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2020-09-10裴艳庆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劳动院校高职

裴艳庆

摘 要:劳动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成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陈述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从家庭、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方面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发现劳动教育缺失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从劳动的认知、价值观、行动、各种劳动保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盼望对日后的劳动教育研究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2-0011-02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性人才的高等学府,加强劳动教育更是首当其冲。然而,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状况却差强人意。

一、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状况

(一)劳动教育被错误使用

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大学生劳动机会,使其获得身体的锻炼和品质的培养,然而在一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却被误用作惩罚手段,比如西安理工大学徐溪远的文章也提到,一些教师通过让学生打扫校园、清理垃圾、进行重复而沉重的体力劳动等惩戒方式影响其劳动思想和行动[1]。另外,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运用于应付上级检查、迎合领导的方式,他们只在与劳动有关的节日里或者上级来考察时走走劳动形式、摆摆劳动样子。除此之外,一些高校的劳动教育内容趋向功利化,金钱成为劳动能力的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劳动习惯、劳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二)劳动意识淡薄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劳动工作承包给专业的清洁公司进行,这导致很多大学生没有机会体验劳动过程,获得劳动乐趣,长此以往,不愿意进行劳动。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从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关系有限,致使学生忽视体力劳动,另外,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具有知识水平、认知结构有限的特征,未能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重大作用,面对劳动任务容易出现热情不高、走过场现象。

(三)劳动行动简单

一些高职院校將劳动知识与技能训练等同于劳动教育,只是进行劳动本领传授,忽略了劳动教育对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重大影响。另外,一些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劳动教育以参加具体劳动活动为主,忽略对劳动过程的认识和体会、忽视对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指引。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出现精神空虚和迷茫,比如不愿意进行劳动、只是进行劳动本身没有思想感悟、没有将其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繁荣相联系。

(四)劳动课程体系缺乏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步履维艰。一方面,缺乏专门的教材及参考书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任课教师等,教学不成体系化;另一方面,缺乏健全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很多高职院校将对劳动教育的考核流于形式,不将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即使开展考核的学校也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写一份实践报告,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应付了事。另外,高职院校中与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关的讲座、演讲等活动较少,第二课堂如社团活动、宿舍活动、校园文化中有关劳动内容缺乏。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不重视劳动教育

因剩余产品的产生、脑体劳动的分化,体力劳动被当成低人一等的行为,社会上出现了轻视劳动的思想,如孔子“学而优则仕”,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认识根深蒂固。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社会中只关心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塑造,部分大学生仅专注于学业成绩提高、劳动意识淡薄,对劳动、劳动者、劳动行为不尊重,甚至蔑视。

(二)家庭成员忽视劳动教育

从每个家庭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80后、90后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这些高职院校大学生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劳动,淡化了劳动教育。虽然也有部分家长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开展劳动教育,然而办法不多、方式简单、成效甚微。不完善的家庭教育影响,使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基础性工作、不愿意干“脏活、累活”。

(三)高职院校不重视劳动教育

应试教育下,一些高职院校为提升学生学业成绩、规范学生管理,错误使用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运用为惩罚手段,如教师惩罚学生打扫校园、清理垃圾,不好的劳动体验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使其对劳动反感、抵触;另外,一些学校没有有效开展校内劳动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师资源、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欠缺[2];校内劳动活动如勤工俭学、清洁校园等被很多学校承包给企业承担;受制于编制、课时、评聘制度等因素,劳动教育的师资短缺、财政投入不足也严重阻碍了劳动教育的开展。

(四)大学生劳动意识偏低

由于劳动教育被社会、家庭、学校边缘化,劳动管理不科学,加之劳动效能感低,只是局限于劳动任务本身,没有考虑劳动价值问题,降低了大学生劳动的自觉性、能动性。在没有学习任务时,很多大学生把劳动周当成放假周,回家了。另外,劳动内容一方面过于简单,不能起到劳动效果、劳动成为走形式;另一方面专业劳动技能培养过于复杂与辛苦,缺乏教师指导、设备配套、坚持的毅力,最终导致劳动效能感持续降低。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影响

(一)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从教育学来看,教育本质在于培养人,而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未来需要成为既具备熟练劳动能力又拥有踏实、敬业、创新劳动习惯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如果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幻想不劳而获的事情,就会形成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外,大学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从小成长在安逸环境中的大学生,劳动参与度不高、阅历尚浅、道德判断能力弱,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引导,严重者甚至会误入歧途。

(二)不利于人格的培养与形成

从心理学上来看,大学生不愿劳动的情感体验,会削弱大学生的自信心、道德意志、精神力量等,不利于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与他人合作的本领、处理问题和挑战的能力以及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利于认识美、发现美。总之,缺乏劳动教育会让当代大学生内心浮躁、价值功利化,不能形成健康身体、美好心灵。

(三)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大势

以社会学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3]。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建设制造强国人才的专门机构,需要塑造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帮助大学生养成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劳动习惯。然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不完善,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的工作目标,只专注于提升技能,注重劳动数量,不关注劳动质量,不能满足人才要求,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

对劳动教育认识的加强表现为不管从社会还是家庭、学校、大学生个人角度,都应当重视劳动,为广大学子创造各种劳动机会。如在社会中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劳动者的重视程度,形成整个社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4]的社会氛围。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通过布置劳动任务、监督劳动过程、加强劳动反馈增强学生的劳动获得感。

(二)培养科学的勞动价值观

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始终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竭尽全力为人民群众求福利、谋利益。劳动价值观除在树立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为社会做贡献这些崇高理想信念外,还在磨练个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干一行爱一行的劳动热情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总之,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价值观,才能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多为他人考虑、多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三)从事不忘初心的劳动实践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不要忘记时刻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初心,以无比的热情投身具体的劳动行动中,做一个实干家,以全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每项工作。在课堂学习、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等环节上付出大量劳动,将自己打造成为学生中的榜样;另外提升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劳动教育人人、处处、时时开展。

(四)各种力量保障劳动行动

加强劳动教育整体布局,应通过无形和有形的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劳动思想。隐性教育中,在社会舆论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氛围的创建、家庭成员的影响等方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热爱劳动工作、坚持诚实劳动原则、做到埋头苦干行动。显性教育中,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力量要齐头并进,为劳动教育提供经费支持、劳动场地、教师队伍、劳动机会等。

五、结语

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教育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学生正处于有梦想、敢追求、勇行动的重要阶段,面对劳动中的问题,需要主动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徐溪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7:34.

[2]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14.

[3]马蕾,桑雷.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素养培育研究述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11):87.

[4]刘向兵,闻效仪.通过新时代劳动教育引领和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建设[J].教育经济评论,2019(1):5.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劳动院校高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