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使用信息
2020-09-10马朝辉
马朝辉
摘要:近年来,我国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迅速,国家工业力量逐渐强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使用信息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避免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问题,杜绝安全隐患,必须要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正确使用信息进行严格说明和完善处理,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使用信息
0 引言
安全防护装置是任何一种机械设备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保护安装和使用人员的安全作用,其针对的一些安全隐患是一些无法合理消除或者无法通过设计而减少的风险,进而另外设置装置以确保安装和使用人员的安全。而使用信息则类似于说明书,以及安全问题解决书,其通过文本、图片、视频、信号、标记来提供一些保护信息。安全防护装置和使用信息两者相互配合,一起为保障安装者和使用者的安全而服务,无论是在装置上,还是信息提醒上都有一定的作用。下面分别对两者进行一定的介绍。
1 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1.1 安全防护装置的选用和制造
安全防护装置的选用首先必须要在对设备进行一定的风险评估后,再做出的装置选用,其风险评估必须做到全面和详细,以确保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风险[1],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机械设备进行不同的风险评估,下面根据不同的机械设备选择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进行说明:
1.1.1 安全固定防护装置
在一些固定式防护通常采用在高空作业以及高速作业上,像高空作业当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固定方面的问题,所以高空固定装置是需要严格安装的,例如在工作台安装较高的护栏;而在高速作业上,由于一些发动机或者是转轴系统,在高速旋转的过程当中会由于一些老化或者松弛现象而導致脱落,伴随着超快的速度,很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在这种发动机或者转轴系统上要加以安全固定装置,在制造过程当中也需要对安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化安装,即不要选用一些质量指数低的原材料,选择硬度高、不易腐蚀、不易变形的材料,对于固定装置可以实现最基本的安全保障[2]。
1.1.2 安全联锁防护装置
安全联锁防护装置是一种自动化的装置,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安全防护,联锁装置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机械或者电气机构使工作时发出的两个动作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减少安全隐患。在我国的重大工业链上都会选取安全联锁的装置来通过自动化控制确保设备和工作的正常运行,在工业应用当中,联锁装置在工业安全领域中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在工业企业当中,都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像一些旋转的齿轮、运动的零件等等,工作人员如果直接与其进行接触,就会导致出现被压伤、划伤之类的问题,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话,需要有一定的防护罩将危险部分与操作人员相互隔离,即一些安全固定装置,虽然这种装置可以将安全系数提高很多,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这些安全防护罩、安全防护装置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老化、松动脱落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后,操作人员的安全会再次面临一定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定的安全联锁装置,即在安全防护装置上添加一种与相应设备开关相连接的装置,当防护装置脱落之后,设备就可以停止运行,不再转动或者运动,即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受到伤害,这种联锁的装置,不仅仅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能力,而且具有很重要的联动效果,在工业安全领域当中,联锁装置有着极其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被很多的工业链所采用。
除此之外,在生活当中,一些家庭机械当中也需要联锁装置,像洗衣机工作过程,由于在甩干脱水过程当中,洗衣机的滚筒在高速旋转,如果操作人员直接与其接触,就可能会出现意外伤害,而加上联锁装置,就可以在打开洗衣机的门之后,转筒停止高速转动,从而避免安全问题发生,这种类似的情况在生活当中也是很常见的,可见联锁装置的重要性。
1.1.3 安全自动关闭防护装置
自动关闭防护装置和联锁装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说说联锁装置当中的一类,即没有相互制约和抵消的功能,自动关闭防护装置在面临一些危险发生时,会直接采取停止的措施,通过自动化来实现危险发生时机械被强制运行停止的能力使得其在当代的机械工程当中有了很大的应用领域,其在一些需要高温才可以进行的工作当中,如果发生燃气的泄露或者有通风口被堵塞的情况下,及时地停止工作,以免造成发生爆炸的危险事故,除此之外,在叉车的工作当中,也会有安全自动关闭的防护装置,如果叉车的上举高度超出了安全高度时,就会激活自动关闭装置,停止叉车的工作运行,以警示已超过安全范围,适当降低叉车的工作高度[3]。在生活里,常见的自动关闭装置体现在煤气罐上或者天然气灶上,例如如果在做饭的时候,由于一些煮沸的水扑灭火、窗户吹进来的风吹灭火的情况,导致煤气或者天然气仍然在继续输出,导致出现煤气或者天然气泄漏事故,给居民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安装自动关闭装置之后,就可以在发现空气当中的气体浓度超标时,及时自动关闭气体输出装置,能够为煤气、天然气泄漏导致的中毒或者爆炸情况很大程度地避免,极大地发挥了安全防护作用。
1.1.4 可调式防护装置
可调式防护装置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安全防护装置,其可实现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进行不同的安全防护,例如如果需要安全固定防护时,其可调节为固定防护装置,如果需要一定的可调要求时,又可以设计为某部分可调或者整体可调,以实现安全防护的不同需求,在一些工业企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整个装置可调或装置的某组成部分可调,在特定操作期间调整件保持固定不动。例如在木材的加工过程中,由于一些切割或者打磨会导致一些木屑飞出,对于操作人员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是较多的,有时飞速的木屑会划伤操作者的脸部,所以要对木屑飞出的地方进行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又因为在加入这种防护装置时又为插入木材时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就可以将该防护装置设置为可调节形式,具有一定的可调功能,以迎合不同工作的需求。
1.2 安全防护装置的采用注意事项
在常用的机械设备使用过程当中,需要对装置进行定期的检修、清洁、调试等等,而这些工作需要相关操作人员进入到较危险的区域里,所以安全防护装置的采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安全防护装置需要做到最大程度地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能够有效地帮助其完成相关的维修、检查、清洁、调试工作,即对于操作人员的工作可以高度配合,尽量没有妨碍情况。
其次对于一些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到手动和自动相互转换的功能,在某些特定的情况需要手动控制时,自动控制系统就必须要停止工作,相反在自动系统开始工作时,手动工作系统就需要停止,已实现一定情况下的相互转换。
最后需要一定的锁定功能,在不需要动力源的情况下,例如在进行维修或者清洁的时候,就需要安全保护装置与动力源之间断开,即一定的锁定功能。
1.3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对于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要求,主要原理还是根据能够有效避免安全问题,一般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3.1 符合相应的工作环境
例如一些工作环境是在户外,就需要安全防护装置满足做到防潮、放锈、防风化的要求;如果工作环境在室内,需要安全防护装置能够防火、防高温、防潮湿等等,这样的设计和制造就是希望安全防护装置可以发挥更久的作用和功能,即可以更持久地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1.3.2 结构坚固耐用
对于安全防护装置,需要其原材料的硬度大、韧性强,能够在实现固定、防护的作用时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长久的事业过程当中,不会因为安全防护装置出现问题而导致出现一些安全故障。
1.3.3 无其他危险因素增加
由于一些安全防护装置的配置和安装,会给工作带来其他的一些安全隐患,这就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原本价值观念不同了,所以在设计和制造安全防护装置同时,要考虑其是否会带来其他的安全隐患,例如一些螺丝的设计、一些凸起部位会不会导致操作人员意外受伤,这些都需要在设计和制造当中反复地考虑和解决,以实现最完美的安全防护装置。
1.3.4 对于生产过程当中的影响小
在生产过程当中,需要安全防护装置可以完美地与生产过程相配合,即要求安全防护装置不能给生产工作带来一定的负作用和坏的影响,例如在视线上不会为操作工人带来麻烦和影响,在操作平台上也可以留有充分的空间等等,在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制造上都需要注意[4]。
2 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信息
机械设备的一些安全使用信息是为操作人员以文字或者图画,以及一些信号的形式提高安全提醒,所以对于安全使用信息的一些基本要求如下:
2.1 简洁明了
对于一些安全使用信息,必须有重点内容突出,即在机械上粘贴的一些使用安全信息,要简洁明了,可以直接明白或者了解到安全隐患所在,以及相应的措施,或者给予一些信号灯,在触及到安全隐患时,发出鸣笛声以提出警示,或者粘贴一些警示的标志在相应的部位,以帮助操作者可以直截了当地了解到安全问题。
2.2 配合图片、视频教育
在为操作工人上岗培训的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工作培训,通过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帮助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养,而且在操作车间当中,也应该张贴一些安全示范图片和视频进行宣传和普及。
2.3 涵盖范围广泛
安全使用信息要将一个机械设备的全部安全信息都涵盖,包括任何一个细节,充分地涵盖所有的安全问题,让操作人员有所了解。
3 结束语
通过对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使用信息做以相关了解和介绍,能够帮助操作人员更加安全地进行工作,避免更多的安全问题出现,更好地实现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健.试述机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安全运行[J].环球市场, 2019(006):382.
[2]齐大明.对于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安全及防护对策探究[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19(2):122.
[3]吴建强.对于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安全及防护对策探究[J].工程建設与设计,2019,405(07):306-307,310.
[4]陈垚,林志炜.起重机械设备安全防护建议与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