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勇士
2020-09-10胡婷
胡婷
陈小凤,女,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科医生
“为了能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2月底的一个上班日,上午9点,我们在渝北区疾控中心六楼的微生物科见到陈小凤时,她正在打电话:“所有样本的核酸检测都是阴性。
陈小凤语速很快,尽管戴着口罩,依然声音洪亮清晰,完全听不出刚熬了一个通宵。头一天她刚完成一批核酸检测,忙到凌晨5点,才睡了一个多小时。
常态化下的“不眠之夜”
熬夜、通宵、连轴转,这是陈小凤一个多月来的工作常态。
从1月18日开始,陈小凤就没休息过,“作为检验战线上的一员,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2月19日,重庆保税港区的一家企业有员工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
“当时有人怀疑是新冠病毒感染,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工厂一旦完全复工会有几千人,如果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果难以想象。”陈小凤与科室所有人一起行动,采集了290个检测样本,通宵工作,第二天早上6点得出结果:所有样本的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
不过陈小凤并没有完全放心:员工为何会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呢?
陈小凤和同事们继续攻关,最后终于在26日查出了员工的病因——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检测数量庞大,陈小凤已经记不清熬了多少个通宵了,她只记得曾有一天检测了400多份样本。
“我都已经记不得今天是星期几了,只记得今天是几月几号,因为每次检测都会记录样本的时间。”陈小凤说。
陳小凤家在中央公园附近,距离单位开车二十来分钟。但为了方便工作,她索性住进了单位旁的宾馆里。
即便如此,陈小凤还是和同事们在办公室搭了两张简易床,“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没时间回去睡觉。”
实验室里的危险
新冠病毒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测需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进行,因此实验室也是风险最高的地方之一,将直接和病毒面对面。
每次进人实验室,陈小凤都要像战士,上战场一样“全副武装”:白色连体式一次性防护服、防护帽、N95口罩、护目镜、鞋套……陈小凤说,“穿这套防护服,最大的感受就是闷得慌。
透过负压实验室的玻璃窗,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医疗设备。由于“闲人免进”陈小凤站在实验室里,通过对讲机,为我们演示核酸检测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
核对样品、记录编号、核酸提取、加样检测、基因扩增、结果判读……“最危险的就是前处理环节了。”陈小凤说,由于前处理环节需要使用旋涡振荡器,采样管在那个时候很容易产生气溶胶。检验师开盖采样管做下一步处理时,很可能就会被气溶胶感染。
“我们在做这一步操作时,都要求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避免人员感染。”陈小凤说,生物安全柜内的空气流向是单一固定的,万一有气溶胶产生,也能立马被设备吸走。
样本离开前处理实验室前,还要经过裂解处理,对病毒进行灭活,让病毒失去感染人的能力。
随后,标本就依次进入到PCR扩增实验室和PCR检测实验室。陈小凤说,到这个阶段,就是医疗设备自动化处理了,一般来说,最快6个小时就能出检测结果。
一旦发现有阳性样本,实验室将按照规程通知相关单位。同时,样本还将进行一次复检,确保不出纰漏和差错。
“虽然实验检测步骤繁多,操作复杂,但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这是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不管检测多么辛苦,我们必须坚持。”陈小凤说。
被指定为复核机构
走出实验室,陈小凤也没闲下来。刚和她聊了半个小时,她就接了五六个电话。
陈小凤告诉我们,除了实验室的工作,她还要负责核酸检测试剂采购、科室人员调度等。
渝北区疾控中心除了接收渝北区各定点医院送来的样本,还要承担复核江北区、北碚区、长寿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的重任。
“实验室的检测试剂只有1000份了。随着复查工作
的推进,我预计检测数量还会增加。”采访那天,陈小凤又让厂家准备了2000份试剂。
说起检测试剂,还有另外一段故事。
病毒的PCR检测需要一种新的检测试剂。早在疫情初期,陈小凤就意识到病毒检测对疫情控制的重要性,她及时报告给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并联系了试剂厂家保证试剂供应。为此,她还带领检验科同事用不同品牌的试剂做试验,反复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我们做足了准备,所以当一大波样品涌来时,我们技术物资储备都到位了,很从容。”陈小凤说。
陈小凤所在的实验室因为在核酸检测上成效显著,很快被市疾控中心指定为疫情复核实验室。
陈小凤有一个9岁的小女儿。除夕夜,孩子吵着要见妈妈,陈小凤只好给她发了一张工作照。
照片中,身着白色防护服的陈小凤,向女儿比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女儿在电话里问,照片中的人是我妈妈吗?”这句天真的话让陈小凤红了眼眶,她在电话里安慰女儿,“宝贝,虽然你看不清妈妈的脸,但很多像妈妈一样的叔叔阿姨,在共同守护大家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