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2020-09-10陈海琪
陈海琪
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實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教师的整个生涯的发展,随着新课改不断改进,体育在其中的占比增加。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实施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增进和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指导者和参与者,伴随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体育教师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与期望。
1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教师发展包括专业与职业发展,前者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内在技能以满足职业要求,后者是教师通过职业获得外在资源以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二者共同构成教师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并相互促进但不可替代。即便是在国家逐渐重视学校体育、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新时代,体育教师的地位依然不高。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根源或许更为明确。“两长”是关键影响因素。很多校长和家长有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升学,校长关注的是升学率,家长很看重孩子的成绩,有时甚至忽略了孩子的健康。
1.1 发展制度不健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体育在实践层面取得成功的命脉所系。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体育艺术“2+1”工程等深入推进,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存境况逐渐成为社会和学校不容忽视且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由于制度法规的不健全,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教育处于困境。发展是每个教师都考虑到的问题,不能因为工作性质不一,就缺乏对体育教师的发展。
1.2 培训内容落后、不更新性
据访谈得知,大部分学校都不具备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而有培训的学校也会笼统了事。根据教师能力的区分专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新手阶段,初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每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教师需求不同,那么上级需要把他们“分类摆放”,不能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发展培训的真正目的是让教师有所成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只有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
1.3 体育教师自身原因
有学者指出,体育教师对提升反思能力、信息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认同感较低,对转型为反思者与研究者也存在一定的认同偏差。这种偏差是由其职前教育阶段所形成的职业观偏差、职后工作内容的局限以及职后培养导向不足所形成的,其制约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利于体育教师形成与新课改需求所匹配的素养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教师在满足了该有的需求后就安于现状。例如有“老”的新教师,和“新”的老教师。“老”的新教师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本身,新教师刚来到工作单位就已经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对自身高要求的标准。
2 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
2.1 提高专业发展意识
提高自身发展意识是至关重要,实现体育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通过每个体育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来实现,不做井底之蛙。营造体育教师的“危机意识”,从完善学校对体育教师管理评价入手,树立教研促进教师发展的意识,通过开展全员基本功、公开课、说课和教案等比赛,认识自身差距。体育教师个人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专业的发展,主动学习、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2.2 明确专业发展目标
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对体育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具有引导的作用。发展规划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学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不断地定位自己,增强自我的职业素养。根据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教育学的立场来看,当前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更应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用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来武装自己。体育教师应当随时学校、时代和学生的步伐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规划以及目标,从而达到真正有效且合理的专业发展。
2.3 强化教学反思行为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在不断反思与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应当积极思考,多记录反思随笔和反思日记,以便从以往经验中寻求进步,找到突破口。
3 结论
3.1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新的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也明显有着高要求。
3.2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体育教师在其中身负重任。体育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应该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相结合,以个人专业发展配合学校发展,站在学校的高度思考问题。
3.3 制定适合自己的规划
结合自身的发展潜能,根据所处的工作环境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精心规划自己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发展任务,用明确的目标引领自己的专业稳步循序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