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2020-09-10邓婕赵志新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2期

邓婕 赵志新

摘要:谈及明式家具,大部分研究家具的书籍都会提出“明式家具”与“明代家具”这两个概念,即 “明式家具”是艺术概念,“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此外,王世襄先生对“明式家具”的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即是时代和艺术风格,广义上不管是明清时期还是近代,与明式家具式样保持一致,都可以称之为明式家具,而狭义上的明式家具则指从明代嘉靖、万历到清代康熙、雍正这二百多年中具有艺术价值的家具。本文以狭义的“明式家具”为例,讨论设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的关系。

关键词:外在形式;内在结构;明式家具

一、明式家具的外在形式

明式家具继承了传统美的外在形式。战国到两汉时期,主要是席地而坐的基本家具格局,唐至五代时期,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由席地而坐过渡为垂足而坐,低矮的家具逐渐被高足家具所取代。北宋以后,高足家具成为主要的家具形式。明代以后形成了完备的高足家具系列。时至今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较多的家具,依旧是高足家具。雖然材料,风格等发生了更新或改变,但并没有像五代时期那样过渡成其他的家具形式,家具的组织原则依旧如此。

(一)讲求功能

与功能相应的形制,强调实用,讲求功能。明式家具按照用途分为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和其他生活用品。仅仅细化椅凳类就有:方凳、禅床、坐墩、交杌、官帽椅、圈椅、交椅、宝座、躺椅、挂椅。细化家具用途即是讲求实用性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芝加哥建筑学派的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即把功能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在现今日常生活中,一把放在客厅的椅子的基本功能应当符合舒适的诉求,这样看来,家中的沙发比椅子更适合休息。因此,一个习惯坐柔软沙发的人,很难接受长时间坐在无软垫的硬木椅上休息。但是,坐沙发这个习惯明代的贵族并没有。普通的百姓接受不起“明式家具”这种高级定制,甚至,他们的坐具粗制滥造远不及明式家具那样舒适。

从现代人体工学的角度来看,明式硬木椅是不符合舒适的功能诉求。例如禅椅,靠背高低到腰部,整个背部都是悬空的。虽然官帽椅的靠背高度合理,但是木质靠背椅始终无法做到使人的脊椎骨充分适应。不过,官帽椅的其他部件,能起到分散力的作用,如扶手。此外,人的需求是多变的,休息时坐过沙发后再坐硬木椅子,必然会觉得不够舒适,但长时间的坐沙发也会觉得疲惫,因此人体工程学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没有办法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而达到一种绝对舒适的状态。再者,人的适应性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体现尊卑也是家具功能的一部分。“礼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礼制”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也渗透进家具的设计中。中国人强调的“适用”,含有伦理道德意味。例如,“席不正不坐,肉不方不食”和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因此,从当时的社会氛围来看,厅堂中放的椅子是否舒适已经不再重要,而是一种象征。不同的家具所对应的身份也是不同的,例如,皇帝坐的是龙椅,家庭地位最高的人坐交椅,地位低等的人坐玫瑰椅子。这种礼法、等级的严苛体现在方方面面。

(二)注重工艺美

与审美相应的形式,简洁而不简单,注重工艺美。明式家具除了满足实用功能需求以外,以简洁典雅的艺术风格占据了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高峰。从整个家具的外形上来看,洗练大方,比例匀称。明式家具的外形是直线和曲线相结合,但并不会觉得突兀,在和谐统一中又有变化。即使全部是直线构件,整把椅子也不会显得僵硬呆板。从家具的自身的构件组合上来看,各个零部件的粗细、厚薄对比、高度差距等都恰到好处,如黄花梨木禅椅的扶手与前后腿粗细的对比。节奏韵律流畅,外形也能给人带来美感。

明式家具对于装饰的“度”做到了得体合理。将装饰形式内化到整个家具上不作矫饰,金属配饰式样玲珑、色泽柔和。此外,明式家具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高矮错落有序能起到装饰、填补、分割空间的作用。

明式家具的材质美。一般采用名贵硬木,如黄花梨木、紫檀木等。这些木材本身的肌理和色泽就能作为装饰,并且肌理是天然无法复制的偶然形,而使得装饰整体化。

二、明式家具的内在结构

“天人合一”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明代的社会背景上看,初期:文坛盛行台阁体“颂王德,歌太平”思想管制严厉。明中:均无可圈点之处。中后:正德帝荒唐无度,嘉靖帝信道教,两位皇帝不理朝政给思想,艺术发展创造了条件。于是便有了王阳明创“心学”,泰州王艮发展王阳明的“心学”,强调回到自己的本心,李贽提出“童心说”。这些激活自我的新思潮翻滚于是文人之间,在艺术上“重自然”,“自我”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审美。明式家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有自己的独特性。

“经世致用”思潮,重实用,求简约。造物与工艺美的前提是“致用利人”即:讲功能,求实用。这种思潮渗透到工艺美术观上,继而明式家具将其逐一体现。实用和功能密不可分,功能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合目的性的美感和具有象征性。现今,明式家具已经不适用于普通的家庭,因为1. 明式家具体量大,要摆在宽阔的厅堂,甚至对建筑物的格局有很高的要求。2. 从材料到人工,手工艺品价格不菲。3. 现阶段人们对舒适性需求。但是,从明式家具中发展出来了新中式家具,这说明人们在寻求现代和传统之间契合。明式家具已经有了自己的符号性特征。

明式家具在结构上实现了科学性。科学性具体体现在衔接工艺上,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家具零部件的衔接处基本不使用钉子,胶粘剂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带铁钉的家具在潮湿的环境下,易裂开。而榫卯结构的优越性在于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和增加其稳固性,并且方便修复。

三、设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的关系

设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相辅相成。以明式家具为例,只有做到艺术与科学的密切结合才能达到设计的最高境界。田自秉先生总结明式家具“明代家具其所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使用了工艺美术的设计原理(1)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2)注意材料美。

(3)注意结构美。(4)注意工艺美……”

设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相互作用。但笔者认为,文脉作为内核,更大的作用于外在形式。内在结构衍生的象征性和寓意,使人们通过设计物的符号联想到它的功能,历史感,时代感,民族性,荣誉感等等。

设计的内在结构影响外在形式。内在结构可以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以明式家具为例,物质上的结构是榫卯的科学性。当榫卯结构做到严谨至极,从而使得外在形式更加统一。非物质的内在结构体现在精神上:(1)礼制,尊卑,文人、贵族的尊严诸如此类的精神性功能。(2)“天人合一”(3)重实用,求简约。(4)象征性。当有了各种各样的精神诉求后,会一一的体现在外在形式上,即内在精神,设计理念等通过外在形式表达。

结语:

从明式家具的材料,结构,工艺,装饰,造型,精神方面讨论了设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的关系。设计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并且设计的内在结构影响外在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世襄.明式家具萃珍[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1

[2]杭间. 中国工艺美学史[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05

[3] 张晶.设计简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