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失分点,提高得分率
2020-09-10陈秀琳
陈秀琳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考点,也是同学们在文言文复习备考中的难点。经过一轮的复习,同学们基本上都知道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即“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也了解了翻译的基本方法,即“留”“替”“删”“补”“调”“变”。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还是不能准确翻译,失分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大家要找到失分的原因,提高得分率。下面,笔者就以《书姜次生印章前》(江苏省苏州市2019高三调研卷)为例,结合大家的答题情况,详细谈谈。
题目: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正学生平不知干谒,但嗜饮耳。(2分)
2.我适为公成一印,殊自满志,不及旦,急欲令公见也,事孰有急于此者乎?(5分)
3.吾印必传,吾之嗣续也,吾何忧?(3分)
失分点一:错误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针对第一道翻译题,同学们是这样翻译的:
生1:我生平不知道干谒,只是喜欢喝酒罢了。
生2:我生来不知道干什么和拜见之礼,只喜欢喝酒罢了。
由同学们的答案可以看出,大家都不明白关键词“干谒”的意思,将其翻译错了。当然,也有个别同学能够大体猜出该词的意思,将句子译成“我这一生不喜好求取功名,只是嗜好饮酒罢了。”该同学把“干谒”译为“求取功名”,他正确地理解了“干”,却没能理解“谒”的意思。所以说,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的意思,就很容易出现误译的情况,从而失分。
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就要尝试根据语境来推断关键词的意思。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同学们可能会发现有些词语的意思是无法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要勤查工具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文言词汇。平时,大家还要多阅读。很多文言词汇看似生僻,其实经常出现在一些文章中。就“干谒”这个词来说,同学们如果知道“干谒诗”,就一定明白这个“干谒”的意思。古时候,一些文人为了求得升官的机会,往往会在诗歌中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或引荐,如孟浩然的《臨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弄清了“干谒”的意思,此句就不难翻译了。译文为:我生平不知道为了自己来求见(官员),只是喜欢喝酒罢了。
失分点二:忽视或误译虚词
拿到第二道翻译题,同学们是这样翻译的:
生1:我刚才为您刻成了一个印章,于是十分满意自得,没有等到白天,是急着想让您看见,难道还有比这件事更加着急的事吗?
这名同学在翻译时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忽视或误译虚词。比如,生1在‘‘我适为公成一印,殊自满志”之间强加了一个“于是”,违背了原句的意思,还将“急欲令公见也”的“也”误译为表判断的“是”,最后失分。其实,虚词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具有特定的语法意义和功能。虚词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但是,很多同学在翻译时却总是忽视虚词的存在,结果在翻译题上失分。对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虚词的用法,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重视句子中的虚词,做到“不忽视,不误译”。
失分点三:不关注特殊句式
拿到第三道翻译题,同学们是这样翻译的:
生1:我的印章一定会流传下去,就像我的子嗣一样续传下去,我还担忧什么呢?
这名同学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关注特殊句式。“也”在此句中表判断,说明这是一个判断句。译文为:我的印章一定会传之后世,那就是我的后代,我担忧什么呢?
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归纳和整理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并熟悉每一种句式的结构和特殊标志。比如,“……者,……也”“……者也”“……也”是表判断的结构,“莲,花之君子者也”就是一个判断句。
总之,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认真推敲,正确翻译,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满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