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元素融入的有效方式

2020-09-10吴绵洁

当代体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德育体育课程

吴绵洁

伴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普及,社会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性能力的教育重视程度也在日益增强,力求将学生从小就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年龄、心理等因素的制约,不管是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还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具体过程都还不是非常完善。以小学体育课程为例,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想,除了灌输给学生相关技能的知识点以外,教师还需要将德育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促使学生可以取得更为全面的发展。下文主要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元素融入的有效方式展开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可以有所帮助。

1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元素渗透的现状分析

1.1 教师德育教育意识淡薄

在当前教育背景之下,对于大多小学体育教师而言,他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通常只是将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以及相关技能技巧灌输给学生,在教学方式上,不是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放羊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体现,让学生集中学习以后,就各自选取相关器材去进行“练习”,其中对于德育元素的渗透,不仅没有进行高度的重视,而且在实施中,也没有确立一套系统的德育教育开展方式。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他们认为在小学阶段,除了体育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就是确保学生的安全,长时间的忽视德育元素在体育课程渗透的重要作用,不仅对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会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而且小学体育课程需要展现的实际作用也不能更好地体现。

1.2 在渗透德育元素的时候,未能有效结合学科特点

对于小学体育课程而言,其本身就体现着很强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除了需要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吸收程度、学习兴趣、性格特点等进行充分考量以外,还需要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学科的特殊性。在体育课程中融入德育元素也是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能够体会快乐、学习到基本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强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并且还需要逐步提升教师对于德育渗透的重视程度。

2 德育元素渗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体育课程是一门室外教学的科目,并且体现着极强的综合实践性。教师如果仅仅依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只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则无法更好的贯彻新课标要求,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需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探索,找到渗透德育元素的有效方式,进而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创设的教学目标。

2.1 增强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融入德育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相关基本知识,通过可以体现德育元素的教学活动,除了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实现情感共鸣以外,还能够通过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可以更好的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活动中去。

2.2 幫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师若想在教学中,让学生时刻保持充足的学习热情,体现饱满的情感状态,那么德育元素的教学融入则是不可缺少的。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待人,这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先决条件。

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体现生活化元素的同时,为学生开展相关知识学习的拓展性训练活动,并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更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此外,教师需要为学生定期开展一些情感教学的主题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需要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建立更牢固的沟通桥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体现良好的情感态度。

3 小学体育德育元素渗透的具体路径

3.1 凸显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从当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除了需要对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程度进行提升以外,更为主要的就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品质。教师需要从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为教学出发点,在教学中凸显出学生团队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过程。合作意识是学生成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思想品质,其良好品质的形成,需要让学生在参加集体和做活动的时候,即使自己的个人能力再强,也需要将团队利益、团队荣誉放在心头,对于体育课程而言,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教师可以在一些体育合作训练活动中,将参与者的体育竞技精神以及协作合作精神的培养进行更好地体现。

譬如,教师在对学生合作意识中,换位思考以及顾全大局等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多人合作、互动的竞赛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当然在这过程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师需要在活动中体现更多的趣味性。在实际活动开展中,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依照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进程以及身体基本素质等方面将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进一步实现均衡化教学,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全面提升自己。然后教师则需要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活动流程表,让学生依照教师布置的相关体育训练逐步进行联系,如短跑接力、基础传球训练、单腿跳练习等等,并记录每组学生每项运动训练的用时填写到记录表中。最后,教师在通过活动记录表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个小组每个成员的分工情况,对学生进行平等客观的评价,并分出排名,通过这样以鼓励和引导性为主的评价活动,让学生在体会竞赛精神,树立起强大自信心的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更好点的感悟团队合作意识形成的重要性。

3.2 关注学生内在表现,体现“个体式”体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教师若想在教育教学中,更好的融入德育元素,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身体机能的训练程度以及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需要重点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在表现,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个体式”体验教学,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身体机能的展现程度,做到良好自我控制、自我督促、自我遵守以及自我发展等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去进行观察和探索,使学生在相关技能的学习后,在进行有效思考、探究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自我消化,进而提高自我认同、自我关注的程度。

譬如,教师在对学生“跳远技能”进行教学的时候,则可以从学生的内在表现出发,通过“个体式”体验教学进一步在课程中融入德育元素。教师在实际授课前,为有效增强学生个体的体验感,需要对班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以及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观察和摸底测试,如对学生身体柔韧程度、弹跳能力、耐力持久力以及爆发性等方面进行考量,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为学生更为直观的展示一些跳远竞技运动比赛或者跳远技能基础动作剖析等视频资料,在这期间,教师还可以配合着视频在前面为学生进行逐个动作的拆解演示,并一一为学生指出每一个“点”需要注意的动作要领。然后,当学生基本掌握跳远技巧,并进行跳远练习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给予学生更多可以自主学习、自我消化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练习、自我消化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找到自身的技能掌握的薄弱点,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对症下药“有效根除”。除此之外,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练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时刻关注到每个学习小组,在遇到学生之间无法处理的“难题”时,教师需要及时的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处理。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内在表现进行重点关注,进一步体现“个体式”体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以此才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师体育教学的实际成效。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身体机能以及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因此,对其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小学体育课程为例,教师需要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高尚品行,以此为基础实现学生综合性全面“成长”,为学生后面生活与学习的道路奠定夯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金平区浮西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体育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自行车的发明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