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运用

2020-09-10薛惠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新媒体技术应用

摘要:伴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在新闻采编业务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趋势。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对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工作素养进行介绍,同时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以全面提高新闻采编业务工作的整体开展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新闻采编;应用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243-02

现阶段,我国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工作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新闻采编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需要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加以有效借鉴,并且将新媒体技术合理运用到新闻采编工作当中,有效转变传统新闻采编工作业务的开展形式,全面提高新闻信息收集的效率和质量,为观众提供更高质量以及实时性的新闻信息,推动新闻行业不断朝着更高目标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一)专业的新闻理论和操作技术

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不但需要具有专业的新闻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其中一些重点的操作技术加以掌握,对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来全面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质量。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掌握更加扎实的基础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加以充分了解,在实践工作中不断丰富工作经验,了解更多先进的新闻采编工作技能,了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且将其与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有效融合,全面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以此来满足人们更高质量以及个性化的新闻信息需求。

(二)与时俱进的综合素养

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因此新闻采编人员不但需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提高新闻信息收集的实时性,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及时的新闻信息,充分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高质量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新闻采编工人员必须对自身的工作业务进行全面完善,要实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业务素养,在充分提高新闻信息采集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新闻信息采编速度,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人们提供真实的新闻信息,以此来展现新闻所具有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由于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所涉及的领域体现出多元化特征,不但包含经济领域、文化领域,还涵盖了民生领域以及社会大事件等。因此,对于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来讲,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采编工作业务素养,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保证自身的工作技能充分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推动新闻播报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给新闻采编业务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媒体挑战

由于科技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我国各大领域中都有了普遍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涌现,对我国新闻媒体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弥补了传统新闻媒体行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与干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了解社会中发生的一些新闻信息,提高了信息收集的效率和准确度,这也是传统电视新闻行业所不具备的工作优势。但是新闻媒体行业使用计算机网络来传播新闻信息也给相关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挑战,如何面对新媒体技术发展对新闻采编工作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是当前新闻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

(二)新技术带来严峻挑战

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人们通过微信、微博以及各种新闻头条等方式来分享各种新闻信息,使得整个新闻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同时信息的传输效率也越来越快。比如,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空间等实现各种重要的新闻信息之间的相互传播,整个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其他人员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智能手机、电脑等搜索到其他人发送的新闻信息内容,这也是传统的电视新闻播报新闻信息无法比拟的优势[2]。

(三)电视新闻节目滞后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遍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对各种新闻信息的实时获取,这也给传统的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虽然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仍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以及群众号召力,但是其播报形式存在明显的信息滞后性,而新媒体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播报速度,进而对传统的电视新闻播报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四)节目个性化不足

由于部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对新闻信息的关注点把握不足,使得整个新闻信息内容无法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对新闻内容的感受程度也明显不足。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对新闻采编信息內容进行针对性处理,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信息的偏好,以此来有针对性地采编新闻节目信息,同时对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和制作,以此来充分发挥新闻信息的个性化特点。当前我国在进行新闻信息采编工作时,仍然采用传统的采编工作方法,信息之间缺少互动性,同时也无法为不同年龄段观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新闻信息业务[2]。

三、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具体运用

(一)人工智能技术

首先,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各种实时性新闻线索进行监控和收集。传统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基本上是通过人工电话、网络搜索等方式来开展,进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无法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同时新闻信息的获取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保证新闻播报的实时性和真实性。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收集和梳理网络当中各种新型新闻信息,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实时性新闻线索,同时使整个新闻业务的采编工作、业务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

其次,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当前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形势下,智能机器人在新闻制作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借助智能机器人,可以在新闻稿件的写作过程中在短时间内对新闻当中的核心内容进行快速提取,同时做到准确出稿,充分保证了新闻信息提取和采编的效率与质量。尤其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以及一些突发性灾害事故的报道过程中,通过应用智能机器人,可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和新闻的质量,这都明显超过了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比如,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社会当中的各种重要的信息内容进行实时性收集和制作,并且直接推送给社会大众,让人们充分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内容以及新闻要点。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大大降低传统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且在整个新闻信息的生成速率和效果上十分显著[3]。

最后,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还可以真正实现对各种新闻信息的快速分发。以“今日头条”为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运用条件下,软件可以充分掌握不同用户群体对各种新闻信息的需求状况,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新闻信息内容,有效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层级人们的阅读需求,使得人们所阅读的新闻信息更加精彩和准确。

(二)大数据技术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真正实现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并且通过采编分析工作可以形成更高价值的新闻信息内容。在此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对其中的重点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以此来全面掌握各种重要新闻事件背后存在的关联,然后通过使用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为社会大众提供实时性的新闻信息内容,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新闻信息。以“媒体大脑”为例,通过该人工智能平台的有效应用,可以对数亿个网页信息内容进行快速扫描和分析,并且从中获取更多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内容,将其自动分割成多个不同的新闻热点,制作成一种可视化的图表信息,然后通过配音、配图以及后期的视频剪辑等多项工作的开展,使得整个新闻信息以及新闻节目的呈现更加丰富多彩。

(三)移动短视频和移动直播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移动短视频业务和移动直播业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它将移动智能终端系统作为接收端,并且将各种声音图像信息结合,以短视频的渠道作为信息传输途径,使得整个新闻信息的节目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个性化要求。由于传统的新闻节目展示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呈现为主,而通过新型的移动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不但具有声音、文字、图片,同时还有一些生动的动画图像作为载体,使得整个新闻节目信息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移动短视频的新闻传播具有短小精练、重点突出明显等多方面优势,不但可以表达新闻内容的中心点,同时还可以引起社会大众的观看兴趣,有效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当前科技不断向前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工作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整体的使用效果非常明显。新闻采编工作业务,是新闻节目制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构成环节,必须要对传统的工作理念进行有效转变,通过运用更加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羽端.新媒体对报纸新闻采编的影响及纸媒的应对方案[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0):92-93.

[2] 何丽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新闻采编的创新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143-144.

[3] 石更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挑战及应对途径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5):143-144.

作者简介:薛惠娟(1977—),女,河北望都人,本科,编輯,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新媒体技术应用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