极教学法对课堂及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改善教学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教学成效。

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现状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中职机械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它比较全面地讲述了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结构要求、螺纹公差及技术测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它具有术语定义多、符号代号多、具体规定多、叙述内容多、图例应用多等特点,为专业课学习和生产实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现在的中职生往往是经历了中考的挫折,他们长期处于学业不良状态,从而导致了非智力品质的弱化。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他们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机械制造和使用方面的感性认识,由此他们感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内容生疏和枯燥无味,不会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但是他们头脑灵活,动手能力较强。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习惯于以教材为本,滔滔不绝地“传道授业”,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然后学生自己练习,不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學生习惯于闭门读书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而不予应用。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些课本知识与企业产品严重脱节,从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企业岗位,这说明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也要与时俱进,在课堂中融入现代企业的先进测量技术的理念。

2  积极教学法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积极教学法在欧美等国早已应用于教学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Active Learning翻译为积极教学、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等,其实质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参与,获取知识的方法。积极教学法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是协助、引导学生学习,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例如:有效的提问、情景学习、小组工作、自主学习、项目教学、头脑风暴等,都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运用。

2.1 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打造积极教学模式

由于传统的《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然而中职生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于是遵循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本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融“理论”、“实践”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将《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采用项目式教学,并积极整合教学内容。设置两个模块和九个项目(如表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整合教学内容),模块一为专业理论模块、模块二为技能实践模块,把实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打造积极教学模式。

2.2 创设企业测量情景,营造积极职业体验

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过程中,以“就业导向”为原则,创设企业测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测量实践的氛围中。比如在讲解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首先把班级模拟成企业里的测量部门,并把班内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布置测量工具、零件、记录本等材料,模拟企业测量情境。其次,模拟企业里游标卡尺安全测量零件的流程和环节,进行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根据游标卡尺测量零件的结果来判断零件是否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最后,模拟企业9S管理要求对测量工具、工件等材料进行整理和保养。通过创设企业测量职业体验环节,营造学生积极职业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成就感,培养学生测量零件的职业素养。

2.3 运用多元信息技术,提升积极教学成效

2.3.1 制作交互动画,积极改进教具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中讲解计量器具时,比如在用游标量具测量零件进行读数时,需要判断游标上第几根刻线与尺身上的刻线对准,教室后排的学生要看清楚第几根刻线与尺身上的刻线对准就很困难,因为游标量具实物较小,远距离很难看清游标量具的刻度,从而影响学生跟着教师学游标量具测量零件读数。为了能让所有学生清晰地看到游标卡尺的刻度,有效的学会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模,再运用Flash软件制作游标卡尺的交互动画。制作好的交互动画放到电脑、PPT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里播放。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游标卡尺的交互动画,可以清晰地放大游标卡尺,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也可以清晰看到游标卡尺的刻度,也就可以直观地学会游标卡尺测量零件读数。其余的计量器具也可以制作成交互动画。通过制作交互动画,积极改进传统测量教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计量器具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计量器具的读数能力。

2.3.2 制作测量微课,积极化解难点

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中,讲解计量器具测量零件时,由于学生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有些操作方法仅用语言讲解和示范讲解,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计量器具正确的测量零件方法。于是,可以借助会声会影软件,把计量器具测量零件的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计量器具测量零件的难处,积极制作成微课,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比如,可以制作微课《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千分尺测量零件》等微课。这些微课资源可以放在学习平台,也可以在课中循环播放,既可供教学用,又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制作微课时,除了选择教学中的重难点,还可以把企业中最新的测量技术制作成微课,拓展学生的测量技术知识面。例如,企业里用的三坐标检测零件,可以制作成微课《三坐标检测》,向学生展示现代机械加工工业、现代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事业中用的检测手段。通过积极制作测量微课,一方面能够有效突破测量教学中的重难点,另一方面又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各种计量器具测量零件的技能。

2.3.3 利用泛雅平台,積极统计学情

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是以泛在教学与混合式教学为核心思想,集慕课及精品课程建设、教学互动、资源管理、教学成果展示、教学管理评估于一体的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把《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教学资源上传到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除了能够上传各种教学资源之外,还具备很强大的大数据统计的功能,可以实时统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任务完成的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比如:教师讲解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和识读后,布置10道练习题,教师可以通过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实时统计出答题情况,以及每道题有哪些学生做对,每道题有哪些学生做错,每道题有哪些学生未完成。

通过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各项强大功能,学生可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运用平台的资源进行授课,并可以动态把握学情,从而有效提升《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教学成效。

3  积极教学法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中的建议

3.1 加强积极教学法的教学培训

在中职《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中,不仅需要双师型教师,还要懂得积极教学法的教师。在中职校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积极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的培训。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积极教学法,相互探讨积极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的经验,相互观摩课堂教学,从而才能有效利用积极教学法提升教学成效。

3.2 完善项目式教学的实训设备

在中职《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课堂中融入积极教学法时,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并运用交互动画、微课和泛雅平台等多种手段,所以需要本课程的实训室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不仅有现代化的机械测量设备,还要有融实训、仿真、信息化、理论教学为一体的实训场所,从而可以保障积极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实践证明,在《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课堂中融入积极教学法,通过项目引领,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并不断地分析和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动手测量零件的能力。采用积极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了教学成效,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晓娟.积极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7.

[2]张小红.强化“积极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职教通讯,2016,15.

[3]潘永惠.以“积极教育”培育“班组长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5,7.

[4]张小红,常征.中职专业课程“积极教学”的实施路径[J].江苏教育,2016,2.

[5]徐磊,张晓晓,孙晓莉.基于积极教学法的“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亚太教育,2016.11.

[6]张雪.浅谈“积极教学法”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J].职业,2020.2.

[7]张梦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6.

猜你喜欢

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职历史课补充内容的实施探索
浅谈中职生的观察力培养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加强中职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中职生健康性取向教育不容忽视
中职农村医学专业发展前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