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训练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防伤害策略分析

2020-09-10侯珏文

当代体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负荷身体素质

侯珏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意识都在逐渐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或者训练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损伤的情况,为了能够对这些损伤情况有效的防范,有必要对体育训练中的常见损伤进行了解,并对其防伤害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体育训练中的损伤防护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磕碰的状况,有着较高的体育损伤发生概率。如果从危险程度的角度来说,当发生事故后,无论对于学生本身而言,还是对于家长以及学校方面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目前的体育训练情况来看,更多的还是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所以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并不高,因此在训练中就较为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1 体育训练中的常见损伤

首先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因为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而导致采用的训练措施不科学,或者在训练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和预防措施,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损伤,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与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训练的项目以及体育训练的程度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教师为了能够提升训练的效果,会逐渐的提升运动强度,并通过重复性的训练方式来提升学生们的运动能力。如果学生们长时间的处于高强度的运动状态,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突发性运动损伤或者肌肉拉伤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加入训练不久的学生而言,非常容易出现突发性运动损伤。

其次是陈旧性再次损伤,这表示着学生们已经出现了突发性损伤,但却并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在体育训练时就有可能会再次出现损伤,这种损伤就被称作为陈旧性再次损伤。例如我们常听说的滑膜炎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陈旧性再次损伤,如果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发生损伤后为得到完全的康复就再次接受训练,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陈旧性再次损伤。

2 体育训练中常见损伤的防伤害策略研究

2.1合理设定体育训练内容

一般来说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们发生了运动性损伤,那么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体育训练的负荷设定问题,一些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对于训练负荷的设定会从整体层面上考虑,但实际上每个学生们的体质并不相同,他们能够承受的负荷极限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如果从整体层面上来设定训练负荷,并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情况。对着这种问题,体育教师应重视提升训练负荷的科学性,制定负荷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案。首先应在开始体育训练前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情况来制定训练负荷,其中包括了学生们的关节承受能力、是否受到过损伤以及耐力情况等等,从而避免学生们在训练中发生损伤。此外,教师也应在训练前对学生们的状态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发生运动损伤的学生而言,要看其是否已经康复,如果必要应对体育训练的负荷进行降低。如果学生们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了肌肉酸痛或者呼吸急促的情況,应及时调整训练内容,确保训练的平衡,避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体育损伤情况。

2.2提升体育训练的针对性

上文已经提到了体育训练损伤包括了运动损伤和陈旧性再次损伤这两种类型,所以在开展体育训练时应根据这两种损伤的特点来对训练方法进行合理的制定,提升训练的针对性。例如突发性的运动损伤出现时,往往是因为学生们在运动前并未进行充分的热身,对于这种情况要求体育教师在训练前组织学生们进行热身,给予学生们充足的准备时间。陈旧性再次损伤与突发性运动损伤不同,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训练前并未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所以没能够顾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求体育教师在设计训练方案时用加强针对性,避免陈旧性再次损伤的发生。具体来看,教师需要在训练前了解学生出现过损伤的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来设计训练方案。另外对于已经受伤过的位置要进行相应的保护,例如某学生的膝关节出现过损伤,那么为了对其进行保护应避免进行膝关节过度承重的训练项目。同时,在进行腿部肌肉训练的过程中,可采用平躺收摆、侧收膝伸展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们训练,这不但不会损害到膝关节,而且能够对这个部位进行有效的锻炼。最后,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将安全意识深入到训练的各个环节当中,并要让学生们对运动损伤进行足够的了解,然后将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传达给学生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充分重视运动损伤的防范,在进行高强度体育训练时要确保足够的科学合理。

2.3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从体能的角度上来看,对于运动损伤进行防护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通过强化学生们的大小肌肉群和深肌肉群,来增强学生们的灵活程度和核心力量,使其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动作变形等容易引起损伤的情况。例如学生们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过高的负重,如果力量不足,那么原本由手臂力量来负重的项目学生们就会不自主的采用要不肌肉来替代,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力量不平衡的情况,这样一来就容易在体育训练中出现损伤。同时也要保证学生们在训练中保持准确的技术动作,只有保证了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才能够避免损伤的发生。身体足够的协调、稳定和柔韧,是避免运动损伤出现的最佳方式。另外一方面,当组织学生们进行准备活动时,并不仅仅但单纯的准备动作,而是要让学生们真正的达到加热出汗的效果,能够对身体中的肌肉进行加热。例如在拉伸运动中,如果身体力量不够的学生而言能够有效的起到力量锻炼的效果。在完成体育训练后,要进行静态拉伸运动,有效的放松肌肉能够达到避免肌肉拉伤的效果。关节通常是运动损伤比较容易出现的位置,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关节、韧带和肌肉的训练,提升学生们的身体柔韧性和伸展性,按照学生们的身体情况来开展针对性训练,这里主要采用的是弹跳加速度的联系方式,实现学生身体各个器官的良好转换。这里需要注意的时,专项训练不可过于集中,而是要通过组合练习的方式来开展,从而提升学生们的训练兴趣,同时也避免局部负重过高情况的出现。

2.4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生们本身有着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出现损伤时会形成保护动作,这些保护动作是否能够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学生们的心理能力,根据这一情况要求教师在日常训练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如果学生们过于自信,那么应该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逐步了解那些不可预知的损伤问题,从而避免因为过于自信而出现的损伤情况。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体育教师训练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运动情况,在进行训练指导时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从科学调整训练负荷、增强训练方法针对性、提高学生心理指导等几个方面提出防伤害对策,以期能够更好的指导体育运动训练,降低损伤发生概率。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田径运动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负荷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锻炼
生如夏花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发现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