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

2020-09-10

清风 2020年17期
关键词:政商营商监委

本刊记者

政商关系不仅关涉营商环境,更反映党风、政风和社风。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坚决防止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问题损害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求我们做好亲清有度、有力、有为的“必修课”,只有摆正位置、迈开步子,真情实意、真拼实干,才能真正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各省市纷纷出台有关政商交往、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的政策,鼓励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亲清政商关系离不开有力监督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关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日前,云南曲靖会泽县通报了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通报指出:“李某因违规收受工程老板礼品礼金、违规接受他人安排的旅游及其他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对此,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离不开有力监督,要把着力点放在建设良好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上,主动监督、精准监督、跟进监督,着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为确保政商交往亲不逾矩,江苏邳州市纪委监委坚守“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把着力点放在建设良好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上,创新思路出实招,找准服务切入点,开设了“政风热线”营商环境专场。

邳州市纪委监委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普遍性、热点性问题拍成问政视频,直通“政风热线”,由上线单位现场解决答复。同时,充分发挥“民声通”等平台作用,定期通报办理和满意度情况,做到有举必查、查必有果,坚决查处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贿赂、吃拿卡要、欺压百姓等违纪违法行为,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环境,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只有“清”远远不够,还得“清”上加“亲”。面对疫情对民营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河南省鹤壁市纪委监委实施企业家、企业服务管家担任廉情监督员制度,推动民营企业与纪检监察机关联系“无障碍”;漯河市纪委监委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企业举报投诉中心,在重点职能部门醒目位置悬挂监督举报牌,全天候受理举报投诉;洛阳市纪委监委建立监督检查工作台账,将企业反映的问题列入台账、记录在案,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我们聚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靠前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把加强监督和正向激励结合起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助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河南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一企一策”帮扶,到严厉查处妨碍民营企业发展的行为,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让全省民营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

正常、健康的政商交往既有利于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又有利于企业按经济规律有序经营。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政治生态日益清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同时也要看到,少数党员干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产生“清而不親”的现象,存在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的问题。

政商并非不能交往,而是要交往有道、把握分寸,平衡好亲、清二者的关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以明确规范的机制作保障。从制度层面细化交往规范,可以进一步明晰政商交往的界限和禁区、红线和底线,推动党员干部同企业交往既坦荡真诚、真心实意靠前服务,又清白纯洁、守住底线。

“这上面明确了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实在太有用了!”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措施的通知》,提出对照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旗帜鲜明支持鼓励公职人员帮助民营企业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政策解读,获得一致好评。

针对可能影响政商关系的新业务、新内容,6月中旬,安徽省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网络公益直播活动的通知》,明确领导干部在开展网络公益直播活动时,不得参加任何非公益性质的活动,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报酬,不得出现任何损害亲清政商关系的行为,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同时,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所暴露出的问题,安徽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向各级有关部门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加快建立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是政府职能部门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

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纠正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越位”行为,压缩官员“权力寻租”的空间,如此才能“亲”不逾矩,“清”不远疏。

“放管服”改革是否到位,一个重要标准是看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是否便利。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海南省文昌市最大限度提供便民服务,成立了“马上就办”服务中心,全市“不见面审批”事项达83.5%,办件总量排名全省第一;全面优化外商投资流程,为外企节约70%审批时间,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此次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新组建成立的行政审批服务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对标国际标准,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文昌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文昌将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流程再造,加大“放”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优化“服”的质量,旨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贵州开阳县出台《开阳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计划》,聚焦企业生产周期,围绕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用水、纳税服务、获得信贷等专项领域,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确保以上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开阳县还调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整改提升方案和19个整改子方案,加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全县提升优化营商环境高效推进,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政商营商监委
政商关系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机制与理论进路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名单(148名)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漫画天地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政商亲清,行稳致远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