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川仪自动这样做
2020-09-10胡婷
胡婷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到“两带头两手抓两不误”。重庆两江新区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最严格”和“两手抓、两手硬、双落实、双推进”的要求,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月24日,我们来到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仪自动”)车间内,多条生产线上的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川仪自动是四联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之一,其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送器、高灵敏度智能水表等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道关口测体温
在川仪自动,复产的员工要想顺利进人生产区,首先要测好几次体温。
第一关在大门口。除了接受体温检测,工人还需填写信息登记表,如近期去过重庆市外,将会被安保人员劝回。
如体温多次测量仍有发热症状,安保人员会直接打电话给医院叫来救护车,把发热人员送到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
“我们专门腾出了一个空间,改造成了隔离区域。在救护车来之前,会让发热人员在那里隔离。”川仪自动总务部科长夏滨说。
进人川仪自动下属的重庆四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在生产大楼前,我们又看到了两位测量体温的工作人员。
四联测控副总经理张小平说,员工除了进入厂区要测体温外,进入生产区时也要测量体温,做到“双保险”。
生产车间的走廊里,电视反复播放着防疫视频,生产线上,工人的间隔都保持在2米以上。
“挨得太近,监督员就会提醒员工。”张小平说,生产车间组织了12名党员组成防疫监督队伍,对每层楼每个区域的防疫工作负责,严格执行分区作业,控制作业人数。
“每天上午9点到10点,下午1点30和4点的时候,我要为复工人员测量体温。”粟道梅是重庆四联测控技术公司PDS变送器装调组长,也是小组的防疫监督员。
露天食堂和消毒药水
在四联测控一栋办公楼前的空地上,我们还看到了几个简易的蓝色遮阳篷。张小平解釋,那是员工吃饭的地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关闭了食堂,员工们都是自带餐食,在室外分批用餐。张小平说:“我们还准备了12台微波炉,指定专人为员工加热餐食。”
走在川仪自动园区内部道路上,不时能看到几名戴着防毒面具、穿着防护服、背着消毒药水的工作人员,在园区喷洒消毒。
周昌轩就是其中一位。周昌轩原本是绿化人员,在疫情期间,他和其他4名同事接下了为公司道路和外部环境消毒的工作任务。
2月10日,川仪自动正式复工。周昌轩则提前一天就开始上班了。
川仪自动厂区占地125亩,周昌轩每天下午开始消毒工作,“一般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到六点结束。”
周昌轩算不清自己每天要走多少步,他只知道背上背的那25公斤药水,一个下午就要换5次。
除了老周他们5名绿化人员,在各个生产车间内,还有25名清洁工,为各个生产车间消毒、清洁。
保障安全推动复工
四联测控板卡加工车间,车间主任高自力刚刚完成第二天上班人员安排表。
“今天复工的员工有40人,明天有42人。明天的工作是打印产品标签。”高自力告诉我们,从2月17日开始,每天下班前,他都会根据第二天的物料、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客户需求,安排第二天的上班人数。
“如果一个生产车间的人员较多,人员之间太密集,我们会控制复.工的人数,保证复工安全,让一部分人待在家里。”张小平说。
此外,每个生产车间都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合理安排复工。
“我们严格做好防控机制、员工排查、生产保障、应急预案,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有序推动复工生产,大家的干劲都很足。”张小平告诉我们,推动复工复产,做好疫情防控是前提,确保安全生产是底线,企业目前复工人数180人左右。
“通过合理的员工调配,以及复工安排,产能已经从上个星期的55%恢复到了这个星期的80%。”张小平说,由于小部分配套企业还未复工,工厂将通过使用库存、调整生产计划来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的复工复产。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川仪自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已有700多人复工,占比三分之二。”夏滨说,川仪自动所属的大竹林街道还成立了疫情防控企业小组,帮助他们编制复工应急预案,加强厂区防控。